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伤外治法是指对损伤局部进行治疗的方法,在骨伤科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清代吴师机《理瀹骈文》说:“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临床外用药物大致可分为敷贴药、搽擦药、熏洗湿敷药与热熨药。 (一)敷贴药 外用药应用最多的剂型是药膏、膏药和药散三种。使用时将药物制剂直接敷贴在损伤局部,使药力发挥作用,可收到较好疗效。正如吴师机论其功用:一是拔,二是截,凡病所结聚之处,拔之则病自出,无深入内陷之患;病所经由之处,截之则邪自断,无妄行传变之虞。 1.药膏 又称敷药或软膏,将药碾成细末,然后选加饴糖、蜜、油、水、鲜草药汁、酒、醋或医用凡士林等,调匀如厚糊状,涂敷伤处。如消瘀止痛药膏、定痛膏、双柏膏、接骨续筋药膏、金黄膏、四黄膏、生肌玉红膏等。 2.膏药 古称薄贴,是中医学外用药物中的一种特有剂型。《肘后备急方》中就有膏药制法的记载,后世广泛地应用于各科的治疗上,骨伤科临床应用更为普遍。 膏药是将药物碾成细末配以香油、黄丹或蜂蜡等基质炼制而成,然后摊在皮纸或布上备用。临床应用时将膏药烘热烊化后贴患处,如狗皮膏、万灵膏等。 3.药散 又称药粉、掺药。将药物碾成极细的粉末,收贮瓶内备用。使用时可将药散直接撒于伤口处,或置于膏药上,将膏药烘热后贴患处。如云南白药、丁桂散、桂麝散等。 (二)搽擦药 搽擦药始见于《素问·血气形志篇》:“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醪药是配合按摩而涂搽的药酒。搽擦药可直接涂搽于伤处,或在施行理筋手法时配合推擦等手法使用,或在热敷熏洗后进行自我按摩时涂搽。 1.酊剂 又称外用药酒或外用药水,用药与白酒、醋浸制而成。近年来还有用乙醇溶液浸泡加工炼制的酒剂。具有活血止痛、舒筋活络、追风祛寒的作用,如伤筋药水、正骨水等。 2.油膏与油剂 用香油把药物熬煎去渣后制成油剂,或加黄蜡或白蜡收膏炼制而成油膏,具有温经通络、消散瘀血的作用。适用于关节筋络寒湿冷痛等证,也可配合手法及练功前后作局部搽擦。如跌打万花油、活络油膏、伤油膏等。 (三)熏洗湿敷药 1.热敷熏洗 古称“淋拓”“淋渫”“淋洗”或“淋浴”,是将药物置于锅或盆中加水煮沸后熏洗患处的一种方法。先用热气熏蒸患处,待水温稍减后用药水浸洗患处。冬季气温低,可在患处加盖棉垫,以保持热度持久。1日2次,1次15~30分钟,1帖药可熏洗数次。药水因蒸发而减少时,可酌加适量水再煮沸熏洗。具有舒松关节筋络、疏导腠理、流通气血、活血止痛的作用。适用于关节强直拘挛、酸痛麻木或损伤兼夹风湿者。多用于四肢关节、腰背部的伤患,如散瘀和伤汤、海桐皮汤、八仙逍遥汤、上肢损伤洗方、下肢损伤洗方等。 2.湿敷洗涤 古称“溻渍”“洗伤”,在《外科精义》中有“其在四肢者溻渍之,其在腰腹背者淋射之,其在下部者浴渍之”的记载。多用于创伤,使用方法是“以净帛或新棉蘸药水”,“渍其患处”。现临床上把药制成水溶液,供创伤伤口湿敷洗涤用。如金银花煎水、野菊花煎水、2%~20%黄柏溶液,以及蒲公英等鲜药煎汁等。 (四)热熨药 热熨法是一种热疗方法。《普济方·折伤门》有“凡伤折者,有轻重浅深久新之异,治法亦有服食淋熨贴熁之殊”的记载。本法选用温经祛寒、行气活血止痛药物,加热后用布包裹,热熨患处,借助其热力作用于局部,适用于不宜外洗的腰脊躯体之新伤、陈伤。主要的剂型有下列几种: 1.坎离砂 又称风寒砂,用铁砂加热后与醋水煎成药汁搅拌后制成,临用时加醋少许拌匀置布袋中,数分钟内会自然发热,热熨患处,适用于陈伤兼有风湿证者。 2.熨药 俗称“腾药”,将药置于布袋中,扎好袋口放在蒸锅中蒸气加热后熨患处,适用于各种风寒湿肿痛者,具有舒筋活络、消瘀退肿的作用。如正骨熨药等。 3.其他 如用粗盐、黄沙、米糠、麸皮、吴茱萸等炒热后装入布袋中热熨患处。民间还采用葱姜豉盐炒热,布包罨脐上治风寒。这些方法简便有效,适用于各种风寒湿型筋骨痹痛、腹胀痛及尿潴留等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