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黄

2019-11-23 09:57| 发布者: 辛巴哒樂| 查看: 287| 评论: 0

摘要: 姜 黄 Jiānghuáng(《新修本草》) 本品为姜科植物姜黄Curcuma longa.L.的干燥根茎。主产于四川。冬季茎叶枯萎时采挖,洗净,煮或蒸至透心,晒干,除去须根。切厚片。本品气香特异,味苦、辛。以切面色金黄、有 ...

姜 黄 Jiānghuáng(《新修本草》)


本品为姜科植物姜黄Curcuma longa.L.的干燥根茎。主产于四川。冬季茎叶枯萎时采挖,洗净,煮或蒸至透心,晒干,除去须根。切厚片。本品气香特异,味苦、辛。以切面色金黄、有蜡样光泽者为佳。生用。

【药性】辛、苦,温。

【归经】归肝、脾经。

【功效】活血行气,通经止痛。

【应用】

1.气滞血瘀,胸胁刺痛,胸痹心痛,痛经经闭,癥瘕,跌扑肿痛 本品辛行苦泄,温散通滞,既入血分,又入气分,长于止痛,善治气滞血瘀诸痛证。治心血瘀滞之心胸刺痛,常配伍当归、木香、乌药等,如姜黄散(《圣济总录》);治肝胃寒凝气滞之胸胁疼痛,常配伍枳壳、桂心、炙甘草,如推气散(《重订严氏济生方》);治气滞血瘀之痛经经闭,产后腹痛,常配伍当归、川芎、红花等药,如姜黄散《妇人良方》;治跌打损伤,瘀肿疼痛,常配伍苏木、乳香、没药等药,如姜黄汤(《伤科方书》)。

2.风湿肩臂疼痛 本品辛散苦燥,温通经脉,能祛除关节经络之风寒湿邪,通行气血而通络止痛,尤长于行肢臂而除痹痛,常配伍羌活、防风、当归等,如蠲痹汤(《杨氏家藏方》)。

【用法用量】煎服,310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

【鉴别用药】郁金、姜黄为同一植物的不同药用部位,均能活血散瘀、行气止痛,用于气滞血瘀之证。但姜黄药用根茎,辛温行散,祛瘀力强,以治寒凝气滞血瘀之证为好,且祛风通痹而用于风湿痹痛。郁金药用块根,苦寒降泄,行气力强,以治血热瘀滞之证为宜,又能利胆退黄、清心凉血而用于湿热黄疸、热病神昏等证。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 主要含姜黄酮、莪术酮、莪术醇、丁香烯龙脑、樟脑等挥发油以及姜黄素等。《中国药典》规定本品含挥发油不得少于7.0%mL/g),含姜黄素(C21H20O6)不得少于1.0%;饮片含挥发油不得少于5.0%mL/g),含姜黄素(C21H20O6)不得少于0.90%

2.药理作用 姜黄素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浆黏度和全血黏度;能抗炎、抗氧化、降血脂、降压;保护胃黏膜,保护肝细胞,并有神经保护作用。姜黄提取物、姜黄素、挥发油等都能利胆。此外,姜黄粉及提取物物有抗早孕、抗肿瘤作用。

附药:片姜黄

本品为姜科植物温郁金Curcuma wenyujin Y.H.Chen etC.Ling的干燥根茎。性味辛、苦,温;归脾、肝经。功能活血行气,通经止痛。适用于胸胁刺痛,胸痹心痛,痛经经闭,癥瘕,风湿肩臂疼痛,跌扑肿痛。煎服39g。孕妇慎用。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上一篇:延胡索下一篇:降香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