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大辞典》:白花映山红拼音Bái Huā Yìnɡ Shān Hónɡ 别名白杜鹃花(《中国树木分类学》),照山白(《华北经济植物志要》),白艳山红(《贵州民间方药集》)。 出处《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白花杜鹃的花、根或茎叶。4月采花,9~10月挖根,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常绿或半常绿的多枝灌木,高2~3米。幼枝具灰色粗毛。单叶近轮生;革质;椭圆形或椭圆披针形,长3~5厘米,宽1~2厘米,先端钝尖有短尖头,基部楔形,全缘,上面绿色,疏被灰褐色伏毛,下面青绿色,被棕褐色伏毛,叶脉上尤多;叶柄具灰褐色伏毛.花1~3朵顶生,有芳香;萼片5,披针形,绿色,长约1.5厘米,有腺毛与绒毛;花冠白色,阔漏斗形,径4~5厘米,裂片卵状椭圆形;雄蕊5~10,花丝细长,近基部有腺毛,花药紫色;子房上位,每室具多数胚珠,花柱细长,长约4厘米,柱头头状,具绒毛。蒴果有毛。花期4~5月。果期9月。 生境分部栽培或野生。分布江苏、浙江、福建、四川、贵州、河北、山西、湖南、陕西等地。 化学成分花含杜鹃黄甙和少量的杜鹃黄素。叶含多种黄酮类:有槲皮素、棉花皮素,山柰酚、杨梅树皮素、杜鹃黄素和二氢槲皮素。另含杜鹃醇、对-羟基苯甲酸、原儿茶酸、香荚兰酸和丁香酸。 此外,从该植物中还发现邻-焦儿茶酸。 毒性白杜鹃花如作野菜食用,常易发生中毒。曾报道一家4口因吃白杜鹃花而中毒,每人服食2~8两不等。食后1~2小时,4人相继发病,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心慌、头昏、眼花、胸闷、呼吸困难、四肢发麻等.体检:口唇及指端紫绀,呼吸次数增加,血压降低,心音弱,心律慢而不规则,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动徐缓及室性期前收缩(5~7次/分)。经按一般食物中毒处理,2~3天后均痊愈。 性味①《分类草药性》:"味甜,性温。" ②《四川中药志》:"性温,味辛甘,无毒。" 功能主治和血,散瘀。治吐血,肠风下血,痢疾,血崩,跌打损伤。 ①《分类草药性》:"治吐血、崩症,去风寒,和血。梗叶同仙人对坐草,洗风火疮。" ②《贵州民间方药集》:"根及花:通经散瘀,治白带。" ③《四川中药志》:"花及根:治吐血红崩,赤白痢下,肠风下血及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煎水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白花映山红拼音Bái Huā Yìnɡ Shān Hónɡ 别名白映山红、白艳山红 出处出自《四川中药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杜鹃花科植物白花杜鹃的花、根或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ododendron mucronatum (Bl.) G·Den[R.Ledifolium G.Don;R.argyi Levl.」 采收和储藏:4月采花,9~10月挖根,鲜用或晒干。茎叶全年均可采,多鲜用。 原形态常绿或半常绿灌木,高2-3m。分枝多而密,幼枝密被灰色柔毛,有时混生少数腺毛。花芽卵圆形,鳞片脊上有细毛和粘质。叶近轮生,二型;春叶早落,膜质,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长3.5-5.5cm,宽1-2.5cm,先端急尖或钝尖,基部楔形,两面均有灰棕色柔毛;夏叶宿存,半革质,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1.5-3.5cm,宽1-2cm,先端钝尖,有短尖头,基部楔形,全缘,上面绿色,疏被灰褐色伏毛,下面青绿色,被棕褐色伏毛,叶脉上尤多。花序顶生,有花1-3朵,芳香;花萼大,5裂,裂片披针形,绿色,长约1.5cm,有腺毛与绒毛;花冠宽钟形,纯白色,有时有红色条纹,长2.8-3.5cm,5裂,裂片卵状椭圆形;雄蕊10,有时退化为8,花丝细长,近基部有腺毛,花药黄白色或紫色;雌蕊1,密被柔毛和糙伏毛,花柱细长,长4-6cm,柱头头状。蒴果圆锥状卵形,长约1cm,短于萼片,被微毛。花期3-5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野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 化学成分花含杜鹃黄甙(azalein)和少量的杜鹃黄素(azaleatin)[1]。叶含多种黄酮类成分:有槲皮素(qquercetin),棉花皮素(gossypetin),山奈酚(kaempferol),杨梅树皮素(myricetin),杜鹃黄素和二氢槲皮素(dihydroquercetin)。另含杜鹃醇(rhododen-drol),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ic acid),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香草酸(vanillic acid)和丁香酸(syringicacid)[2],此外还含邻-焦儿茶酸(o-pyrocatechuic acid)[3]。 性味辛;甘;性温 功能主治和血;散瘀;止咳。主吐血;便血;痢疾;崩漏;咳嗽;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煎水洗。 各家论述1.《分类草药性》:治吐血、崩症,去风寒,和血。梗叶同仙人对坐草,洗风火疮。 2.《贵州民间方药集》:根及花:通经散瘀,治白带。 3.《四川中药志》:花及根:治吐血红崩,赤白痢下,肠风下血及跌打损伤。 摘录《中华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