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乌药散(乌药散) 《圣济总录》

2019-11-19 15:08| 发布者: 决明子| 查看: 437| 评论: 0

摘要: 【组成】天台乌药 木香 小茴香微炒 青皮汤浸,去白,焙 高良姜炒,各半两(各15g) 槟 榔锉,二个(9g) 川楝子十个(12g) 巴豆七十粒(12g) 【用法】上八味,先将巴豆微打破,同川楝子用麸炒黑,去巴豆及麸皮不用,合余 ...

    【组成】天台乌药  木香  小茴香微炒  青皮汤浸,去白,焙  高良姜炒,各半两(各15g 

榔锉,二个(9g)  川楝子十个(12g)  巴豆七十粒(12g)

【用法】上八味,先将巴豆微打破,同川楝子用麸炒黑,去巴豆及麸皮不用,合余药共研为末,和匀,每服一钱(3g),温酒送下(现代用法:巴豆与川楝子同炒黑,去巴豆,水煎取汁,冲入适量黄酒服)。

【功用】行气疏肝,散寒止痛。

    【主治】肝经寒凝气滞证。小肠疝气,少腹引控睾丸而痛,偏坠肿胀,或少腹疼痛,苔白,脉弦。

【方解】本方证因寒凝肝脉,气机阻滞所致。足厥阴肝经抵于少腹,络于阴器。若寒客肝脉,气机阻滞,则可见少腹疼痛,痛引睾丸,偏坠肿胀。张子和说:“诸疝皆归肝经”(《儒门事亲》),张景岳亦有“治疝必先治气”(《景岳全书》)之说。治以行气疏肝,散寒止痛。方中乌药辛温,行气疏肝,散寒止痛,为君药。配入青皮疏肝理气、小茴香暖肝散寒、高良姜散寒止痛、木香行气止痛等一派辛温芳香之品,助行气散结、祛寒止痛之力,共为臣药。又以槟榔直达下焦,行气化滞而破坚;取苦寒之川楝子与辛热之巴豆同炒,去巴豆而用川楝子,既可减川楝子之寒,又能增强其行气散结之效,共为佐使药。诸药合用,使寒凝得散,气滞得疏,肝络得调,则疝痛、腹痛可愈。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寒滞肝脉所致疝痛之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少腹痛引睾丸,舌淡苔白,脉沉弦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用于偏坠肿胀,可加荔枝核、橘核以增强行气止痛之功;寒甚者,可加肉桂、吴萸以加强散寒止痛之力。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腹股沟疝、睾丸炎、附睾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等属寒凝气滞者。

4.使用注意湿热下注之疝痛不宜使用本方。

【附方】

    1.四磨汤(《济生方》)  人参(6g槟榔(9g沉香(6g天台乌药(6g四味各浓磨水,和作七分盏,煎三五沸,放温服(现代用法:作汤剂,水煎服)。功用:行气降逆,宽胸散结。主治:七情所伤,肝气郁结证。胸膈烦闷,上气喘急,心下痞满,不思饮食,苔白脉弦。

    2.橘核丸(《济生方》)  橘核炒  海藻洗  昆布洗  海带洗  川楝子去肉,炒  桃仁  麸炒各一两(30g厚朴去皮,姜汁炒  木通  枳实麸炒  延胡索炒,去皮  桂心不见火  木香不见火,各半两(15g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温酒盐汤送下(现代用法:为细末,酒糊为小丸,每日12次,每次9g,空腹温酒或淡盐汤送下。亦可按原方比例酌定用量,水煎服)。功用:行气止痛,软坚散结。主治:寒湿疝气。睾丸肿胀偏坠,或坚硬如石,或痛引脐腹,甚则阴囊肿大,轻者时出黄水,重者成脓溃烂。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圣济总录》卷94:“控睾痛引少腹。”

2.方论选录  张秉成《成方便读》卷2:“治小肠疝气,牵引脐腹疼痛,阴凝成积等证。夫治疝之法,皆不外暖下祛寒,逐湿行气,然阴寒之气若与厥阴之或血、或痰凝结为积者,又非前药所能卒除,则必以推荡之品,从其性而温下之,方能有效。方中乌药、木香辛温香烈,善行善散,能上能下,以宣气中之滞;茴香暖下而祛寒,良姜温中而止痛;青皮入肝破气,摈榔导积下行。其妙用在巴豆与川楝二味同炒,去巴豆不用,但取其荡涤攻坚、刚猛直前之性味,同川楝入肝,导之下行,又不欲其直下之意。一如用兵之法,巴、楝钦点之上将也,青、槟前导之先锋也,乌药、木香为偏裨之将,茴香、良姜为守营之官,立方之神,真战无不克也。”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