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有很多怪名、怪字,有的很难从字面上理解它是什么意思。今天说的黄芪,它的名字就有点怪。芪是指什么?又是什么意思? 芪的本义是指一-种根须深入地底的草本植物,特指黄芪。黄民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茎是横卧在地面上,根须深入地下。黄芪既指植物,又指药。 芪在古代写作“耆”,专指六十岁的老人。按《黄帝内经》的说法,人年五十以上为老。《礼记● 曲礼》规定:五十岁叫艾,六十岁叫耆,七十岁叫老,八十九十岁叫耄、耋,百岁叫期。人到了六十耆的年龄,凡事就可以不用自己动手,就有资格指使别人去做了,在公交车上,就可以享受让座的优惠了。社会上就必须要尊重这样的老人了。到了七十岁老的年龄,如果自已有技艺的话,就该往下传了,不要自己留着、腋着啦,因为时日不多了,快死了,怕失传。百姓经常说:“七十不打, 八十不骂。”百岁为期,礼记上给了一个字:“颐。” 易经上有个颐卦,北京有个颐和园。当年八国联军,能烧园明园,但烧不了颐和园(万寿园)。颐卦是专讲健康的卦,上面是艮卦山,下面是震卦雷,卦象上看,初爻和上爻是阳爻,二至五爻是阴爻,上下是封死的,间是通透的,叫外实内虛。它和内实外虛的大过卦正好相反。 记得初学易的时候,老师曾经告诉我,这个卦就像是人死了,盖棺定论。颐就是下巴和嘴的部位,嘴是干什么的呀? 一个吃饭喝水,一个说话。有句话叫:“病从口入、 祸从口出。”所以颐卦说了:“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讲话要慎重,不要乱说;吃饭要节制,不要瞎吃。上爻封死是防止病从口入,初爻封死是防止祸从口出。这是养生治病的基本原则,易经里面讲健康的卦,就是它。所以我们研究健康问题,养生治病,得好好研究研究这个颐卦。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门解释了这个耆字:“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这里,这个耆,长也,有两层意思,一层是说耆是年长,另层是说黄耆非常长。这是有根椐的,黄芪用的是根,在所有的根类药中,没有比黄耆再长的,它最长可达两米多,比人都高。黄耆色黄,是脾之色,脾为土,是温之色,所以李时珍下结论说: “黄芪是补药之长。” 现在,黄芪不仅是补气的王牌药,还是一种温补的食材。老百姓家里炖补汤,饭店里营养菜,都离不开黄芪。因为黄芪有一个特点:缓补,力道绵长,补而不上火。这一点和人参不一样,人参是真上火,不能随便用,不好流鼻血。 黄芪最早记载在《神农本草经》,并且不叫黄耆,叫“戴糁”。相传是为了纪念一个名叫戴糁的民间老中医。戴糁六十多岁,长得瘦高瘦高的,面色有点黄,人们尊称他为“黄耆”,意思是面色发黄的老中医。戴糁善针灸术,为人厚道,待人谦和,一生救人无数,是活雷锋,乐于助人,后来因为救一一个坠 崖儿童,不幸牺牲。老人形瘦,面色淡黄,人们称他为“黄耆”以以尊敬,意为面黄肌瘦的老者。老中医去世后,人们为纪念他,便将其墓旁生长的一种草药起名为“黄耆”。 黄芪还有一个别称,叫“王孙”。因为黄芪色黄、高大挺直,有皇族气象,故称为王孙。唐代大诗人王维,曾有一首《送别》诗:“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明年春草绿,王孙归不归?”里面的王孙,指的就是黄芪。 黄芪味甘、性微温,入脾肺两经,有七大功效:补脾肺气、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消肿、托毒生肌、补血、活血。《内经》 谓:“形不足者, 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黄芪一味既可以气温补形,可以味甘补精,是一味十分难得的补气圣药,能通补三焦元气,全身上下、内外、表里之气皆能补益,一药多能,应用范围包括内、外、妇、儿、馆骨伤等多科近百病疾病,疗效显著。所以,清代名医黄宫绣在《本草求真》一书中将黄芪推崇为“补气诸药之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