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膜间隔区综合征,又称为骨筋膜室综合征、筋膜间室综合征等。因各种原因造成筋膜间隔区内组织压升高致使血管受压,血循环障碍,肌肉和神经组织血供不足,甚至缺血坏死,最后产生的一系列症状体征,统称为筋膜间隔区综合征。《诸病源候论·金疮伤筋断骨候》载:“夫金疮始伤之时,半伤其筋,荣卫不通,其疮虽愈合后,仍令痹不仁也。”说明早在公元7世纪,中医对本病的病机“荣卫不通”及临床表现“痹而不仁”已有所认识。 【病因病机】 筋膜间隔区是由肌间隔、筋膜隔、骨膜、深筋膜与骨等构成(图5-15)。上臂和大腿的筋膜较薄而富有弹性,且肌肉丰厚又为单骨,故上臂和大腿受压后不易发生筋膜间隔区综合征。前臂和小腿为双骨,筋膜厚韧而缺乏弹性,且有骨间膜,致使筋膜间隔区的容积不能向外扩张,因此前臂和小腿受压后易发生筋膜间隔区综合征。间隔区内的组织主要是肌肉,血管神经穿行其中,在正常情况下,筋膜间隔区内保持一定的压力,称为组织压或肌内压。当间隔区内的容积突然减少(外部受压)或内容物突然增大(组织肿胀或血肿),则组织压急剧上升,致使血管、肌肉和神经组织遭受挤压。其发生原因有以下几种: 1.肢体外部受压 肢体骨折脱位后,石膏、夹板、胶布、绷带等固定包扎过紧过久;车祸,房屋或矿井倒塌,肢体被重物挤压;昏迷或麻醉时,肢体长时间受自身体重压迫等,均可使筋膜间隔区容积变小,引起局部组织缺血而发生筋膜间隔区综合征。 2.肢体内部组织肿胀 闭合性骨折严重移位或形成巨大血肿,肢体挫伤,毒蛇或虫兽伤害,针刺或药物注射,剧烈体育运动或长途步行,均可使肢体内组织肿胀,导致筋膜间隔区内压力升高。 3.血管受损 主干动脉损伤、痉挛、梗死和血栓形成等致使远端筋膜间隔区内的组织缺血、渗出、水肿,间隔区内组织压升高而发生间隔区综合征。若主干动静脉同时受伤,可诱发筋膜间隔区综合征。 由于筋膜间隔区内血循环障碍,肌肉因缺血而产生类组胺物质,从而使毛细血管扩大,通透性增加,大量血浆和液体渗入组织间隙,形成水肿,使肌内压更为增高,形成缺血-水肿恶性循环(图5-16),最后导致肌肉坏死,神经麻痹,即产生“痹而不仁”的症状。通常缺血30分钟,即发生神经功能异常;完全缺血4~12小时后,则肢体发生永久性功能障碍,出现感觉异常、肌肉挛缩与运动丧失等表现。 筋膜间隔区综合征的病理变化若局限于肢体部分组织,经修复后遗留肌肉挛缩和神经功能障碍,则对全身影响不大。如病变发生于几个筋膜间隔区或肌肉丰富的区域,大量肌组织坏死,致肌红蛋白、钾、磷、镁离子与酸性代谢产物等有害物质大量释放,将引起急性肾衰竭,全身不良反应严重,则发展成挤压综合征。 【诊查要点】 1.诊断要点 (1)病史 伤者有肢体骨折脱位或较严重的软组织损伤史,伤后处理不当或延误治疗。 (2)症状体征 早期以局部为主,严重情况下才出现全身症状。 1)局部症状:①疼痛:初以疼痛、麻木与异样感为主,疼痛为伤肢深部广泛而剧烈的进行性灼痛。晚期,因神经功能丧失,则无疼痛。一般患者对麻木和异样感很少申诉,而剧痛可视为本病最早和唯一的主诉,应引起高度重视。②皮温升高:局部皮肤略红,皮温稍高。③肿胀:早期不显著,但局部压痛重,可感到局部组织张力增高。④感觉异常:受累区域出现感觉过敏或迟钝,晚期感觉丧失。