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本火病,心肝数洪,右寸关见,相火上冲。 左寸脉洪数,心火炎也;关弦而洪,肝火盛也;右寸关俱弦洪,肝木挟相火之势,而来侮所不胜之金,而制己所胜之土也。 耳病肾虚,迟濡其脉,浮大为风,洪动火贼。沉涩气凝,数实热塞,此久聋者,专于肾责。暴病浮洪,两尺相同,或两尺数,阴虚火冲。 若左寸洪数,心火炎也;两尺洪数,相火炎也,其人必梦遗,耳鸣,或聋。 右寸洪数,鼻衄鼻齄[zhā] ;左寸浮缓,鼻涕风邪,鼻流清涕,口舌生疮,脉洪疾速;若见脉虚,中气不足。 经曰∶左寸洪数心热,右寸浮数肺热。左关弦数而虚,胆虚甚;洪而实肝热。右关沉实,脾胃有实热,兼洪数者口疮,或为木舌、重舌。脉虚者,为中气不足。 齿痛肾虚,尺濡而大,火炎尺洪,疏摇豁坏。右寸关数,或洪而弦,此属肠胃,风热多涎。 尺洪大而虚者,肾虚;齿痛动摇疏豁者,相火上炎也;右寸关洪数,或弦而洪者,肠胃中有风热也。 痛风沉弦,肝肾被湿。少阴弱浮,风血掣急。或涩而小,酒后风袭。 寸沉而弦,沉则主骨,弦则主筋,沉则为肾,弦则为肝,汗出入水,因水伤心,故历节痛而黄汗出。少阴脉浮而弱,弱则血不足,浮则为风,风血相搏,则疼痛如掣。或尺涩小,短气,自汗出,历节痛不可屈伸,此皆饮酒汗出当风所致也。 风寒湿气,合而为痹。浮涩而紧,三脉乃备。 脉浮而缓,属湿为麻痹;脉紧而浮,属寒为痛痹;脉涩而芤,属死血,为木不知痛痒;脉浮而濡,属气虚,关前得之麻在上体,关后得之麻在下体。 斑疹沉伏,或散或无;阳浮而数,火见于躯;阴实而大,热蒸在肤。 滑伯仁曰∶脉者血之波澜。故发斑者血散于皮肤,故脉伏;火盛于表,故阳脉浮数;下焦实热,故阴脉实大。 咳嗽所因,浮风紧寒,数热细湿,房劳涩难。右关微濡,饮食伤脾;左关弦短,肝极劳疲。肺脉浮短,咳嗽与期,五脏之嗽,各视本部。浮紧虚寒,沉数实热;洪滑多痰,弦涩少血。形盛脉细,不足以息,沉小伏匿,皆是厄脉,惟有浮大,而嗽者生,外证内脉,参考称停。 外症肌瘦肉脱,发热作泄,内脉沉急者必死。 霍乱吐泻,滑而不匀,或微而涩,代伏惊人。热多洪滑,弦滑食论。 右关滑为霍乱吐泻,脉涩结代伏,虽因痰食阻滞,不可遽断以死。然亦但可乍时一见,渐滑大为吉。故诀云∶霍乱之候脉微迟,气少不语大难医。脉弦甚者亦死。洪滑者,热;弦滑者,膈有宿食留饮,宜吐。 心痛微急,痛甚伏入,阳微阴弦,或短又数。紧实便难,滑实痰积。心痹引背,脉微而大,寸沉而迟,关紧数锐。 阳微虚在上焦,所以胸痹痛。心痛者,脉阴弦故也。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痹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而数。 腹痛关脉,紧小急速,或动而弦,甚则沉伏。弦食滑痰,尺紧脐腹。心腹痛脉,沉细是福,浮大弦长,命不可复。 脉细小紧急速,中腹刺痛。尺脉紧实,脐及小腹痛者,宜利。若尺脉伏者,小腹痛有瘕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