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是由骶骨、尾骨和两侧髋骨连接而成的坚强骨环,形如漏斗。两髂骨的耳状面与骶骨的耳状面构成骶髂关节,关节面粗糙不平,但彼此嵌合非常紧密,有骶髂前韧带、骶髂后韧带和骶髂骨间韧带加强连接。两侧耻骨借纤维软骨性的耻骨盘相连,有耻骨上韧带和耻骨弓状韧带加强。骨盆上连脊柱,支撑上身的体重,同时又是连接躯干与下肢的桥梁,是负重的重要结构。骨盆环的后方有两个负重主弓。人体站立时,重力通过骶骨,经骶髂关节传达到髋臼,称为骶股弓。而在坐位时,重力则由骶骨,经骶髂关节传达到坐骨结节,称为骶坐弓。前方上下各有一个起约束作用的副弓。上束弓经耻骨体及耻骨上支,防止骶股弓分离;下束弓经耻骨下支及坐骨下支,支持骶坐弓,防止骨盆向两侧分开(图6-115)。 骨盆外面有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附着,坐骨结节有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附着;缝匠肌起于髂前上棘,股直肌起于髂前下棘,在耻骨支、坐骨支及坐骨结节处有内收肌群附着;骨盆的上方,在前侧有腹直肌、腹内斜肌、腹横肌分别止于耻骨联合和髂嵴上,在后侧有腰方肌抵止于髂嵴。这些肌肉的急骤收缩均可引起附着点的撕脱骨折,同时也是骨盆骨折发生移位的因素之一。 骨盆对盆腔内的膀胱、直肠、输尿管、尿道,以及女性的子宫和阴道等脏器和组织起保护作用。由于骨盆内有着丰富的交织成网的血管系统,组织间隙疏松,故外伤后可致大量出血,极易发生休克。盆腔脏器破裂可致严重感染,危及生命。 随着现代化工农业和高速交通的发展,高能量损伤引起的骨盆骨折的发生率也在迅速增高,而且往往是多发性损伤的重要方面。在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伤员中,骨盆骨折是第三位的死亡原因,其中与骨盆骨折相关的失血性休克、脏器破裂后严重感染、脂肪栓塞和DIC是其早期死亡的主要因素。 【病因病机】 骨盆骨折多由强大外力直接作用所致,如高处坠落伤、重物土石压砸伤和交通事故伤等。根据致伤暴力作用方向和部位不同可分为五种类型。 1.侧方压缩型 外力作用于骨盆侧面,使伤侧骨盆向中线旋转,造成单侧或双侧耻骨支骨折,或耻骨联合交错重叠,髂骨翼骨折内旋移位,或骶髂后韧带断裂,而骶髂前韧带保持完整,出现骶髂关节旋转性半脱位。也可发生骶髂后韧带附着处的髂骨后半部骨折,该骨折块留在原位,称为半月形骨折。侧方压缩型损伤的特点是骶髂前韧带完整,在内旋位是不稳定的,而在垂直平面上是稳定的。 2.前后压缩型 前后方向暴力挤压骨盆,使骨盆以骶髂关节为轴向两侧分离,故又称“开书型”损伤。造成耻骨联合分离或耻骨支骨折,骶髂前韧带断裂,而骶髂后韧带保持完整,骶髂关节向外旋转性半脱位,或髂骨翼骨折向外旋转移位。前后压缩型损伤的特点是骶髂前韧带断裂,而骶髂后韧带完整,在外旋位是不稳定的,但在垂直平面上是稳定的。当持续的外旋暴力超过了骶髂后韧带的屈服强度,可导致完全的半骨盆分离,此时就不再是开书型损伤,而是最不稳定的骨盆骨折。前后伤力造成骨盆外旋,使骨盆内软组织、血管及神经受到牵拉撕裂,而出现内脏损伤、盆腔内大出血和腰骶神经丛损伤。 3.垂直压缩型 由高处跌落双下肢着地后,骨盆受到上下方的剪切暴力致伤。表现为耻骨联合分离、耻骨支骨折,骶髂关节纵向分离脱位,或骶骨孔处的纵向骨折、骶髂关节髂骨侧的纵向骨折,垂直压缩型损伤的特征是半侧骨盆向头侧的纵向移位(图6-116)。 4.混合型 由多种不同方向的暴力混合造成骨盆的多发性骨折和多方向移位。 5.撕脱性骨折 由于肌肉急骤收缩所致,多发生于青少年剧烈运动过程中,如起跑、跳跃时,尤以髂前上、下棘和坐骨结节撕脱骨折常见。该损伤不影响骨盆环的完整和稳定,但骨折块往往移位较大,局部软组织撕裂较明显。 【诊查要点】 1.