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是中国哲学、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巨著,是中国文化的先祖,素有“群经之首”和“大道之源”的称誉,堪称是中华文化的“活水源头”,它对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对中国各门学科都有着深刻的影响,与中医学的关系尤为密切。孙氏思邈云:“不知易,不足以言大医。”足见易医相关,易医同源。 强调医理与易理相通,重视易学对医学的影响,无疑有助于深入认识和掌握中医学理论,也是当今中医研究和发展中医中的一个重要思路。[1]现就近年来《周易》对中医基础理论、临床治疗及养生理论三个方面的有关研究综述如下。
一、《周易》对中医学基础理论的影响 1.《周易》对中医阴阳五行学说的影响 中医学以阴阳五行学说为纲,以阴阳五行思维模式建立起来的任意结构模型,就连脏器、器官、皮肉等人体各组织皆以阴阳五行进行分类。不仅如此,还把人体阴阳五行子系统放在天地阴阳五行母系统中去考察、子系统与母系统之间是一个开放的大系统,著名的五行六气学说即其证。就连中医药学按阴阳五行分类法进行归类,形成药物归经学说,从而奠定了中药医学的基础。[2] 1.1 阴阳学说出自《周易》 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在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用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同时也用以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这个“本”即指治病的根本原理,而这个根本原理就是使阴阳趋于平衡。所以又曰:“阴胜则阳病,阳盛则阴病。阳盛则热,阴胜则寒。阳病治阴,阴病治阳。”这便是中医几千年沿袭下来的治病原理——阴阳平衡学说。而这一原理恰恰是从《周易》里援引而来的。《说卦传》曰:“立天之道,曰阴曰阳,立地之道,曰柔曰刚。”从而建立起“阴阳合德”的思想体系。《系辞下传》曰:“乾坤其《易》之门邪?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所谓“阴阳合德”,正是今人说的“阴阳平衡”。[3] 1.2《周易》唯物自然观与中医五行学说 《周易》认为与宇宙的发生最关紧要的莫过于天与地,《周易》用乾卦、坤卦代表天与地。如《易·系辞》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乾知大始,坤化成物”。八卦中的其余六卦也分别代表实实在在的物质,如巽风、震雷、离火、坎水、艮山、兑泽,形成了所谓八卦哲学,八卦哲学体现了《周易》对宇宙认识的唯物观。《周易》是以八种物质为宇宙万物之基本要素,其中水、火为五行学说中的两种主要元素。根据甲骨文记载,五行观念起源于殷商,记载于《尚书·洪范》。如曰:“一日水,二日火,三日木,四日金,五日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五行学说在春秋时期还是一种抽象哲学的概念,《内经》在当时《周易》、《左传》、《洪苑》的影响下,把五行学说这一哲学概念的东西引进到中医学的领域内来,在宇宙唯物观的基础上,借助五行的归类,揭示中医脏腑经络、病理、生理之间的联系,并应用五行生克理论,维持人体内外环境的平衡。五行学说被广泛地应用到中医学,长期以来被作为中医理论的说理工具。[4] 2.《周易》对中医精气学说的影响 中医学的精气生命理论,是以人体之精与气来阐释人体生命的产生和维系的理论,精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气是人体生命的维系。《周易》认为精气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的思想渗透到中医学中,对人体之精(又称“精气”)是人的形体与精神的化生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的认识的产生,无疑在方法学上起到了类比思维的启发作用。《周易》认为,存在于宇宙中的精气的自身运动,表现为天地阴阳二气的氤氲交感,从而化生万物。这一精气阴阳交感而生物的思想,源于古人运用“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思维方法对自然现象和人类自身繁衍等的观察与体悟。[5] 3.《周易》对中医藏象学说的影响 藏象理论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人体脏腑的生理病理、相互关系及其与自然环境的通应关系,而脏腑的生理病理及相互关系是以精气血津液神的代谢、运行和调控来论述的。