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加强脑卒中防治工作减少百万新发残疾工程综合方案的通知 国卫医函〔2021〕113 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教育厅(局)、工业与信息化厅(局)、财政厅(局)、交通运输厅(局、委)、商务厅(局)、广播电视局、医保局、中医药局、药监局: 为进一步做好脑卒中防治工作,提高诊疗效果,减少因脑卒中所致残疾发生,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国家广电总局、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局、国家药监局等10部门决定实施加强脑卒中防治工作减少百万新发残疾工程,并联合制定了《加强脑卒中防治工作减少百万新发残疾工程综合方案》(以下简称《综合方案》)。现印发给你们(可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官方网站“医政医管”栏目下载),并提出以下要求。 一、深刻认识脑卒中防治工作的重要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卫生健康工作。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深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提升健康教育、慢病管理和残疾康复服务质量。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高和复发率高的特点,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健康。《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国发〔2019〕13号)将实施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作为重要内容予以部署。解决好脑卒中的防治问题对于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减轻家庭、社会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二、深入持续推进脑卒中防治工作取得实效 近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有关部门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制定完善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各地有关部门和广大医疗卫生机构推进脑卒中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目前,我国脑卒中防治任务还很艰巨,防治体系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需要我们继续加大力度,持续推进工作取得新突破。各地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针对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提升脑卒中防治效果,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三、及时做好总结,持续改进提升工作效果 各地有关部门要及时掌握工作进展,做好工作推进措施、进展情况和工作成效等的总结。针对影响脑卒中防治工作的困难、问题,协调有关部门提出改进措施。要及时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做法,形成制度性安排。各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牵头做好工作阶段性总结,国家卫生健康委将适时牵头开展调研,了解各地工作进展情况。 附件:加强脑卒中防治工作减少百万新发残疾工程综合方案 国家卫生健康委 教育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财政部 交通运输部 商务部 国家广电总局 国家医保局 国家中医药局 国家药监局 2021年6月8日
加强脑卒中防治工作减少百万新发残疾工程综合方案 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重大疾病,脑卒中及其导致的残疾,给患者、家庭以及社会造成了巨大负担。按照《“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和《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部署要求,为有效预防和控制脑卒中高危因素、降低发病率、规范及时治疗脑卒中减少残疾发生,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实施脑卒中综合防控,深入做好健康宣教,持续开展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推广适宜技术,加强脑卒中急诊急救、规范实施治疗和康复随访,进一步提升脑卒中防治效果,有效降低发病率及致残率。 到2022年,我国30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知晓率达到55%,高血压确诊患者基本接受规范治疗。设立卒中中心的三级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及相关的专科医院常规开展静脉溶栓和取栓技术。 到2025年,我国30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知晓率达到60%,高血压确诊患者规范治疗率进一步提升。所有地市和30万人口以上的县,至少有1家二级综合医院或中医医院常规开展静脉溶栓技术和取栓技术。 到2030年,我国30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知晓率达到65%,高血压确诊患者规范治疗率提升到更高水平。所有设立卒中中心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及相关的专科医院常规开展静脉溶栓及取栓技术。 二、策略与措施 (一)深化部门合作,落实脑卒中综合防控策略。各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脑卒中等慢性病防治政策,建立部门间协作机制。加强各部门针对脑卒中危险因素的综合干预和宣传引导,倡导膳食结构多样化,开展“三减三健”、控烟限酒等健康生活方式专项行动,推广全民健身运动,营造健康的生产生活环境。逐步扩大脑卒中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覆盖范围,探索推进脑卒中机会性筛查。 (二)完善防治管理体系,开展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 1.大力推进卒中中心建设。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含中医药主管部门,下同)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制订卒中中心建设长期规划,推进医疗机构卒中中心建设。完善脑卒中诊疗质量控制指标体系,按统一标准对卒中中心建设运行进行监督指导。强化卒中中心溶栓、取栓技术开展等方面的考核,引导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加大力度开展溶栓、取栓诊疗技术。允许具备相应技术条件和能力水平的中心乡镇卫生院在保障医疗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开展静脉溶栓和取栓技术。 2.完善脑卒中综合诊疗模式。有关医疗机构要有效整合急诊医学科、介入医学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心脏内科、影像科、检验科、康复科等相关学科,优化服务流程,推进多学科密切合作诊疗模式,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单病种、多学科”综合诊疗服务。有条件的卒中中心要设立脑心健康管理、心源性卒中防治单元、卒中急救协调等专岗,开展相应工作。发挥中医药作用,开展脑卒中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向脑卒中患者、高危人群提供中医医疗保健服务和中医特色康复服务。鼓励开展中西医结合的多学科联合诊疗。 3.构建脑卒中专病分级诊疗模式。各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积极推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医院、三级医院卒中中心牵头,急救中心、康复医疗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等组建医疗联合体。鼓励医联体单位充分发挥“互联网+医疗健康”作用,加快实现医疗资源上下贯通、信息互通共享,开展双向转诊、远程会诊、远程培训等服务,着力构建双向转诊、上下联动、防治结合的脑卒中专病分级诊疗模式。 4.推进急救体系网络建设。将院前急救网络建设纳入当地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根据有关标准与规范推进院前急救相关信息化建设,构建区域“卒中急救地图”。推动院前医疗急救网络与院内急诊有效衔接,建立通畅的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绿色通道,提供规范高效的卒中急救诊疗服务,打造“1小时黄金时间救治圈”,提高救治效率。 5.推进脑卒中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依托卒中中心、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医院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进开展脑卒中筛查预防、急诊急救、规范治疗、康复治疗、健康随访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实施早期介入、分阶段康复。强化康复医疗服务,促进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推动“疾病治疗”向“健康管理”转变。 6.完善脑卒中登记管理系统。推动建立全国统一的标准化卒中登记平台,推进全国卒中诊疗个案登记管理,加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间的信息互联互通和安全有效共享,逐步实现脑卒中危险因素筛查登记、发病、患病、死亡的全过程动态管理。通过信息系统,逐步实现技术指导、质控评价、效果评估、形势研判等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