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古不同于西方,宋代以前,对医生的称呼较为复杂,一般根据其专科进行称呼,如食医、疾医、金疮医等,也有以官职称呼的,有以地名称呼的,有以药名称呼的,还有以医术称呼的…… (一)从治疗方式、传承渊源来说有分别称为 1. 巫医 用画符、念咒等玄门方法(也有兼用一些药物者),以驱除鬼神作祟,作为治病手段的职业者。巫的产生较早,距今约三千多年以前的我国商周时期,由於生产的发展,出现了掌握技术知识的人物之中即为“巫”。巫能医治疾病,还能歌舞,代鬼神发言,只有官吏才能用巫法治病。甲骨文中的有关记载,可以说明当时医疗活动的情况。到战国时期,民间医生已比较普遍了,扁鹊(秦越人)首先提出“信巫不信医者,不治”的主张,但由于医药发展的限制,骗人的巫医还是长期的存在。 2. 世医 我国历来有不少医生是子承父业,世代相传的,人们称这样的医生为“世医”。古代人多相信世医。 3. 走方医(铃医) 在以往,有很多周游於广大农村,具有一技之长的医生,由于他们以串铃招呼病家而得名。这些人的医术大多来自师傅口授,没有独到之处。往往以少数草药和简便的医疗方法治病取效,但也混杂看一些借医行骗的人。 4. 坐堂医 跟铃医相对,源于汉代。相传汉代名医张仲景曾作过长沙太守,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他坐堂行医,并分文不取。为了纪念张仲景崇高的医德和高超的医术,后来许多中药店都冠以某某堂,并把坐在药铺里诊病的医师称为“坐堂医”。 (二)从行医处所、治疗对象来说有分别称为 1. 御医 一种医生职称。是专门为皇帝及其宫廷亲属治病的。 2. 太医 一种医生职称。即太医院的医生,是专为帝王和宫廷官员等治病的。 3. 医师 首见见于春秋战国时代的典籍中。 4. 医工 古代对一般医生的称谓。医工一词最早见于《内经》一书,汉代设医工长 ,是主管宫廷医药的官名。唐代有医工、针工和按摩工、咒禁工,职位在医师、针师和按摩师之下,而在医生、针生和按摩生之上。 5. 医生 此称呼始于我国唐代。 6. 医士 本名首见于我国北宋。 7. 疾医 周代医官名,相当于后世的内科医生。 8. 药医师 我国唐代已设药医师(后称药师)负责采办药品。 9. 太常 医官名,秦置奉常。公元2世纪中叶,汉景帝改称太常。至西汉时,设太常、少府官职,属于太常的为百官治病,属于少府的为宫廷治病。 10.太医令 东汉曹魏时设置,隋唐改称太医署令。此系管理医疗的职官。 11.太医博士 北魏置太医博士以教子弟。 12.院使 隋唐设有太医署,宋有医官院,金代始改称太医院。置提名为长官。明清相沿,长官称为“院使”,下设御医、吏目、医士数十人,主要为宫廷、皇族服务。御医,即皇帝内廷供奉的医生。 13.大夫 清以前太医院长官的职位相当于大(dà)夫,因此太医院五品以上的医官都称“大(dài)夫”。北方人习惯称敬称医生为大夫并沿用到现在(见洪迈《容斋三笔》)。 14.郎中 至宋代,北方称医生为大夫,南方习惯称医生为郎中(见宋.洪迈《夷坚志》)。这种敬称在南方某些地方沿用至近代。 (三)从医德、医术说有分别称为 1. 良工 古代对医疗技术精良的医学家的称谓。 2. 下工 古代对医疗技术不高明的医生的称谓。由於医疗知识水准低,没有掌握防治疾病于未发作的技术,往往等到疾病已经十分明显的时候才能诊断治疗,而且治愈率只有百分之六十。 3. 中工 古代对具有中等医疗技术的医生的称谓。其技术不如“上工”精良,但比“下工”高明。在治疗疾病上要求有百分之七十的治愈率。 4. 上工 古代对技术精良的医生的称谓。对能称得上为上工的有一个具体的要求, 即在疾病还未发作的时候,或虽已发作而尚未发展以前,能早作诊断和予以防治,而且要求达到百分之九十的治愈率。 5.大医 对道德品质和医疗技术都好的医生的尊称。 以上是当时官方或者社会常见的、普遍的对从事医疗活动者的称谓,现在也仅剩大夫、医生、医师(主要是官方书面的称谓)。其实在古代,地域性、区域性的也较多出现以药名相称的,现在虽已不多见。 寒凉派创始人刘完素有个弟子"穆大黄”,就是因为善于治火热症,巧用中药大黄而得名的;明代医家张景岳,长于温补法,擅长用中药熟地,他创制的29方”新方八阵”中仅熟地就占了22方,故时人称之为”张熟地”;清代医家张锡纯,试图用现代药理探讨中药石膏生用和煅用的不同机制,被医林呼之“张石膏”;民国初年北京著名中医陆仲安,善于用中药黄芪治疗疑难病症,胡适的所谓“糖尿病”就是他用大剂量的黄芪,配伍党参、山药、黄精、石斛治愈的,所以大家都尊称他为“陆黄芪”。
(注:国正行综合网络相关信息著独发中医启疾光网,转载须注明出自启疾光网,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