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黄

2021-10-29 16:38| 发布者: 橘井泉香| 查看: 447| 评论: 0

摘要: 《中国药典》:硫黄拼音Liú Huánɡ英文名SULFUR别名硫磺、黄牙、天生黄来源本品为自然元素类矿物硫族自然硫,采挖后,加热熔化,除去杂质;或用含硫矿物经加工制得。性状本品呈不规则块状。黄色或略呈绿黄色。表面 ...

《中国药典》:硫黄

拼音Liú Huánɡ

英文名SULFUR

别名硫磺、黄牙、天生黄

来源本品为自然元素类矿物硫族自然硫,采挖后,加热熔化,除去杂质;或用含硫矿物经加工制得。

性状本品呈不规则块状。黄色或略呈绿黄色。表面不平坦,呈脂肪光泽,常有多数小孔。用手握紧置于耳旁,可闻轻微的爆裂声。体轻,质松,易碎,断面常呈针状结晶形。有特异的臭气,味淡。

鉴别本品燃烧时易熔融,火焰为蓝色,并有二氧化硫的刺激性臭气。

炮制硫黄:除去杂质,敲成碎块。

制硫磺:取净硫黄块,与豆腐同煮,至豆腐显黑绿色时,取出,漂净,阴干。每100kg硫黄,用豆腐200kg 。

性味酸,温;有毒。

归经归肾、大肠经。

功能主治外用解毒杀虫疗疮;内服补火助阳通便。外治用于疥癣,秃疮,阴疽恶疮;内服用于阳痿足冷,虚喘冷哮,虚寒便秘。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油调涂敷患处。内服1.5~3g,炮制后入丸散服。

注意孕妇慎服。

贮藏置干燥处,防火。

备注(1)天生黄为天然升华硫磺。呈不规则砂状结晶或颗粒状,大小不等,黄绿色,微有玻璃样光泽。质较硫磺纯净,其性味、功能、主治与硫磺相似。

摘录《中国药典》

中药大辞典》:硫黄

拼音Liú Huánɡ

别名石流黄(《范子计然》),石留黄、硫黄(《吴普本草》),昆仑黄(陶弘景),黄牙(《丹房鉴源》),黄硇砂(《海药本草》)。

出处《本经》

来源硫黄矿含硫矿物冶炼而成。将泥块状的硫黄及矿石,在坑内用素烧罐加热熔化,取其上层之硫黄溶液,倒入模型内,冷却后,取出。

原形态斜方晶系。晶体的锥面发达,偶而呈厚板状。常见者为致密块状、钟乳状、被膜状、土状等。颜色有黄、浅黄、淡绿黄、灰黄、褐色和黑色等。条痕白色至浅黄色。晶面具金刚光泽,断口呈脂肪光泽。半透明。解理不完全。断口呈贝壳状或参差状。硬度1~2。比重2.05~2.08。性脆。为良好的绝缘体。以手握紧置于耳旁,可闻轻微的爆裂声。在108℃时即熔化,270℃时燃烧。常见于温泉、喷泉、火山口区域;沉积岩中亦常有之。

生境分部产山西、陕西、河南、山东、湖北、湖南、江苏、四川、广东、台湾等地。。

性状为不规则的块状,大小不一。呈黄色,或带浅绿色或浅棕黄色。表面不平坦,常有麻纹及细砂孔;有光泽,半透明。体轻,质脆易碎。断面常呈粗针状结晶形。有特异之臭气,味淡。以色黄,光亮、松脆、无杂质者为佳。燃之易熔融,发蓝色火焰,并放出刺激性的二氧化硫臭气。不溶于水及盐酸、硫酸;遇硝酸或王水被氧化成硫酸;溶于二硫化碳、煤袖及松节油中。

化学成分纯品主要含硫,并含碲与硒。商品中有杂质。

药理作用硫黄本身不活泼,内服后变为硫化物或硫化氢,刺激胃肠粘膜,使之兴奋蠕动,导致下泻。此过程需要有碱性环境、大肠杆菌、特别是脂肪分解酶的存在。肠内容中,脂肪性物质较多时,易产生大量硫化氢而致泻。空气中硫化氢浓度过高,可直接麻痹中枢神经细胞而导致死亡。硫化物局部应用,有溶解角质及脱毛(硫化钡)作用。

炮制生硫磺:去净杂质,砸成小块。制硫黄:取拣净的硫黄块,与豆腐同煮,至豆腐现黑绿色为度,取出,漂去豆腐,阴干。(每硫黄10斤,用豆腐20斤)

《纲目》:"凡用硫黄,入丸散用须以萝卜剜空,入硫在内,合定,稻糠火煨熟,去其臭气;以紫背浮萍同煮过,消其火毒;以皂荚汤淘之,去其黑浆。一法:打碎以绢袋盛,用无灰酒煮三伏时用。又消石能化硫为水,以竹筒盛硫埋马粪中一月,亦成水,名硫黄液。"

性味酸,热,有毒。

①《本经》:"味酸,温。"

②《吴普本草》:"神农、黄帝、雷公:咸,有毒。医和、扁鹊:无毒。"

③《别录》;"大热,有毒。"

④《药性论》:"味甘,有大毒。"

归经入肾、脾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命门经。"

②《本草经疏》:"入手厥阴经。"

③《玉楸药解》:"入足太阴脾、足少阴肾,足厥阴肝经。"

123下一页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上一篇:硫黄菌下一篇:硫化铅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