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中医药人才队伍是综合医院开展中医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及学科建设的重要保障。医院应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各类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建设高素质中医药人才队伍。 一、建设目标 加强医院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厚植中医药发展人才基础。逐步扩大医院的中医药人才队伍规模、优化队伍结构布局、完善培养模式、健全人才发展制度机制,全面提升医院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 二、基本要求 加大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配备力度,建立中医药学术带头人制度、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师承教育制度等,培养后备学术带头人、业务骨干和优秀青年医师,形成结构合理、梯队清晰的中医药人才队伍。 鼓励临床科室配备中医类别医师、“西学中”人员等,按规定开展与其执业范围相符的诊疗活动。设置中医病房的科室,可根据床位数配备中医类别医师、“西学中”人员数量,医护比、床护比不低于全院平均值。 三、中医药人才培养 (一)中医临床人才培养 制定完善各级各类中医专业技术人员培养培训计划,通过学历(学位)教育、师承教育、继续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等多种方式,加强中医临床人才培养。通过临床跟师、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等方式,加强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培养和储备。支持中医类别医师参加中医医师规范化培训。 (二)中医护理人才培养 通过岗位培训、继续教育等方式,提升护理人员中医药基本知识和技能,中医临床科室护理人员均应系统接受中医知识与技能培训。高校附属医院、教学医院要设立中医护理教学点,支持护理人员开展中医护理技术应用与研究。 (三)中药人才培养 制定实施中药审方规则等制度,有条件的医院可开设中药药事服务门诊或咨询窗口,为患者提供中药用药咨询指导。支持临床药师参加中医相关的在职规范化培训和继续教育,参加培训期间保障其学习时间和薪酬待遇。 四、西医学习中医人才培养 组织开展医院临床医师中医药专业知识技能的岗位培训和轮训,支持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系统学习中医、使其具备本科室专业领域的常规中医诊疗能力,逐步做到“能西会中”。支持院内高层次人才跟随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等学习中医药,培育培养高层次中西医结合人才。 五、其他人才培养 (一)中医药管理人才培养 加强医院管理队伍中医药素养,鼓励分管中医药工作的院领导、职能部门负责人和管理专员每年须参加中医药政策培训,强化管理人员中医药发展理念。支持中医临床科室负责人参加管理专业培训和研修,提升综合管理水平。 (二)中西医协同科研人才培养 加强中医、中西医协同临床科研人才培养,支持中医药人才申报各级人才计划项目。鼓励有条件的医院招收中医药领域博士后及流行病学、统计学、基因组学等多领域高层次人才,建设临床研究方法团队,提高临床研究创新能力。 六、保障措施 (一)将中医药人才工作放在医院整体人才工作中一体谋划、推进、落实和考核。加强对中医药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在政策保障、制度机制、资源配置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二)制定中医药人才配置、梯队建设方案,明确专门部门或人员负责实施和考核。在全院学科人才建设投入中,安排一定比例的经费、项目专门用于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三)结合实际建立完善中医药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优化职称评聘制度,注重中医药理论水平、业务能力。鼓励优化收入分配机制,对应用中医药特色技术、承担带徒任务的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适当倾斜,引导提供更加优质的中医药服务。 中医药科学研究 中医药科学研究是促进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动力。医院开展中医药科学研究,应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以提高临床疗效为重点,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方法,科学设计、统筹实施。 一、研究定位 (一)医院应鼓励和支持开展中医药科学研究,为医务人员开展中医药科学研究积极创造条件。 (二)中医药科学研究要以提高临床疗效为目标,以丰富中医药诊疗思想、方法、技术为抓手,以提升中医药临床防病治病能力为重点。 (三)医院开展中医药科学研究工作要在坚持中医药自身规律和特点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医院在学科、人才、技术、方法、学术及现代设施设备等资源,注重多学科参与、中西医协同。同时结合医院现代医学的优势领域,积极开展中西医结合的科学研究。 (四)医院开展中医药科学研究,应对接国家战略需求、行业发展重点、临床服务需要,注重研究成果转化,加快研究成果应用推广。 二、研究内容 在国家中医药科学研究战略指导下,医院开展中医药科学研究的内容应面向临床问题、适应诊疗需求、坚持中医特色、注重中西医协同、强调把握重点。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着重开展以下方面的研究。 (一)具有中医药治疗优势的重点病种诊疗方案优化的研究。 (二)名老中医专家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技术专长的传承研究。 (三)针对临床疗效确切的经验方,开展协定处方及中药制剂开发和应用的研究。 (四)重大疑难疾病、急危重症等疾病的中医防治方法和技术研究。 (五)临床专科专病中医治疗难点解决的思路和方法的研究。 (六)借鉴现代临床研究的原理和方法,开展评价方法研究。 (七)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诊疗规范的研究。 (八)具有学科交叉和临床转化导向的中药新药的研发。 (九)有效诊疗技术或方药的现代医学机制阐述研究。 (十)重大疑难疾病、罕见疾病及新发传染病等中西医临床协同攻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