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即上古诊法其一也。脏腑同气,所以古人不立六腑脉诀。但既以浮取候腑,沉取候脏,数为腑病,迟为脏病;又以急大缓涩沉甚者为脏,微急微大微缓微涩微沉者为腑,其故何耶?盖急大缓涩沉甚者,浮沉皆然,微者浮取则然,而沉取则不然也。二说似异而实同,要之浮中有沉,沉中有浮,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即如上竟上者,胸头中事;下竟下者,小腹腰股膝胫中事。其实寸脉亦有主下病者,尺脉亦有主上病者。此诊家活妙,许氏所谓以意会之,非言语可传得之。 心浮大散是本宫, 心之本宫,平脉也。虚实贼微邪过宫脉也。余皆杂脉相兼而见。 微大邪归小肠中。 大即洪也,微有初暂而不久意,详总看十变脉注,各部仿此。脉有轻重,如∶左寸,先以轻手得之是小肠,后重手如六菽之重得之是心。左关,先以轻手得之是胆,后以重十二菽取之是肝。左尺,先以轻手得之是膀胱,后重手如十五菽之重取之是肾。右寸,先以轻手得之是大肠,后以重手如三菽之重得之是肺。右关,先以轻手得之是胃,后重手如九菽之重得之是脾。右尺,先以轻手得之是三焦,后以重手如十五菽之重取之是命门。 浮数风热头疼痛; 数兼弦紧而言,浮数主头疼,身热面赤,骨节烦疼,甚则心痛面赤,乃外感郁热表症。小肠为膀胱之标,故脉见此。 浮迟腹冷胃虚空; 浮而带迟,主小腹寒痛,胃弱嗳酸。 浮虚偏头耳颊痛, 手太阳经虚,苦偏头痛,耳颊痛。 浮弦疝痛滑多虫; 诀云∶急则肠中痛,不通是也。浮弦而滑,主疝痛,食虫甚多。如面生有白点者,必有血龟。 浮紧而滑为淋闭, 浮紧而滑,为淋,或二便闭涩。 浮洪膈胁满难通; 胸连胁满,痰热盛也,浮长风眩成癫痫, 浮大而长,为风眩癫痫。 浮实面赤热生风; 浮实,面赤如 ,热则生风。诀云∶大实由来面赤风,燥痛面色与心同。 浮濡虚损足多汗, 浮濡,五脏虚极,而汗出于足,盖五脏丝系发之于足故也。 浮芤积瘀吐痢红; 血瘀胸中不散,以致气道不通,在内作声,气升则吐血,气降则便血下痢,甚则吐痢交作。 浮溢骨痛心烦躁, 左寸脉满过关部,主骨节疼痛,心中烦躁,面赤,乃心热之候。 浮绝脐腹痹痞冲。 浮绝者,无小肠脉也,苦脐冷痹,小腹中有 瘕。 沉数狂言并舌强, 数兼实滑而言。诀云∶实大相兼并有滑,舌强心惊语话难。 沉迟血冷神不充∶ 沉迟,或血虚,或上焦受寒,或心神衰少。 独沉不睡皆因郁, 瘀侵睛崩漏红; 沉主气郁,夜多不睡,或上攻患目,必 肉瘀血侵睛,下流则崩漏去红,甚者咯血。 沉微虚痞惊中热, 沉微荣弱,以致虚火上侵,胸膈痞闷,甚则胁亦胀痛。惊中热者,脉微主心气虚弱,易生惊惕。但心属火,惊则血散,火动惊中,有虚热也。 沉实口疮及喉咙; 主口舌生疮,咽喉肿痛。 沉缓专主项背强, 沉缓主项背筋急强痛。 沉滑痰热时相攻; 滑与痰合本位,洪则为痰热,或呕逆,或怔忡,时作时止。若沉细而滑,全无本脉,则为水克火,不治。 沉涩胃亏音容减, 涩则心经气虚血少,母不能以荫子,以致胃气下陷,心神亏少,面无颜色,言语声音亦懒,甚则气血凝滞而为虚痛。 沉紧真情必然凶; 沉紧乃肾水逆上乘心,谓之贼邪,必发真心痛如刺,必死无疑。 沉弱阳虚多惊悸, 《权舆》云∶左寸弱兮阳气虚,心惊悸兮汗难除。 沉伏痰郁聚胸中; 伏主忧郁,多痰,心肺二经,积聚胸中。 沉弦心悬或如满, 弦乃肝邪乘心,主心悬如饥,或时拘急如饱满然,此虚邪也。 沉绝掌热呕上冲; 沉绝者,无心脉也。苦心下毒痛,掌中热,时时善呕,口中伤烂。 浮沉俱虚苦洞泄, 心与小肠俱虚者,苦洞泄,苦寒少气,四肢寒,肠 。 浮沉俱实便难通。 心与小肠俱实,苦便闭,心腹烦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