其中两点分辨觉的消失和轻触觉异常出现较早,较有诊断意义。⑤肌力变化:早期患肢肌力减弱,进而功能逐渐消失,被动屈伸患肢可引起受累肌肉剧痛。⑥患肢远端脉搏和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因动脉血压较高,故绝大多数伤者的患肢远端脉搏可扪及,毛细血管充盈时间仍属正常。但若任其发展,肌内压继续升高可至无脉。若属主干动静脉损伤引起的筋膜间隔区综合征,早期就不能扪及脉搏。 2)全身症状:发热,口渴,心烦,尿黄,脉搏增快,血压下降等。 本病症状体征可归纳为5“P”症,即由疼痛转为无痛(painless);苍白(pallor)或发绀,大理石花纹等;感觉异常(paresthesia);肌肉瘫痪(paralysis);无脉(pulselessness)。 (3)理学检查 正常前臂筋膜间隔区组织压为9mmHg,小腿为15mmHg。如组织压超过20~30mmHg者,即须严密观察其变化。当舒张压与组织压的压差为10~20mmHg时,必须紧急彻底切开深筋膜,以充分减压。 (4)影像学检查 超声多普勒检查血循环是否受阻,可供临床诊断参考。 (5)实验室检查 当筋膜间隔区内肌肉发生坏死时,白细胞总数和分类均升高,血沉加快;严重时尿中有肌红蛋白,电解质紊乱,即出现高钾低钠等。 (6)各部筋膜间隔区综合征特征 1)前臂间隔区综合征:①背侧间隔区压力增高时,患部肿胀,组织紧张,有压痛,伸拇与伸指肌无力,被动屈曲5个手指时引起疼痛。②掌侧间隔区压力增高时,患部肿胀,组织紧张,有压痛,屈拇与屈指肌无力,被动伸5个手指均引起疼痛,尺神经与正中神经支配区的皮肤感觉麻木。 2)小腿间隔区综合征:①前侧间隔区压力增高时,小腿前侧肿胀,组织紧张,有压痛,有时皮肤发红,伸趾肌与胫前肌无力,被动屈踝与屈趾引起疼痛,腓深神经支配区的皮肤感觉麻木。②外侧间隔区压力增高时,小腿外侧肿胀,组织紧张,有压痛,腓骨肌无力,内翻踝关节引起疼痛,腓深浅神经支配区的皮肤感觉麻木。③后侧浅部间隔区压力增高时,小腿后侧肿胀,有压痛,比目鱼肌及腓肠肌无力,背屈踝关节引起疼痛。④后侧深部间隔区压力增高时,小腿远端内侧、跟腱与胫骨之间组织紧张,有压痛,屈趾肌及胫后肌无力,伸趾时引起疼痛,胫后神经支配区的皮肤感觉丧失。 2.辨证分型 (1)瘀滞经络 损伤早期,血溢脉外,瘀积不散,阻滞经络,气血不能循行敷布,受累部位筋肉失养,故患肢肿胀灼痛,压痛明显,屈伸无力,皮肤麻木,舌质青紫,脉紧涩。 (2)肝肾亏虚 损伤后期,病久耗气伤血,肝肾亏虚。肝主筋,肝不荣筋,筋肉拘挛萎缩;肾主骨,肾亏则骨髓失充,骨质疏松,关节僵硬,舌质淡,脉沉细。 【治疗】 筋膜间隔区综合征的治疗原则是早诊早治,减压彻底,减小伤残率,避免并发症。 1.改善血循环 解除所有外固定及其敷料,对疑有筋膜间隔区综合征的肢体,应将患肢放置水平位,不可将其抬高,避免缺血加重,促使本病形成。 2.切开减压 确诊后,最有效的办法是立即将所有的间隔区全长切开,解除间隔区内高压,打断缺血-水肿恶性循环链,促进静脉淋巴回流,加大动静脉的压差,恢复动脉的血运,让组织重新获得血供,消除缺血状态。在时间上,越早效果越好,越晚效果则越差,如果肌肉完全坏死,肌挛缩将无法避免。