藏象理论的形成,受到古代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6] 3.1中医藏象学源于《周易》卦象 藏象学说渊源于《周易》卦象, 并进行了发展。《周易》的象包括卦象与爻象二种, 蕴有现象与藏象二大含义, 即显露的象与隐匿的象。显露的象是直接可见, 如天象、物象。《易·系辞》: “ 天垂象” , “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 对于隐匿的象(藏象)《周易》取类比象, 即所谓法象, 是由观形象到抽象思维的过度。《内经》藏象, 包括天象、物象与藏象。把天象、物象与藏象结合, 是对《周易》 藏象学说的重要发展。如《素问·六节藏象论》曰: “心者, 生之本,神之变也, 其华在面, 其充在血脉, 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
象与四时气候是相应的。《内经》藏象学说, 把天象、地象、人象合三而为一, 为中医学内外相应,以外揣内的诊断特色奠定了理论基础。它导源于《周易》天象、地象的藏象相结合, 并有新的发展。除以上所述外, 中医学藏象学说, 在易经的启迪下, 还发展了《周易》
的法象理论。如《素问·五藏生成篇》曰: “五藏之象可以类推。”《灵枢·外揣》曰: “以外揣内。”说明中医学藏象学说与《周易》卦象理论是有直接的密切的关系。[7] 3.2《周易》卦象在藏象学中的应用——以坎离论心肾相交为例 心肾相交是中医藏象学说的重要组成部份。然而, 此说乃源于《周易》坎离二卦及既济、未济卦的交感原理。交感是《周易》强调的变化形式, 阳应自上而下, 阴应自下而上, 二者方能交感而化生万物。坎离分别应水火,离火必须下降, 坎水必须上升, 坎离相交, 组成既济卦。坎离既济, 正所谓“刚柔正而当位也”, 阴阳水火方能相交中和。古代医家将《周易》交感原理引入医学领域, 用以解释五脏之间的关系, 认为位于上者以下降为和, 位于下者以上升为顺。因此,心位于上, 则心火必须下交于肾使肾水不寒; 肾位于下, 肾水必须上济于心使心火不炎, 这样心肾水火既济, 保持了阴阳动态平衡。故而清末何仲皋在《脏腑通》中说: “离火原为心脏, 坎水则属肾经, 坎中一阳会离阴, 心肾相交无病”。下坎上离, 则坎离不交, 卦属未济, 象征水火不济, 心肾不交, 临床则见心烦、失眠、心悸、健忘、多梦、遗精、腰酸足冷、尿频等证。明·韩懋《韩氏医通》用黄连、肉桂(后名交泰丸)治疗心肾不交正是立论于坎离未济。[8] 4.《周易》对中医思维方法的影响 在现代化的今天, 中医理论体系之所以卓然独立于世界医学之林,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拥有一套有别于西方医学的思维方式和在这种思维方式指导下取得的独特疗效。这种思维方式实质上就是由《周易》所创立和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特有思维方式。[9] 4.1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 阴阳是易学的重要思维工具。阴阳学说的逻辑思维是通过阴阳象数理统一的思想方法实现的。象是自然界客观存在的各种现象,可根据阴阳的属性,运用以天验人的取象比类的思想方法来认识、来说明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周易》多用阴阳组合的八卦之象作为其思维模式,
如《易·系辞下》说:“八卦成列, 象在其中矣。” 《黄帝内经》中虽没有运用八卦的卦象符号, 而是从易象中抽取出阴阳的概念作为取象比类的思维工具, 所以说中医学阴阳五行的思维工具则和易学是相通的、一致的。 4.2天人合一的思维方法 《周易》的学术思想, 极其博大精深, 其“天人合一”的整体系统观(即人天观) 一线贯穿, 成为全书的立论基础。中医学充分吸收了易学天人合一思想, 将其运用于人体科学的研究之中, 形成了中医学“ 四时五脏阴阳” 的理论核心。“ 四时五脏阴阳”是《内经》理论体系的核心部分, 它把自然界的五方、五时、五气、五化与人体的五脏、五腑、五体、五官、五华、五色、五声、五音、五味、五老等用阴阳五行理论有机的联系起来, 形成了以五脏为主体, 外应五时、五气的, 人与自然界相对应的五个功能活动系统。《易经》曰“法象莫大乎天地, 变通莫大乎四时, 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内经》云:“人以天地之气生, 四时之法成” “人与天地相参也, 与日月相应也。” “天人相应” “以天验人” 是中医学重要的方法论原则。这一思想方法贯穿到人体的生理病理、病因病机、辨证施治及养生学当中, 构成了中医方法沦的一个重要特色。[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