《中国药典》:胡黄连拼音Hú Huánɡ Lián 英文名RHIZOMA PICRORHIZAE 别名假黄连 来源本品为玄参科植物胡黄连 Picrorhiza scrophulariiflora Pennell 的干燥根茎。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 性状本品呈圆柱形,略弯曲,偶有分枝,长3~12cm,直径0.3~1cm。表面灰棕色至暗棕色,粗糙,有较密的环状节,具稍隆起的芽痕或根痕,上端密被暗棕色鳞片状的叶柄残基。体轻,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淡棕色至暗棕色,木部有4~10个类白色点状维管束排列成环。气微,味极苦。 鉴别(1)取本品粉末0.5g,置适宜器皿中,60~80℃升华4 小时,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针状、针簇状、棒状、板状结晶及黄色球状物。 (2)取本品粉末5g,加水50ml,置60℃水浴中温浸20分钟,滤过。取滤液1ml,加三氯化铁乙醇溶液2滴,生成暗绿色沉淀;另取滤液1ml,加 5%a-荼酚乙醇溶液2滴,摇匀,生成黄白色浑浊,缓缓沿管壁加硫酸0.5ml,两液接界处显紫色环,振摇后颜色变深,加水稀释生成暗紫色沉淀。 (3) 取(1) 项下的升华物,加氯仿数滴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香草酸、肉桂酸对照品,加氯仿制成每1ml 各含1mg 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 薄层板上,以正己烷-乙醚-冰醋酸(5:5:0.1) 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 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或用时捣碎。本品为不规则的圆形薄片,切面灰黑色或棕黑色,有白色点状维管束,周边深棕褐色。质脆。 性味苦,寒。 归经归肝、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湿热,除骨蒸,消疳热。用于湿热泻痢,黄疸,痔疾,骨蒸潮热,小儿疳热。 用法用量1.5~9g。 贮藏置干燥处。 备注(1)本品与知母、青蒿、地骨皮、银柴胡、秦艽、鳖甲等配伍,可治阴虚发热,午后潮热;与黄连、芦荟等同用,可治小儿疳热等症。 摘录《中国药典》 《中药大辞典》:胡黄连拼音Hú Huánɡ Lián 别名割孤露泽(《开宝本草》),胡连(《本草正义》)。 出处《唐本草》 来源为玄参科植物胡黄连或西藏胡黄连的根茎。在地上部分枯萎时采挖,去净泥杂及地上部分,洗净,晒干。 原形态①胡黄连 多年生草本,有毛。根茎圆柱形,稍带木质。长15~25厘米。叶近于根生;稍带革质,叶片匙形,长5~10厘米,先端尖,基部狭窄成有翅的具鞘叶柄,边缘有锯齿。花茎比叶长;穗状花序长5~10厘米,下有少数苞片或缺如;苞片长圆形或披针形,与萼等长;萼片5,披针形,长约5毫米,有缘毛;花冠较花萼短,先端有几相等的5裂片,裂片卵形,多缘毛,内面具疏柔毛,外面无毛或近于无毛;雄蕊4,花丝细长,从花冠伸出很远,无毛;子房2室,花柱细长,柱头单一。蒴果长卵形,长6毫米,侧面略有槽,主要室间开裂;种子长圆形,长1毫米。 生于高山草地。分布西喜马拉雅山区。 ②西藏胡黄连,又名:假黄连。 多年生草本。根茎粗壮,横走,长15~50厘米,节间密,常有暗棕色鳞片状的老叶残余及须根。叶近根生,常集成莲座状;匙形或倒披针形、倒卵形至长椭圆形,长2~7厘米,宽1.5~3.5厘米,先端圆或钝,基部渐狭成宽柄,边缘除基部外均有钝锯齿。花茎常斜上,高5~15厘米,具腺毛;穗状的总状花序顶生;苞片卵形,具毛;萼片5,长5~6毫米,常有褐色短柔毛及缘毛,4片常近披针形、狭长圆形至狭长椭圆形,另1片几为线形;花冠暗紫色或浅蓝色,长9~12毫米,宽5~6毫米,先端具不相等的4裂片,呈2唇形,前方3片较高,后方1片较低,内外具疏柔毛,无缘毛;雄蕊4,2强,前方2枚被腺质短柔毛,后方2枚光滑无毛,花药卵圆形;子房2室,花柱细长,柱头头状。蒴果卵圆形,长9~12毫米,侧面有深槽,主要室背开裂;种子多数,扁椭圆形至矩圆形,长1~1.5毫米,种皮有网眼,光泽。花期6月。果期7月。 生于高寒地区的岩石上及石堆中,或浅上层的向阳处。分布西藏南部,云南西北部。 性状①胡黄连 干燥根茎呈圆柱形,平直或弯曲,多不分歧,市售品多为长约2~9厘米的小段,直径3~8毫米。表面灰黄色至黄棕色,有光泽,粗糙,具纵皱及横环纹;栓皮有时剥落,露出褐色的皮部;顶端有残留叶迹,密集呈鳞片状,暗红棕色,或脱落而残留半环状的节痕;根痕圈点状,近节处较多。质硬而脆,易折断,折断时有粉尘飞出;断面皮部灰黑色,木部黄白色,本部维管束4~7个,排列成环状,中央有灰黑色的髓部。气微,味极苦而持久。以条粗、折断时有粉尘,断面灰黑色、味苦者为佳。 都为进口,产印度。 ②西藏胡黄连 干燥根茎呈圆柱形,多少弯曲,偶有分枝,长3~12厘米,直径2~14毫米。表面灰棕色至暗棕色,有横皱纹戒纵皱纹,并有突起的芽或芽痕以则、圆形的根痕或细根残基;顶端密被鳞片状的叶柄残基,呈灰棕色、黄棕色至暗棕色,革质。质硬而晚,易折断;断面略平坦,木栓层灰棕色,皮部淡棕色至暗棕色,约占半径的1/3~1/2,有多数裂隙,木质部黄白色,通常为9个木部维管束,排列成环状,髓部暗棕色,有多数裂隙。有的在根茎节部带有少数的根,表面灰棕色,有纵皱纹。气微弱,有持久性的苦味。以根茎粗大、无细根者为佳。 产西藏。 化学成分胡黄连根含胡黄连素3.4%和D-甘露醇0.5%,香荚兰酸0.1%,胡黄连醇,胡黄连甾醇0.18%,以及香荚兰乙酮。胡黄连素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化合物,而是胡黄连苦甙Ⅰ和胡黄连甙的稳定混晶。又含胡黄连苦甙Ⅱ。 果实含抗坏血酸、糖类、淀粉和蛋白质。 药理作用胡黄连水漫剂(1:4)在试管内对蓝色毛癣苗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根的提取物有利胆、抗菌作用,可用于肝炎及尿路感染。 炮制拣去杂质,用清水淘净,捞起润透,切片晒干。 性味苦,寒。 ①《唐本草》:"大寒。" ②《开宝本草》:"味苦,平,无毒。" 归经入肝、胃、大肠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肝、胆、胃三经。" ②《本草汇言》:"入手,足太阴,足阳明、厥阴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