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草药汇编》:金雀花拼音Jīn Què Huā 别名生血草[云南]、一颗血 来源豆科金雀花属植物金雀花Parochetus communis Buch.-Ham.,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洗净晒干或鲜用。 性味酸、涩,温。 功能主治补肾壮阳,接骨止血。用于肾虚阳痿;外用治创伤出血,跌打骨折。 用法用量4~5钱,外用适量,鲜全草捣烂或干品研粉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金雀花拼音Jīn Què Huā 别名坝齿花(《救荒本草》),金鹊花(《滇南本草》),黄雀花(《纲目拾遗》),阳雀花(《草木便方》),猪蹄花(《福建民间草药》),斧头花、甲鱼嘴花(《浙江中药手册》),阳鹊花(《陕西中草药》)。 出处《百草镜》 来源为豆科植物锦鸡儿的花。4月中旬采收,晒干,防蛀。 原形态锦鸡儿(《救荒本草》),又名:酱瓣子(《救荒本草》),大蛇叶(《滇南本草》),飞来凤(《嘉兴府志》),地羊鹊(《天宝本草》),群雀、铁扫帚、豹皮鞭、鹅根刺。 小灌木,高达1~2米。茎直立或多数丛生,小枝细长有棱,无毛,黄褐色或灰色。托叶2枚,狭锥形,常硬化而成针刺,长可达8毫米;双数羽状复叶,小叶4,倒卵形,长1~3.5厘米,阔0.5~1.5厘米,先端圆或凹,具小短尖或无小尖,上部一对小叶常较下方一对为大,革质或硬纸质,两面具细脉,无毛,上面深绿色而有光泽,下面较淡。花单生,黄色而带红,雕谢时褐红色;花枝中部有关节,上具极细小苞片;花萼钟状,萼齿阔三角形;花冠蝶形,旗瓣狭倒卵形,基部带红色,翼瓣先端田,下具长瓜,龙骨瓣阔而钝;雄蕊10,2体;雌蕊1,子房近于无柄,花柱直立,柱头小。荚果长约3.5厘米,两侧稍压扁,无毛,内含种子数粒,花期4~6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上。分布河北、山东、陕西、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①《滇南本草》:"性微温,味甜。" ④《纲目拾遗》:"性平。" 归经《纲目拾遗》:"入肝、脾二经。" 功能主治滋阴,和血,健脾。治劳热咳嗽,头晕腰酸,妇女气虚白带,小儿疳积,乳痈,跌扑损伤。 ①《滇南本草》:"主补气血痨伤,寒热捞热,咳嗽,妇人白带日久气虚下陷者效。并头晕耳鸣,腰膝酸疼,一切虚痨损伤用之良。或猪肉、笋、鸡煨食。" ②《纲目拾遗》:"和血祛风,亦入乳痈药用。""解毒攻邪,能透发痘疮。" ③《植物名实图考》:"滋阴,补阳。蒸鸡蛋,治头痛。" ④《上海常用中草药》:"活血祛风,止咳,强壮。治头晕头痛、耳鸣眼花,肺虚久咳,小儿疳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钱;或研末。 复方①健脾补肾,明目聪耳:阳雀花,同猪肉做汤或蒸鸡蛋服。(《重庆草药》) ②治干血劳:阳雀花四两至半斤或鲜品二至三斤,蒸后分多次服。 ③治头晕头痛:阳雀花一两,天麻八分。水煎服。 ④治虚劳咳嗽:阳雀花(蜜炙)一两,枇杷芋、羌活各三钱。水煎服。(②方以下出《陕西草药》) ⑤治跌扑伤损:金雀花干研一钱,酒下。(《百草镜》) 摘录《中药大辞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