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草药汇编》:荔枝拼音Lì Zhī 别名大荔、丹荔 来源无患子科荔枝属植物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以根、假种皮(果肉)及核入药。夏秋收集,晒干。 性味根:微苦、涩,温。 假种皮(果肉):甘、酸,温。 核:甘、微苦、涩,温。 功能主治根:消肿止痛。用于胃脘胀痛。 假种皮(果肉):益气补血。用于病后体弱,脾虚久泻,血崩。 核:理气,散结,止痛。用于疝气痛,鞘膜积液,睾丸肿痛,胃痛,痛经。 用法用量果、果核:3~5钱。根1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荔枝拼音Lì Zhī 别名离支(《上林赋》),荔支(《齐民要术》),丹荔(《纲目》),火山荔(《生草药性备要》)。丽枝(《纲目拾遗》),勒荔(《广西中药志》)。 出处《本草拾遗》 来源为无患子种植物荔枝的果实。6~7月果实成熟时采。 原形态常绿乔木,高达10米;树冠广阔,枝多拗曲。羽状复叶,互生;小叶2~4对,革质而亮绿,矩圆形成矩圆状披针形,长6~12厘米,宽2.5~4厘米,先端惭尖,基部楔形而稍斜,全缘,新叶橙红色。圆锥花序顶生,花小,杂性,青白色或淡黄色;尊杯状,4片,宽2.5~3毫米,边缘浅波状;无花瓣;花盘环状,肉质;雄蕊6~10枚,长5~6毫米,花丝分离。被毛;子房上位,具短柄,倒心状,2~3裂,2~3室,花柱线状,顶端2短裂。核果球形或卵形,直径约3厘米,外果皮革质,有瘤状突起,熟时赤色。种子矩圆形,褐色而明亮,假种皮肉质,白色,半透明,与种子极易分离。花期2~3月。果期6~7月。 生境分部多栽培于果园。分布福建、广东、广西、台湾、云南、四川等地。 化学成分果肉含葡萄糖66%,蔗糖5%,蛋白质1.5%,脂肪1.4%,维生素C、A、B,叶酸,以及柠檬酸、苹果酸等有机酸;尚含多量游离的精氨酸和色氨酸。 性味甘酸,温。 ①《食疗本草》:"微温。" ②《本草拾遗》:"酸。" ③《海药本草》:"甘酸。" ④《开宝本草》:"甘,平,无毒。" 归经《玉楸药懈》:"入足太阴脾、足厥阴肝经。" 功能主治生津,益血,理气,止痛。治烦渴,呃逆,胃痛,瘰疬,疔肿,牙痛,外伤出血。 ①《食疗本草》:"益智:健气," ②《海药本草》:"主烦渴,头重,心躁,背膊劳闷。" ③《日用本草》:"生津,散无形质之滞气。" ④《本草衍义补遗》:"消瘤赘赤肿。" ⑤《纲目》:"治瘰窃,疗肿,发小/瞳疮。" ⑥《玉楸药解》:"暖补脾精,温滋肝血。" ⑦《本草从新》:"解烦渴,止呃逆。" ⑧《医林纂要》:"补肺,宁心,和脾。开胃。治胃脘寒痛,气血滞痛。" ⑨《泉州本草》:"壮阳益气,补中清肺,生津止渴,利咽喉。治产后水肿,脾虚下面,咽喉肿痛,呕逆等证。"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枚;烧存性研末或浸酒。外用:捣敷或烧存性研末撒。 注意阴虚火旺者慎服。 ①《食疗本草》:"多食则发热。" ②《海药本草》:"食之多则发热疮。" ③《纲目》:"鲜者食多,即龈肿口痛,或衄血。病齿匿及火病人尤忌之。" 复方①治呃逆不止:荔枝七个,连皮核烧存性;为末,白汤调下。(《医方摘要》) ②治瘰疬溃烂:荔肉敷患处。(《泉州本草》) ③治疔疮恶肿:荔枝肉、白梅各三个。捣作饼子,贴于疮上。(《济生秘览》) ④治风火牙痛:大荔枝一个,剔开,填盐满壳,煅研,搽之。(《孙天仁集效方》) ⑤止外伤出血,并防止疮口感染溃烂,得以迅速愈合:荔枝晒干研末(浸童便晒更佳)备用。每用取末掺患处。(《泉州本草》) ⑥治老人五更泻,粪便溏软:荔枝干,每次五粒,春米一把,合煮粥食,连服三次;酌加山药或莲子同煮更佳。(《泉州本草》) ⑦治孕妇堕胎后下血不止及产后出血:荔枝干七个(连壳和核一起打破),用两碗水煎至一碗服下。 ⑧治小儿遗尿:每天吃荔枝干十个。 ⑨治妇女虚弱贫血:荔枝干、大枣各七个,水煎服,每日一剂。 ⑩治气虚寒痛:荔枝肉5枚,煮酒1杯服用,屡服有效。 ⑾荔枝莲子淮山粥:干荔枝肉50克,淮山、莲子各10克(捣碎),水煮至软烂时,加入大米100克,同煮粥,用油盐或白糖调味食用,可治老人晨起腹泻(五更泻),大便溏稀等症。 各家论述《玉楸药解》:"荔枝,甘温滋润,最益脾肝精血,阳败血寒,最宜此味。功与龙眼相同,但血热宜龙眼,血寒宜荔枝。干者味减,不如鲜者,而气质和平,补益无损,不至助火生热,则大胜鲜者。" 备注鲜荔枝味甜鲜美,汁多肉嫩,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实为水果中之绝品。荔枝不宜多食,若连续、大量地食用鲜荔枝会产生头晕、心慌、脸色苍白、饥饿感、出冷汗、恶心、手足无力等症,严重者还可出现眩晕、抽搐、呼吸不规则甚至突然昏迷、脉搏细弱、类近低血糖症状,医学上称为荔枝急性中毒,即荔枝病。若出现上述症状时,可让病人平卧休息,轻者立即冲服浓糖水一杯,重者应马上送医院救治。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荔枝拼音Lì Zhī 英文名Lychee 别名离支、荔支、荔枝子、离枝、丹荔、火山荔、丽枝、勒荔。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1.《纲目》:荔枝,炎方之果,性最畏寒,易种而根浮,其木甚耐久,有经数百年犹结实者。其实生时肉白,干时肉红,日晒、火烘,卤浸、蜜煎,皆可致远,成朵晒干者,谓之荔锦。 2.《纲目拾遗》:保和枝,产泉郡北陈岩山莲花峰,实大色黄,可消胸膈烦闷,调逆气,导营卫;其核烧灰酒下,可己痢,止腹痛。回春果,产漳郡康仙祠,叶大如掌,色翠与众荔殊,其实味苦涩酸辣,不可口,采以浸酒, 来源药材基源:为无患子科植物荔枝的假种皮或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tchi chinensis Sonn. 采收和储藏:6-7月果实成熟时采摘,鲜用或晒干备用。 原形态荔枝 常绿乔木,高10-15m。偶数羽状复叶,互生,叶连柄长10-25cm,或过之;小叶2或3对,少4对,小叶柄长7-8mm,叶片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6-15cm,宽2-4cm,先端骤尖或尾状短渐尖,全缘,无毛,薄革质或革质。圆锥花序顶生,阔大,多分枝;花草性,雌雄同株;萼浅杯状,深5裂,被金黄色短绒毛;花瓣5,基部内侧有阔而生厚毛的鳞片;雄蕊6-7,有时8,花丝长约4mm;子房密被小瘤体和硬毛。果卵圆形至近球形,长2-35cm,成熟时通常暗红色至鲜红色。种子全部被肉质假种皮包裹。花期春季,果期夏季。 生境分部分布于华南和西南等地,尤以广东和福建南部、台湾、栽培最盛。 性状性状鉴别 果实球形,红色,有多数尖锐的疣状突起。气微,味甜。 化学成分果肉含葡萄糖60%,蔗糖5%,蛋白质1.5%脂肪1.4%,维生素C、A、B,叶酸(folic acid),以及枸橼酸(citric acid),苹果酸(malic acid)等有机酸。尚含多量游离的精氨酸(arginine)和色氨酸(tryptophane)。 性味甘;酸;温 归经脾;肝经 功能主治养血健脾;行气消肿。主病后体虚,津伤口渴;脾虚泄泻;呃逆;食少;瘰疬;疔肿;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枚;烧存性研末;或浸酒。外用:适量,捣烂敷;或烧存性研末撒。 注意阴虚火旺者慎服。 1.《食疗本草》:多食则发热。 2.《海药本草》:食之多则发热疮。 3.《纲目》:鲜者食多,即龈肿口痛,或衄血。病齿NI及火病人尤忌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