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茹

2019-11-26 11:20| 发布者: 辛巴哒樂| 查看: 323| 评论: 0

摘要: 竹 茹 Zhúrú(《本草经集注》) 本品为禾本科植物青竿竹Bambusa tuldoides Munro、大头典竹Sinocalamus beecheyanus (Munro) McClure var.pubescens P.F.Li.,或淡竹 Phyllostachy nigra (Lodd.)Munro var. ...

竹 茹 Zhúrú(《本草经集注》)


   本品为禾本科植物青竿竹Bambusa tuldoides Munro、大头典竹Sinocalamus beecheyanus Munro McClure var.pubescens P.F.Li.,或淡竹 Phyllostachy nigra Lodd.Munro var. henonis MitfStapf ex Rendle的茎竿的干燥中间层。主产于江苏、浙江、江西、四川。全年均可采制,取新鲜茎,除去外皮,将略带绿色的中间层刮成丝条,或削成薄片,捆扎成束,阴干。前者称“散竹茹”,后者称“齐竹茹”。本品气微,味淡。以色绿,丝细均匀,质柔软,有弹性者为佳。生用或姜汁炙用。

【药性】甘,微寒。

【归经】归肺、胃、心、胆经。

【功效】清热化痰,除烦,止呕。

【应用】

1.痰热咳嗽,胆火夹痰,惊悸不宁,心烦失眠 本品甘微寒,善于清化热痰。治肺热咳嗽,痰黄质稠者,常与黄芩、桑白皮等同用,以增强清热化痰功效;治痰火内扰而致胸闷痰多,心烦不寐,或惊悸不宁者,常配枳实、半夏、茯苓等,如温胆汤(《千金方》)。

2.中风痰迷,舌强不语 本品善于清热化痰,治疗中风痰迷,舌强不语,可与生姜汁、胆南星、牛黄等药配伍。

3.胃热呕吐,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本品能清胃热而降逆止呕,为治胃热呕逆之要药。治疗胃热呕逆,常配伍黄连、黄芩、生姜等药,如竹茹饮(《延年秘录》);若配人参、陈皮、生姜等,可治胃虚有热之呕吐,如橘皮竹茹汤(《金匮要略》);妊娠期内,饮邪上逆而致呕吐不食者,可与茯苓、陈皮、生姜等合用;治怀胎蕴热,恶阻呕逆,胎动不安,可与黄芩、苎麻根、枇杷叶等同用。

此外,本品甘寒入血,尚能清热凉血而止血,可治血热吐血、衄血、尿血及崩漏等属血热妄行者。《世医得效方》单用本品治小便出血;亦可与小蓟、生地黄等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510g。生用偏于清化热痰,姜汁炙用偏于和胃止呕。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 主要含25-二甲氧基-对苯醌,对羟基苯甲醛,丁香醛,松柏醛,25-二甲氧基--羟基苯甲醛,苯二甲酸2-羟乙基甲基酯等。

2.药理作用 本品对白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上一篇:瓜蒌下一篇:天竺黄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