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母草 Yìmǔcǎo(《神农本草经》)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us Houtt.的新鲜或干燥地上部分。我国大部分地区均产。鲜品春季幼苗期至初夏花前期采割;干品在夏季茎叶茂盛、花未开或初开时采割,晒干,或切段晒干。本品气微,味微苦。以质嫩、叶多、色灰绿者为佳。鲜用,或生用。 【药性】苦、辛,微寒。 【归经】归肝、心包、膀胱经。 【功效】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清热解毒。 【应用】 1.瘀滞月经不调,痛经经闭,恶露不尽 本品辛散苦泄,主入血分,功善活血调经,祛瘀通经,为妇科经产病的要药。治血瘀痛经、经闭,可单用本品熬膏服,如益母草流浸膏、益母草膏(《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15年版);治产后恶露不尽、瘀滞腹痛,或难产、胎死腹中,既可单味煎汤或熬膏服用,亦可与当归、川芎、乳香等药同用。 2.水肿尿少 本品既能利水消肿,又能活血化瘀,尤宜于水瘀互结的水肿,可单用,或与白茅根、泽兰等同用。治血热及瘀滞之血淋、尿血,常配伍车前子、石韦、木通等。 3.跌打损伤,疮痈肿毒 本品辛散苦泄,性寒清热,既能活血散瘀以止痛,又能清热解毒以消肿。用于跌打损伤、瘀滞肿痛,可与川芎、当归等同用;治疮痈肿毒,可单用外洗或外敷,亦可配伍黄柏、蒲公英、苦参等煎汤内服。 【用法用量】煎服,9~30g;鲜品12~40g。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 主要含生物碱类成分:益母草碱,水苏碱,益母草定等。还含二萜类及挥发油等。《中国药典》规定本品含盐酸水苏碱(C7H13NO2·HCl)不得少于0.50%,盐酸益母草碱(C14H21O5N3·HCl)不得少于0.050%;饮片含盐酸水苏碱(C7H13NO2·HCl)不得少于0.40%,盐酸益母草碱
(C14H21O5N3·HCl)不得少于0.040%。 2.药理作用 益母草煎剂、乙醇浸膏及益母草碱有兴奋子宫的作用;对小鼠有一定的抗着床和抗早孕作用。益母草注射液能保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度。益母草粗提物能扩张血管,有短暂的降压作用。益母草碱有明显的利尿作用。 附药:茺蔚子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us Houtt.的干燥成熟果实。性味辛、苦,微寒;归心包、肝经。功能活血调经,清肝明目。适用于月经不调,闭经痛经,目赤翳障,头晕胀痛。煎服,5~10g。瞳孔散大者慎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