彻底解压后,局部血液循环应迅速改善。若无改善,则可能是间隔区外主干动静脉有损伤等,应扩大范围仔细检查,防止漏诊失治。 (1)切开位置 通常沿肢体纵轴方向作切口,深部筋膜切口应与皮肤切口一致或略长,以便充分减压。上臂和前臂均在旁侧作切口,手部在背侧作切口,大腿应在外侧切开,小腿应在前外侧或后内侧切开。必要时可在前臂掌背侧与小腿内外侧同时切开减压。 (2)切口范围 应切开每一个受累的筋膜间隔区,否则达不到减压的目的。小腿切开减压时,可将腓骨上2/3切除,以便将小腿四个筋膜间隔区充分打开。 (3)切开后的处理与注意事项 ①尽量彻底清除坏死组织,消灭感染病灶。暂不缝合切口,以便更换敷料时密切观察组织的存活情况。如切口不大,可待其自行愈合或二期缝合;若创面较大,可植皮覆盖。②切口不可加压包扎,避免再度阻断血循环。③切口创面可用凡士林纱布、生理盐水纱布或生肌象皮膏加珍珠粉换药。④严格无菌操作,预防破伤风与气性坏疽。⑤注意观察伤口分泌物的颜色,必要时可将分泌物送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便选用适合的抗生素。3.防治感染及其他并发症 根据病情需要,选用适当的药物对症处理,防治其他并发症。 4.中医治疗 (1)中药治疗 《伤科补要·跌打损伤内治证》说:“虚人宜佐以四物汤。若瘀散,复元通气散调之。或伤处青肿坚实,痛难转侧,脉涩而滞者,防其气瘀上冲,宜投参黄散通瘀,又宜复元活血汤。或受伤日久才医者,败血坚凝,宜服紫金丹逐瘀,又祛伤散疏通为要,俟其色散淡,血和痛止为度。”根据《伤科补要》的辨证施治原则,筋膜间隔区综合征常用的方剂有四物汤、桃仁四物汤、复元通气散、参黄散、复元活血汤、正骨紫金丹等。经络受伤者,应祛瘀活络,通经散寒,可用祛伤散。 按照中医辨证分型,筋膜间隔区综合征可应用下列方药治疗:①瘀滞经络:治宜活血化瘀、疏经通络。方用圣愈汤加减,手足麻木者去白芍,加赤芍、三七、橘络、木通;肿胀明显者加紫荆皮、泽兰;刺痛者加乳香、没药。②肝肾亏虚:治宜补肝益肾、滋阴清热。方用虎潜丸加减,阴虚者去干姜,加女贞子、菟丝子、鳖甲;阳虚者去知母、黄柏,酌加鹿角片、补骨脂、仙灵脾、巴戟天、附子、肉桂等。 损伤后期,瘀阻经络,肢体麻木,筋肉拘挛萎缩,关节僵硬,应祛风除痹、舒经活络,方用大活络丹、小活络丹等。若风寒乘虚入络,关节僵硬痹痛者,宜除风散寒、通利关节,方用蠲痹汤、宽筋散或独活寄生汤等。 外治可选用八仙逍遥汤、舒筋活血洗方熏洗患肢或用活血散外敷患肢。 (2)理筋手法 对恢复期的筋膜间隔区综合征用理筋手法治疗效果较好。其步骤是先对前臂或小腿屈肌群从远端向近端,用摩、揉与推等手法,由浅入深,反复施行5分钟。然后逐一揉捏每个手指或足趾,被动地牵拉伸指(趾),以患者略感疼痛为度,不可用暴力。继而推、摩、揉与屈伸腕或踝关节,幅度由小渐大,维持3分钟左右。在患部外循经点揉穴位,上肢可取曲池、少海、合谷、内关、外关等穴,下肢可取足三里、丰隆、委中、承山、血海等穴,最后以双手揉搓前臂或小腿,放松挛缩肌群。 (3)练功活动 上肢用健肢协助患肢做屈伸腕指关节、握拳与前臂旋转动作,下肢练习屈伸踝趾关节与站立行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