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下肢骨折·股骨干骨折

2021-10-29 16:22| 发布者: 决明子| 查看: 551| 评论: 0

摘要: 股骨干骨折是指股骨小转子下2~5cm至股骨髁上2~5cm之间的股骨骨折。股骨是人体中最长的管状骨,股骨干有一个轻度向前外的弧度,有利于股四头肌发挥其伸膝作用,股骨干表面光滑,后面有一条隆起的粗线,称为股骨嵴, ...
      股骨干骨折是指股骨小转子下2~5cm至股骨髁上2~5cm之间的股骨骨折。股骨是人体中最长的管状骨,股骨干有一个轻度向前外的弧度,有利于股四头肌发挥其伸膝作用,股骨干表面光滑,后面有一条隆起的粗线,称为股骨嵴,是肌肉附着处。股骨干的皮质厚而致密,骨髓腔略呈圆形,上、中1/3的内径大体均匀一致,下1/3的内径较膨大。股骨干周围由三群肌肉包围,其中以股神经支配的前侧伸肌群(股四头肌)为最大,由坐骨神经支配的后侧屈肌群(腘绳肌)次之,由闭孔神经支配的内收肌群最小。坐骨神经和股动脉、股静脉,在股骨下1/ 3处紧贴着股骨下行至腘窝部,若此处发生骨折,最易损伤血管和神经。股骨干骨折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
 【病因病机】
      股骨干骨折多数由强大的直接暴力所致,如打击、挤压等,多引起横断或粉碎骨折;少数由间接暴力所致,如杠杆作用、扭转作用、高处跌落等,多引起斜形或螺旋形骨折。儿童的股骨干骨折可能为不完全或青枝骨折。成人股骨干骨折后,内出血可达500~1000mL,出血多者,可能出现休克。由挤压伤所致的股骨干骨折,有引起挤压综合征的危险。下1/3骨折,可能损伤大血管。股骨干骨折多由强大暴力所造成,骨折后断端移位明显,软组织损伤常较重。骨折移位的方向,除受外力和肢体重心的影响外,主要是受肌肉牵拉所致。
      1.股骨干上1/3骨折 骨折近端因受髂腰肌、臀中肌、臀小肌,以及其他外旋肌群的牵拉而产生屈曲、外展、外旋移位,骨折远端由于内收肌群作用则向后、向上、向内移位(图6-73①)。
      2.股骨干中1/3骨折 两骨折段除有重叠畸形外,移位方向依暴力而定,但多数骨折近端呈外展屈曲倾向,远端因内收肌的作用向内上方移位。无重叠畸形的骨折,因受内收肌收缩的影响有向外成角的倾向(图6-73②)。
      3.股骨干下1/3骨折 因膝后方关节囊及腓肠肌的牵拉,骨折远端往往向后移位。严重者,骨折端有损伤腘动、静脉及坐骨神经的危险(6-73③)。
 【诊查要点】
      伤后局部肿胀、疼痛、压痛、功能丧失,出现缩短、成角或旋转畸形,有异常活动,可扪及骨擦音。严重移位的股骨下1/3骨折,在腘窝部有巨大的血肿,小腿感觉和运动障碍,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末梢血循环障碍,应考虑有血管、神经的损伤。损伤严重者,由于剧痛和出血,早期可合并外伤性休克。严重挤压伤、粉碎性骨折或多发性骨折,可并发挤压综合征和脂肪栓塞综合征。大腿正侧位X线片可显示骨折的部位和移位情况。根据受伤史、临床表现和X线检查可作出诊断。
 【治疗】
      处理股骨干骨折,应注意患者全身情况,积极防治外伤性休克,重视对骨折的急救处理,现场严禁脱鞋、脱裤或做不必要的检查,应用简单而有效的方法给予临时固定,急速送往医院。股骨干骨折的治疗采用非手术疗法,多能获得良好的效果。但因大腿的解剖特点是肌肉丰厚,拉力较强,骨折移位的倾向力大,在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固定的同时需配合短期的持续牵引治疗。必要时,还需切开复位内固定。

骨折·下肢骨折·股骨干骨折

      1.整复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一助手固定骨盆,另一助手用双手握小腿上段,顺势拔伸,并徐徐将伤肢屈髋屈膝各90°,沿股骨纵轴方向用力牵引,矫正重叠移位后,再按骨折的不同部位分别采用下列手法。

      (1)股骨上1/3骨折 将伤肢外展,并略加外旋,然后术者一手握近端向后挤按,另一手握住远端由后向前端提。

      (2)股骨中1/3骨折 将伤肢外展,术者以手自断端的外侧向内挤按,然后以双手在断端前、后、内、外夹挤。

      (3)股骨下1/3骨折 在维持牵引下,膝关节徐徐屈曲,并以紧挤在腘窝内的双手作支点将骨折远端向近端推迫。

      对于成年人或较大年龄儿童的股骨干骨折,特别是对粉碎骨折、斜行骨折或螺旋骨折,多采用较大重量的骨骼牵引逐渐复位,只要牵引方向和牵引重量合适,往往能自动得到良好的对位,无须进行手法复位。3~5天后经X线床头透视或摄片,骨折畸形已纠正,可逐步减轻牵引重量。若为横断骨折仍有侧方移位者,可施行端提和挤按手法以矫正侧方移位。粉碎骨折可用四面挤按手法,使碎片互相接近,斜形骨折如两斜面为背向移位时,可用回旋手法使远端由前或由后绕过对面。粉碎骨折因愈合较慢,牵引时间可适当延长。

