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家论述1.《纲目》:哕逆用吐药,亦反胃用吐法去痰积之义。吐药不一,常山吐疟痰,瓜蒂吐热痰,乌附尖吐湿痰,莱菔子吐气痰,藜芦则吐风痰也。 2.《本草经疏》:藜芦,《本经》主蛊毒、咳逆及《别录》疗哕逆、喉痹不通者,皆取其宣壅导滞之力。苦为涌剂,故能使邪气痰热,胸脯部分之病,悉皆吐出也。辛能散结,故主鼻中息肉,苦能泄热杀虫,故主泄痢肠,头疡,疥瘙,杀诸虫毒也。疮疡皆湿热所生,湿热不去,则肌肉溃烂,苦寒能泻湿热,则马刀,恶疮,烂淹,死肌皆愈也。味至苦,入口即吐,故不入汤。藜芦辛苦有大毒,服一匕则令人胸中烦闷,吐逆不止,凡脑中有痰次,或中蛊毒恶气者,止可借其上涌宣吐之力,获效一时,设病非关是证者,切匆沾唇,徒令人闷乱吐逆不止,亏损律液也。 3.《本经》:主蛊毒,咳逆,泄痢,肠游,头疡,疥瘤,恶疮,杀谐虫毒,去死肌。 4.《别录》:疗哕逆,喉痹不通,鼻中息肉,马刀,烂疮。 5.《药性论》:主上气,去积年脓血泄痢。治恶风疮、疥癣、头秃,杀虫。 6.《本草图经》:大吐上隔风涎,暗风痫病,小儿助。用钱匕一字则恶吐人,又用通顶,令人嚏。 7.《四川武隆药植图志》:治毒蛇咬伤及杀虫用。 临床应用1.治疗疟疾:取天目藜芦3根(1寸长),插入鸡蛋(l个)内烧熟。去药吃蛋。于发作前 1-2小时服。忌鱼腥;孕妇及溃疡病患者忌服。治疗现症病人120例,痊愈100例,好转15例,无效5例;休止期患者36例,痊愈33例,无效3例。 2.治疗骨折:能促进骨折愈合,从而缩短治愈时间,尤以股骨干骨折最为突出,平均临床愈合日期为37天。但愈合时间长短与骨折类型及手法复位技术有明显关系。据认为,应用蔡芦治疗,需在骨折两断端血运良好的条件下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用法:将黑蓉芦根须统净、晒干、研粉,加等量黄连索制成含量10mg之片剂内服。成人每次30mg,曰服3次,用凉开水送下。用药时间依据临床愈合情况而定,一般约为2-4周。同时按常规予以复位及固定。服药后多数病例脉搏偏快,全身和局部有发热感;3例发现在肝功能正常情况下血清碱性磷酸酶均有所增高。 摘录《中华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