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窍剂

2019-11-19 14:59| 发布者: 决明子| 查看: 468| 评论: 0

摘要: 凡以芳香开窍药为主组成,具有开窍醒神作用,治疗窍闭神昏证的方剂,统称开窍剂。 窍闭神昏证多由邪气壅盛,蒙蔽心窍所致。根据闭证的临床表现,可分为热闭和寒闭两种。热闭多由温热邪毒内陷心包,痰热蒙蔽心窍所致 ...

凡以芳香开窍药为主组成,具有开窍醒神作用,治疗窍闭神昏证的方剂,统称开窍剂。

窍闭神昏证多由邪气壅盛,蒙蔽心窍所致。根据闭证的临床表现,可分为热闭和寒闭两种。热闭多由温热邪毒内陷心包,痰热蒙蔽心窍所致,治宜清热开窍,简称凉开;寒闭多因寒湿痰浊之邪或秽浊之气蒙蔽心窍引起,治宜温通开窍,简称温开。故开窍剂相应分为凉开和温开两类。

   运用开窍剂须注意以下事项:首先应辨别闭证和脱证。凡邪盛气实而见神志昏迷,口噤不开,两手握固,二便不通,脉实有力的闭证方可用开窍剂;而对汗出肢冷,呼吸气微,手撒遗尿,口开目合,脉象虚弱无力或脉微欲绝的脱证,即使神志昏迷也不宜使用。其二应辨清闭证之属热属寒,而正确地选用凉开或温开。对于阳明腑实证而见神昏谵语者,只宜寒下,不宜用开窍剂;至于阳明腑实而兼有邪陷心包之证,则应根据病情缓急,先予开窍,或先投寒下,或开窍与寒下并用,才能切合病情。其三是开窍剂大多为芳香药物,善于辛散走窜,只宜暂用,不宜久服,久服则易伤元气,故临床多用于急救,中病即止,待患者神志清醒后,应根据不同表现,辨证施治;此外,麝香等药,有碍胎元,孕妇慎用。其四是本类方剂多制成丸散剂或注射剂,丸散剂在使用时宜温开水化服或鼻饲,不宜加热煎煮,以免药性挥发,影响疗效。

                 凉开

 凉开剂,适用于温热邪毒内陷心包的热闭证。症见高热,神昏,谵语,甚或痉厥等。其他如中风、惊厥及感触秽浊之气而致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等属热闭者,亦可选用。临证常用芳香开窍药如麝香、冰片、安息香、郁金等,配伍清热药如水牛角、黄连、黄芩、石膏等组成方剂。由于热人心包,扰乱神明,引起神志不安,故常配镇心安神药如朱砂、磁石、琥珀、珍珠等;邪热内陷,灼津为痰,痰浊上蒙,势必加重神昏,故宜配伍清化热痰的胆南星、浙贝母、天竺黄、雄黄等;热盛动风,出现痉厥抽搐者,又须配伍羚羊角、玳瑁之类凉肝熄风。代表方如安宫牛黄丸、紫雪、至宝丹。

 温开

 温开剂,适用于中风、中寒、气郁、痰厥等属于寒邪痰浊内闭之证。症见突然昏倒,牙关紧闭,不省人事,苔白脉迟等。临证常用芳香开窍药如苏合香、安息香、冰片、麝香等为主,配伍温里行气之品如荜茇、细辛、沉香、丁香、檀香等组方。代表方如苏合香丸。

开窍剂共选正方4首,附方5首。按其功用分为凉开和温开两类。

1.凉开  安宫牛黄丸、紫雪、至宝丹合称凉开“三宝”,由芳香开窍药和清热凉血解毒药为主组成,是凉开法的常用方剂。三方均有清热开窍之功,均可治疗热闲心包之证。但安宫牛黄丸长于清热解毒,适用于热盛之证;至宝丹长于开窍醒神,化浊辟秽,适用于痰浊偏盛、神昏较重之证;紫雪清热解毒之力不及安宫牛黄丸,开窍之功逊于至宝丹,但长于熄风止痉,故对热闭心包及热盛动风,神昏而有痉厥者,较为适合。

2.温开苏合香丸是温开法的代表方,由芳香开窍药为主配伍行气解郁、辟秽化浊、温中止痛之品组成,主治寒闭之证。因其长于行气温中止痛,故对寒凝气滞所致的心腹疼痛也有较好疗效。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