      2.固定方法

      (1)夹板固定 骨折复位后,在维持牵引下,根据上、中、下不同部位放置压垫,防止骨折的成角和再移位。股骨干上1/3骨折,应将压垫放在近端的前方和外方;股骨干中1/3骨折,把压垫放在骨折线的外方和前方;股骨干下1/3骨折,把压垫放在骨折近端的前方(图6-74①)。再按照大腿的长度放置4块夹板,后侧夹板上应放置一较长的塔形垫,以保持股骨正常的生理弧度,然后用4条布带捆扎固定(图6-74②)。

      (2)持续牵引 由于大腿部肌肉丰厚,肌力强大,加之下肢杠杆力量强,对骨折施行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术后,仍有可能使已复位的骨折端发生成角甚至侧方移位。因此,还应按照病人年龄、性别、肌力的强弱,分别采用持续皮肤牵引或骨牵引,才能维持复位后的良好位置。皮肤牵引适用于儿童和年老、体弱的成年人,骨骼牵引适用于下肢肌肉比较发达的青壮年或较大年龄的儿童。儿童牵引重量约1/6体重,时间3~4周;成人牵引重量约1/7体重,时间8~ 10周。1周后床边X线片复查,如骨折对位良好,即可将牵引的重量逐渐减轻至维持重量,一般成人为5kg左右,儿童为3kg左右。在维持牵引的过程中,应注意调整牵引的重量和方向,检查牵引装置,保持牵引效能,防止过度牵引,以达到维持骨折良好的对位对线的目的。股骨干骨折常用的持续牵引方法有以下几种:

骨折·下肢骨折·股骨干骨折

      ①垂直悬吊皮肤牵引:适用于3岁以内的儿童。此法是把患肢和健肢同时用皮肤牵引向上悬吊,用重量悬起,以臀部离开床面一拳之距为宜,依靠体重作对抗牵引(图6-75)。如果臀部接触床面,说明牵引重量不够,要重新调整重量,使臀部离开床面。牵引期间要注意双下肢血液循环情况。此法患儿能很快地适应,对治疗和护理都比较方便。一般牵引3~4周后,骨折均可获得良好的愈合。

      ②皮肤牵引:适用于小儿或年老体弱的人。用胶布贴于患肢内、外两侧,再用绷带裹住,将患肢放置在牵引架(托马氏架)上(图6-76)。4~8岁的患儿牵引重量为2~3kg,时间为3~4周;成人为1/7~1/12体重,一般以不超过5kg为宜,时间为8~10周。用皮肤牵引时,应经常检查,以防胶布滑落而失去牵引作用。

骨折·下肢骨折·股骨干骨折

      ③骨骼牵引:较大儿童及成人采用骨骼牵引,并将患肢放在布朗氏架上(图6-77),按部位不同,可采用股骨髁上牵引,股骨髁牵引或胫骨结节牵引。

骨折·下肢骨折·股骨干骨折

      股骨髁上牵引:适用于中1/3骨折或远折端向后移位的下1/3骨折。中1/3骨折应置患肢于外展旋中位,下1/3骨折应置患肢于屈髋屈膝旋中位。

      股骨髁牵引:适用于上1/3骨折和远侧骨折端向后移位的下1/3骨折,患肢置屈髋屈膝中立位。

      胫骨结节牵引:适用于上1/3骨折和骨折远端向前移位的下1/3骨折,患肢置屈髋外展位。较大的儿童或少年不宜在胫骨结节部穿针,应于胫骨结节向下2~3cm处穿针。

      (3)外固定器固定 适用于各种不稳定性股骨中段骨折,临床中较常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器。

      3.练功活动 较大儿童、成人患者的功能锻炼应从复位后第2天起,开始练习股四头肌收缩及踝关节、跖趾关节屈伸活动(图6-78①)。如小腿及足出现肿胀可适当按摩。从第3周开始,直坐床上,用健足蹬床,以两手扶床练习抬臀,使身体离开床面,以达到使髋、膝关节开始活动的目的(图6-78②)。从第5周开始,两手扶吊杆,健足踩在床上支撑,收腹、抬臀,臀部完全离床,使身体、大腿与小腿成一平线以加大髋、膝关节活动范围(图6-78③)。经照片或透视,骨折端无变位,可从第7周开始扶床架练习站立(图6-78④)。解除固定后,对上1/3骨折加用外展夹板,以防止内收成角,在床上活动1周即可扶双拐下地做患肢不负重的步行锻炼。当骨折端有连续性骨痂时,患肢可循序渐进地增加负重。经观察证实骨折端稳定,可改用单拐。1~2周后再弃拐行走。此时再摄X线片,若骨折没有重新变位,且愈合较好,方可解除夹板固定。

骨折·下肢骨折·股骨干骨折

      4.药物治疗 按骨折治疗三期辨证用药,早期可服桃红四物汤加减,中期服新伤续断汤、接骨丹,后期服健步虎潜丸。

      5.手术治疗 股骨干骨折经过非手术治疗,一般都能获得满意的效果。但有以下情况者,可考虑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①严重开放性骨折早期就诊者;②合并有神经血管损伤,需手术探查及修复者;③多发性损伤,为了减少治疗中的矛盾,便于治疗者;④骨折断端间嵌夹有软组织者。常用的手术方法有接骨板固定和髓内针固定两大类,上、中1/3骨折,多采用髓内针,下1/3骨折多采用接骨板。手术治疗存在着可能发生感染,骨痂生长慢,股四头肌粘连,骨折愈合时间偏长的缺点,所以必须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预防与调护】

      骨折持续牵引时,要注意牵引重量的调整、牵引力线的方向、夹板位置及扎带的松紧度。患肢放置在牵引架上,要注意股四头肌和踝、趾关节的功能锻炼,并防止皮肤发生压疮。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