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黄 清·赵瑾叔 香浓宝鼎透金炉,片子姜黄产蜀都。 蒁药功分原有异,郁金形似岂无殊。 积瘕可破经前阻,败血能消产后汗。 手臂不愁风痹痛,初生疥癣亦堪敷。 按:姜黄,味苦辛、温、无毒,入肝、脾二经,功破血行气、通经止痛,治心腹痞满胀痛,臂痛,症瘕,妇女血瘀经闭,产后瘀停腹痛,跌扑损伤,痈肿。 郁金、姜黄、蒁药三物相近,时珍曰:近时以扁如干姜形者为片子姜黄;圆如蝉腹形者为蝉肚郁金,并可浸水染色;蒁(莪术)形虽似郁金,而色不黄也。姜黄色比蒁药(莪术)甚黄,形较郁金稍大。得火气多,金气少,故其味苦胜辛劣,辛香燥烈,性不应寒,宜其无毒。阳中阴也,降也。论主治功力,又烈过郁金。下气破血,攻积消癥,平痈退肿,祛邪辟恶。通月经之凝滞,逐产后之败血。治风痹之臂痛,疗扑损之血瘀。是为脾家血中之气药。得当归、生地黄、牛膝、延胡索、肉桂,治一切积血在腹中作痛。 《本草纲目》:姜黄、郁金、蒁药三物,形状功用皆相近,但郁金入心治血,而姜黄兼入脾,兼治气,蒁药(莪术)则入肝,兼治气中之血,为不同尔。古方五痹汤,用片子姜黄治风寒湿气手臂痛。 《本草求真》:姜黄,功用颇类郁金、三棱、蓬术、延胡索,但郁金入心,专泻心胞之血;莪术入肝,治气中之血;三棱入肝,治血中之气;延胡索则于心肝血分行气,气分行血;此则入脾,既治气中之血,复兼血中之气耳。陈藏器曰:此药辛少苦多,性气过于郁金,破血立通,下气最速,凡一切结气积气,症瘕瘀血,血闭痈疽,并皆有效,以其气血兼理耳。 《本草经疏》曾讲到过姜黄的味苦胜辛劣,辛香燥烈,性不应寒。…苦能泄热,辛能散结,故主心腹结积之属血分者。兼能治气,故又云下气。总其辛苦之力,破血除风热,消痈肿,其能事也。 《经验方》治中寒心痛难忍,姜黄一两,桂三两,为末。醋汤服一钱。 《产宝方》治产后血痛有块,用姜黄、桂心等分,为末。酒服方寸匕,血下尽即愈。 《和剂方》治胎寒腹痛,啼哭吐乳,大便色青,状若惊搐,出冷汗,姜黄一钱,没药二钱,乳香二钱,为末,蜜丸芡子大。每服一丸,钩藤汤下。 《千金翼》:疮癣初生,姜黄末掺之,妙。 本诗出自清·赵瑾叔《本草诗》。 相关阅读:生姜、黄姜与姜黄之异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