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伤口处置:用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清洗每处伤口至少 15分钟,有条件的可以考虑使用专业伤口冲洗设备。小而深的伤口,应考虑在解剖学允许的情况下,适当扩创后冲洗。彻底冲洗后用含碘制剂或其他具有病毒灭活效力的皮肤黏膜消毒剂涂擦或进行伤口内部消毒。最后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去除残留的清洗剂,无菌脱脂棉将伤口处残留液吸干。 清创与缝合:伤口清创“越早越好,6 小时内最好”,及早清除伤口内失活组织及异物。伤口是否进行 I 期缝合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如受伤时间、致伤动物、受伤部位、伤口的污染程度、病例的基础健康状况以及医务人员的临床经验等,对于存在高感染风险因素的病例应避免 I 期缝合。 由于外鼻处于面部正中,鼠咬伤后鼻缺损对人的容貌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若在儿童性格形成期前未给予修复重建,甚至会导致严重的性格缺陷。根据鼻缺损的部位和范围,鼠咬伤后鼻缺损可分为单纯鼻尖缺损、单纯鼻翼缺损、鼻尖+部分鼻翼缺损及全鼻缺损。早期修复重建尤其重要,根据不同的缺损类型,可通过鼻唇沟皮瓣、耳廓复合组织瓣、上臂内侧管状皮瓣、额部扩张皮瓣等方法进行修复重建。 3.抗生素的使用:不推荐对所有啮齿动物致伤病例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对存在感染高危因素或已出现伤口感染的病例可预防性或治疗性使用抗生素。对于深部的轻度/中度感染应使用口服抗生素治疗,中度/严重感染的高危患者需尽快静脉输注抗生素。抗生素最好根据伤口分泌物的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 (二)狂犬病预防。啮齿动物总体上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狂犬病暴露极低风险类。一般认为,啮齿目和兔形目动物不是狂犬病毒的自然宿主,不能在狂犬病的流行病学和传播中发挥作用。啮齿动物在特定情况下可感染狂犬病毒成为高风险动物,但概率极低。啮齿动物接触一般不被认为是人类感染狂犬病的原因,经充分评估后若有必要,可根据现行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规范、指南进行啮齿动物致伤后预防。 (三)破伤风预防。啮齿动物喜啮咬较坚硬的物体,门齿磨损后始终呈锐利的凿状,人类被其咬伤容易造成小而深的伤口,属破伤风感染高风险。需结合患者既往免疫接种史评估破伤风感染风险,按表 1 进行免疫预防。 (四)并发症及治疗。 1.鼠咬热:具有鼠类接触史(如抓咬伤)、脓毒症症状、皮疹、硬结性溃疡、关节症状等有重要诊断参考价值。鼠咬热病原体为小螺菌或念珠状链杆菌。一般治疗和对症治疗原则与其他急性传染病相同,应重视伤口局部的早期规范处理,原则见前述外科治疗。两种病原体感染均可用抗生素治疗,总疗程 14天,首先选静脉给予青霉素 G 或头孢曲松 5~7 天,余下疗程可序贯口服青霉素,如阿莫西林或青霉素 V 钾,对青霉素或头孢过敏者,可口服多西环素或四环素,疗程 14 天。如有心内膜炎等并发症时,青霉素剂量应增加,疗程 4~6 周。 2.肾综合征出血热:诊断主要依靠特征性临床症状和体征(典型发热、出血、肾损害和 5 期临床过程),结合实验室检查(血液浓缩、尿蛋白等),血清学和病毒核酸抗体检测,同时参考流行病学史等进行诊断。目前,美国 FDA 还未批准任何一个药物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所以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治疗往往是对症支持性:卧床休息,维持电解质平衡,维持血压稳定,防止无尿状态体内电解质平衡紊乱,严重患者常伴有肾功能不全,应考虑进行血液透析,如病症进一步发展出现血细胞减少症和出血,应采取紧急输入血小板处理。利巴韦林已被证明具有体内外抗汉坦病毒的效果,国内也使用利巴韦林治疗,一般在症状出现5天内治疗有效。需注意,由于可能导致更严重的急性肾损伤,治疗期间应避免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传播途径有多种,20 世纪 70~80 年代是我国流行最严重的时期,主要感染途径是人吸入感染鼠的尿液或粪便风干后形成的气溶胶,易感人群是从事农活的男性农民、在山地和荒地的建设者,通过以灭鼠防鼠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从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采用自主研制生产的疫苗接种免疫,使我国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得到了控制,但该病仍时有发生。目前,我国因误食感染鼠啃咬的食物,或被鼠咬后感染的概率较低。 3.破伤风:破伤风主要由厌氧的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引起,部分啮齿动物尖细的凿状门齿咬伤造成小而深的伤口,容易形成一个厌氧环境,从而激活休眠状态的芽孢,引起破伤风。 破伤风的症状主要有全身肌肉疼痛性痉挛,逐渐发展可出现张口困难、苦笑面容,以致牙关紧闭,进一步加重可表现为颈僵硬、角弓反张、板状腹等。治疗要点包括:灭活循环毒素、消除伤口中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控制肌肉痉挛、治疗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气道管理、一般支持性措施和并发症的防治以及免疫预防。 (五)特殊治疗。包括心理治疗与康复干预等。部分啮齿动物致伤患者会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综合征(PTSD)。啮齿动物致伤较重且有医疗处置经历的儿童,有可能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综合征的症状,表现为恐惧、不敢接触该类动物,家属出现自责、害怕伤口愈合出现问题等情况,对于创伤后应激障碍综合征患儿没有给予正确的干预,可能导致大脑发育障碍、生物行为和(或)社会行为异常,应予以重视。啮齿动物致伤患者心理康复治疗有必要时可就诊专门医疗机构。 六、预防 啮齿动物和人类关系密切。对于工作、生活环境中常接触如鼠、兔等啮齿动物的人群,如野外露宿者、农民、动物实验室工作人员、污水处理工人、户外运动者和动物相关工作人员等,应注意行为规范和自身防护,遵循人和动物和平相处守则,合理使用工作服、面罩和手套等。尤其要注意保护婴幼儿和久病虚弱者,防止被动物反复长时间咬伤。若被啮齿动物致伤,除彻底冲洗、清创处置伤口外,可根据伤口风险等级酌情使用有效抗生素、破伤风主被动免疫制剂等预防感染,并嘱其不适随诊。疫苗是预防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有效措施之一。我国已研制几种灭活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易感人群可考虑提前接种。 七、啮齿动物致伤诊治流程
啮齿动物致伤诊治流程见下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