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分级诊疗技术方案的通知 国卫办医函〔2021〕51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中医药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0号)有关要求,进一步推进分级诊疗相关工作,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中医药局组织制定了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分级诊疗技术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各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中医药主管部门要加强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有关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报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中医药局。 国家卫生健康委联系人:黄子嫣、朱焱磊、张牧嘉 电话:010-68791885、68791887 传真:010-68792195 国家中医药局联系人:段华鹏、王瑾 电话:010-59957760 传真:010-59957684 附件:1.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分级诊疗重点任务及服务流程图 2.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分级诊疗服务技术方案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 2021年9月24日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分级诊疗服务技术方案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 ACS)主要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侵蚀,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所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综合征,包括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和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主要表现为发作性胸痛、胸闷等症状,可导致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猝死等。ACS住院率、死亡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心血管疾病患者住院和死亡的常见原因,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对ACS患者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全程规范管理,可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住院率和死亡率。 一、我国ACS的现状 我国2002-2016年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发病率不断增高,死亡率呈上升趋势,2016年AMI死亡率城市为58.69/10万,农村为74.72/10万,AMI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2.99岁,其中男性和女性平均年龄分别为60.83岁和68.76岁。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研究显示,ACS患者1年后死亡率约为15%,5年累积死亡率高达20%。 二、ACS患者的初步识别与诊断 (一)ACS的初步识别。 主诉胸痛、胸闷、剑突下不适、呼吸困难等症状的患者应引起重视,急性胸痛患者应在首次医疗接触后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采集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心电图和肌钙蛋白),做出诊断和鉴别诊断。要根据ACS类型和危险分层决定治疗策略和方案。 (二)ACS诊断。 ACS患者的诊断主要依赖于病史、体格检查、心电图、实验室检查、心脏影像学检查和功能检查。 1.病史采集。 (1)现病史:发病时间、症状及治疗情况。重点询问有无胸痛、胸闷、剑突下不适、呼吸困难等症状,以及症状持续或缓解的时间,是否有其他伴随症状。 (2)既往史:有无心血管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肥胖/超重等)、心脏基础疾病等。同时要询问并记录各类出血性疾病史。 (3)个人史:是否有冠心病相关不良个人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生活节律混乱、缺乏运动、精神压力过大等。 (4)家族史:是否有早发冠心病、卒中等家族史。 (5)社会心理因素:是否有焦虑、紧张、抑郁等情绪和表现,是否存在工作或家庭人际关系不和谐等。 2.体格检查。 应进行全面查体,重点检查生命体征(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心律等。 3.辅助检查。 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及医院实际情况,科学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包括12/18导联心电图检查、血常规、超敏肌钙蛋白、冠状动脉造影、超声心动图、运动心电图、放射性核素检查、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肾功能等。 4.诊断。 ACS的分类及诊断标准见表1,并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进行危险分层(GRACE评分),对于首诊于二级以下医院的临床表现不典型患者,若首诊医师诊断困难,应强调在胸痛中心的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内由上级医院的专科医师帮助尽快明确诊断。 表1.ACS的诊断标准
三、ACS的治疗 (一)治疗目标。 挽救高危患者的生命,降低死亡率;在最短的时间内解除或缓解心肌缺血,挽救缺血心肌,改善患者的长期生活质量,降低家庭及社会医疗负担。 (二)STEMI患者的治疗。 对于STEMI患者应尽早、快速和完全地开通梗死相关动脉,同时进行规范的药物治疗。 1.再灌注治疗:根据患者就诊医院情况,迅速选择再灌注策略。就诊于有急诊介入治疗能力医院的患者,首选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策略;对于就诊于无急诊介入治疗能力医院的患者,综合评估转运时间、症状发生时间、并发症风险、药物溶栓出血风险,选择转运PPCI策略或溶栓后转运策略;对于具有心内科导管室及其他急诊介入条件,但缺少PPCI的专业人员的医院,也可考虑转运医师至该类医院行PPCI。 2.药物治疗:双联抗血小板(优先选择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或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抗凝、调脂、抗心肌缺血、抗心衰、抗休克的规范化药物治疗方案。 3.中医辨证论治:参考《中成药治疗冠心病临床应用指南》(2020年)、《急性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2018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手术期心肌损伤中医诊疗专家共识》(2017年)中急性心肌梗死、围介入手术期部分,辨证应用中医药治疗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