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汗吐下渗和解温补总方•汗吐下渗和解

2021-12-2 18:04| 发布者: 中医天地| 查看: 1502| 评论: 0|原作者: 明·李榳

摘要: 大汗寒气入人肌肤,久则侵骨,头痛如劈,身热如火,浮热甚者,俱宜午时前发汗,午后阴分不宜。故曰∶汗不太早,汗不厌早,紧急不拘晨夜。以衣被覆首裹足,向火服药,缓缓得汗,令手足澉遍为佳。如难汗,将渣再服;或 ...


凡下积聚、癫狂,须五鼓或平旦空心服药。伤寒潮热,不纳饮食者,巳时以后尤好。故曰∶下无太晚,下不厌晚。杂病皆同。如不可通,用蜜导法。凡下药,用汤胜丸,水净万物故也。一服中病即止,不必尽剂,通三五次后,以稀粥止之。

大承气汤 治阳明病,脉实身重,汗出不恶寒,谵语烦躁,五六日不大便,脐腹胀满硬痛,烦渴而喘,手足心并腋下 汗出,少阴口燥咽干。晡热胃热当消谷引饮,今反不能食者,内必有燥屎,若能食者,但便硬耳。又脉滑而数者有宿食。凡病大热大实大满者宜。

大黄 浓朴 芒硝 枳实(各二钱半)

水一盏,先煎枳、朴,减三分,下大黄煎二三沸,去渣,下芒硝煎一二沸,温服。得利即止,未利再服。

其大黄须用酒煨,若生用峻下,则必为邪热于至高之分,是以愈后多患头目等疾。《活人大全》云∶里证脉沉宜急下者,大承气汤主之。肝之里见证者,加柴胡、黄芩;心之里见证者,加黄连、麦门冬;脾之里见证者,加白芍、生地;肺之里见证者,加黄芩、石膏;肾之里见证者,加知母、黄柏。

小承气汤 治里证已见三四,脐腹胀满而不甚坚硬,或胸满潮热不恶寒,狂言而喘。视其病之小热小实小满者,宜大黄五钱,浓朴、枳实各二钱,煎服同前,得利即止。《活人大全》云∶里证脉浮宜缓下者,小承气汤主之。肝之里见证者,加柴胡、连翘;心之里见证者,加赤茯、木通;脾之里见证者,加葛根、炒山栀;肺之里见证者,加连翘、黄芩;肾之里见证者,加滑石、黄柏。

调胃承气汤 治伤寒二三日不解,蒸蒸热而不满,腹如仰瓦,腹中转矢气,必有燥屎。及太阳邪热入于阳明里之里,故不恶寒反恶热,大便硬,小便赤,谵语而呕,日晡潮热,狂斑烦乱,脉来洪实者,宜大黄四钱,芒硝三钱,甘草一钱,煎服同前。如发狂走骂者,阴不足也,宜加当归。经曰∶微者逆之,顺者从之是也。方意承者,须也。本草云∶通可去滞,泻可去壅。塞而不利,闭而不通,可以荡涤,使正气得以顺畅,是以承气名之。经曰∶燥淫所胜,以苦下之;热淫所胜,治以咸寒。又曰∶燥淫于内,治以苦温。是以三承气汤,宜分三焦受病而用之。若三焦伤者,痞满燥实坚俱全,是以大承气汤用大黄、枳实之苦,泄满实以涤热;浓朴之苦温,消痞下气;芒硝之咸寒,润燥软坚。上焦伤者,有痞满实而无燥坚,是以小承气汤用枳、朴除痞满,大黄泄实热。不用芒硝,因不甚燥,恐伤下焦血分真阴,谓下伐其根也。中焦伤者,无痞满而有燥实坚,是以调胃承气汤,用甘草和中,芒硝润燥,大黄泄实。不用枳、朴,恐伤上焦虚无之气。

三一承气汤 治伤寒、杂病、内外所伤,一切风热、风痰、湿热、燥热入里之深,大小便闭,或产难死胎不下,小儿斑疹黑陷等证。即大承气汤加甘草五钱,生姜三片。又能治肝经玉茎中痛。故曰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故加甘草以调其中,河间得之于仲景也。

陶氏六一顺气汤 治伤寒热邪传里,大便结实,口燥咽干,怕热谵语,揭衣狂妄,扬手掷足,斑黄阳厥,潮热自汗,胸腹满硬,绕脐疼痛等证。是以代大、小、调胃、三一承气,大柴胡、大陷胸等汤之神方也。大黄、枳实、浓朴、芒硝、柴胡、黄芩、芍药、甘草,煎法如前,临熟入铁淬水三匙,调服立效。取铁性沉重,最能坠热开结故也。凡大柴胡汤。脾约丸。生地芩连汤之类,皆自承气而变之也。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