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NSTE-ACS患者的治疗。 对于NSTE-ACS患者,尽早给予强化药物治疗,根据危险分层选择介入治疗时机。 1.一般治疗:主要包括镇静镇痛、稳定生命体征,辅助氧疗。对没有禁忌症且给予最大耐受剂量抗心肌缺血药之后仍然有持续缺血性胸痛的NSTE-ACS患者,可静脉注射吗啡。经过规范药物治疗生命体征难以稳定的患者应及时给予循环或/和呼吸支持。 2.规范药物治疗:双联抗血小板(优先选择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或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抗凝、调脂、抗心肌缺血、抗心衰、抗休克的规范化药物治疗方案。
3.介入治疗:对于就诊于有急诊介入治疗能力医院的极高危或高危患者,应分别在2小时内或24小时内实施紧急或早期介入治疗;对于中危患者,可以在进行充分药物治疗基础上,在72小时内实施延迟介入治疗;对于低危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根据无创检查结果决定是否需要接受介入治疗。对于首诊于不具备急诊介入治疗条件医院的上述NSTE-ACS患者,应在区域协同体系内实现患者早期的合理药物治疗和及时转运,在上述规定的时间窗内完成不同危险级别患者的介入治疗。 4.中医辨证论治:参考《中成药治疗冠心病临床应用指南》(2020年)、《急性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2018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手术期心肌损伤中医诊疗专家共识》(2017年)中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围介入手术期部分,辨证应用中医药治疗方法。 四、不同条件的医院ACS院内救治流程
ACS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介入/外科手术治疗,根据医院是否具备急诊介入/外科手术能力区分为具有急诊介入治疗能力的医院院内诊疗流程(图1)和不具备急诊介入治疗能力的医院院内诊疗流程(图2)。 图1. 具备急诊介入治疗能力的医院ACS诊疗流程 图2.不具备急诊介入治疗能力的医院ACS诊疗流程 五、ACS患者的管理 ACS患者需要多学科合作的全程管理,涉及院前、院中、院后、社区管理多个环节,包括急性期的救治、合并症的诊治、长期随访、运动康复、生活方式干预、健康教育、患者自我管理、精神心理支持、社会支持等。 (一)管理目的。 根据ACS出院前风险评估,分为低危患者和中、高危患者两类,分级随访。低危患者由社区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随访管理,中、高危患者由二、三级医院随访管理。应为ACS患者提供院前、院中、院后一体化全程管理服务,降低患者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 (二)患者管理(管理表见附表1)。 1.成立ACS管理团队:由院前急救、急诊科、心内科、介入科、心外科、检验科、康复科和影像科、内分泌科、呼吸内科等组成,对于具备中医药治疗能力的医院,应将中医医师纳入管理团队。 2.评估及启动心脏康复。 3.建立ACS随访计划和健康档案。 4.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出院计划和随访方案。 中、高危患者出院后1年内进行随访,至少1-3个月一次,其中出院后1、3、6、12个月必须随访。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结果,评估并监控ACS患者病情,及时调整治疗策略。1年后进行随访评估,若病情转为低危,转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若仍为中、高危,继续在二、三级医院随访。 5.随访内容。 (1)辅助检查:超声心动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特别是心肌梗死伴严重心衰或/和心律失常患者),脑钠肽、血脂水平、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电解质、血常规和凝血常规、肝功能和肾功能。STEMI患者每3-6个月应检查超声心动图,NSTE-ACS患者可每年检查一次超声心动图。行PPCI患者术后9-12个月稳定期患者可考虑行运动负荷试验评估心肌缺血情况和/或行冠状动脉影像学检查评估冠状动脉通畅情况。 (2)优化用药方案,提高药物治疗达标率。①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无禁忌证的ACS患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至少1年,优选阿司匹林联合新型P2Y12受体拮抗剂。②调脂治疗:所有ACS患者无论初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都应使用最大可耐受剂量他汀类药物。以LDL-C水平作为干预目标,达标后不应停药或盲目减少剂量,对于不达标的患者,加用PCSK9抑制剂或胆固醇吸收抑制剂。③β受体阻滞剂治疗:无禁忌证的ACS患者(所有STEMI和存在持续缺血症状或左室射血分数降低的NSTE-ACS患者),建议使用β受体阻滞剂,以静息心率为参照,逐步调整至目标剂量和最大可耐受剂量。④ACEI/ARB类药物治疗:ACEI/ARB类药物用于无禁忌症的STEMI患者和左室射血分数降低的NSTE-ACS患者,逐步调整至目标剂量和最大可耐受剂量。建议左室射血分数降低的ACS患者使用ACEI/ARB/ARNI。⑤SGLT2抑制剂(或GLP-1受体激动剂)治疗:合并糖尿病患者若无禁忌,建议使用SGLT2抑制剂(或GLP-1受体激动剂),评估患者治疗依从性。 (3)记录患者个人信息、疾病信息,提供出院记录副本,指导出院患者用药及注意事项。进行心脏康复和健康指导(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护理指导等),根据患者病情和分级管理要求,护士或专职人员应督促患者定期医院随诊,记录患者随访时间、内容和随访结果。应至少每3个月随访一次,加强出院患者随访预约管理,教育患者改变和/或消除行为危险因素。 6.患者教育。 (1)规范ACS患者药物治疗,监督治疗依从性; (2)了解ACS的基础知识,饮食指导,生活方式干预,严格戒烟限酒,监测体重、血脂、血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肝功能和肾功能,心理和精神指导,家庭成员心肺复苏训练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