外伤史 多为交通事故、重物压砸或高处坠落等高能量外力所致。要了解受伤时间、受伤方式、受伤原因及作用部位等。注意了解伤后大小便情况,女性病人要询问月经史和是否妊娠等。 2.临床症状和体征 (1)全身情况 由于致伤暴力强大,可能同时有颅脑、胸部和腹部脏器损伤,出现意识障碍、呼吸困难、发绀、腹部疼痛、腹膜刺激症状等。骨盆骨折易造成大出血,出现面色苍白、头晕恶心、心慌脉速、血压下降等失血性休克的表现。 (2)骨折的症状和体征 骨盆局部疼痛肿胀、皮下瘀血和皮肤挫擦伤痕,均提示有骨盆损伤的可能。按顺序触按髂嵴、髂前上棘、髂前下棘、耻骨联合、耻骨支、坐骨支、骶尾骨和骶髂关节,在骨折处压痛明显,髂前上、下棘和坐骨结节撕脱性骨折,常可触及移位的骨折块,下肢因疼痛而活动受限,被动活动伤侧肢体可使疼痛加重,无下肢损伤而两下肢不等长或有旋转畸形。 3.特殊检查 (1)骨盆分离挤压试验阳性,说明骨盆骨折,骨盆环完整性被破坏。 (2)“4”字试验阳性,说明骶髂关节损伤。 (3)直腿抬高试验:患者自己缓慢将下肢平抬,引发骨盆部疼痛为阳性,对诊断骨盆骨折有很高的灵敏度。 (4)脐与两侧髂前上棘的距离不等长,较短的一侧为骶髂关节错位上移。 (5)肛门指诊:指套上有血迹,直肠前方饱满、张力大,或可触及骨折端,说明有直肠损伤。肛门指诊应作为骨盆骨折患者的常规检查。 (6)导尿检查:对耻骨支、耻骨联合处损伤者,应常规做导尿检查。如导尿管无法插入及肛门指诊发现前列腺移位者,为尿道完全断裂。 (7)阴道检查:可发现阴道撕裂的部位和程度。 4.X线检查 是诊断骨盆骨折的主要方法。对高处坠落伤、交通事故伤及重物压砸伤者,均需常规投照骨盆前后位X线片,对有可疑隐匿骨折者,可根据情况加照特殊体位X线片,如出口位、入口位X线片,以明确诊断(图6-117)。 5.CT三维重建 对于判断骶髂关节损伤的部位、类型和程度,骶骨骨折及骨盆旋转畸形,髋臼骨折,有其独到优势。 6.骨盆骨折的并发症 (1)失血性休克 严重的骨盆骨折,出血量可在短时间内达到全身血量的40%~50%,而很快出现失血性休克,是骨盆骨折死亡的主要原因。由于骨盆骨骼大部分由松质骨构成,骨折端的渗血量多且不易自止,骨盆内有丰富的互相交通的血管网络,尤其是静脉,管壁薄,弹性回缩差,周围又多为疏松组织,无压迫止血作用,所以损伤后可引起大量失血。如同时合并有内脏如子宫、阴道、直肠、膀胱损伤,则出血量更为明显。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出冷汗,躁动不安或意识淡漠,肢体发凉,口渴,少尿或无尿,脉搏细数,血压下降等。 (2)泌尿道损伤 主要为后尿道损伤和膀胱破裂,多由耻骨支或耻骨联合分离对其挤压、牵拉和穿刺引起。主要表现为有尿意但排不出尿,会阴或下腹部胀痛,尿潴留或尿外渗,尿道口流血或有血迹。试插导尿管受阻,肛门指诊发现前列腺向后上回缩,尿道逆行造影可明确诊断。 膀胱破裂多由移位明显的骨折端穿刺所致,也可在膀胱充盈时,下腹部突然遭受挤压,使膀胱顶部发生破裂。如同时发生腹膜破裂,则可有大量尿液流入腹腔,但早期可无腹膜刺激征,稍后才出现明显的腹膜刺激征,这种腹膜炎出现的“迟发”现象,可与腹腔其他脏器破裂早期即出现严重腹膜刺激征相鉴别。膀胱破裂时导尿管可以顺利插入,但无尿液或仅有少许血尿,注入生理盐水200~300mL后回抽,却不能抽出或抽出量明显少于注入量。膀胱造影可以确诊。 (3)直肠损伤 其上1/3在腹膜内,中1/3前面有腹膜覆盖,下1/3全在腹膜外。多由骶骨骨折端直接刺伤,或骨折移位撕裂所致。骨盆骨折后出现肛门出血、下腹疼痛及里急后重感为主要症状,肛门指诊可见指套上有血迹并可触及骨折端。 (4)女性生殖道损伤 女性骨盆内器官拥挤而固定,当直接暴力作用于骨盆,骨盆被碾压而成粉碎或严重变形时,易发生子宫、阴道及周围脏器联合伤。下腹部、会阴部疼痛,非月经期阴道流血,体检发现下腹部、会阴部的皮下瘀血、局部血肿,阴道指诊触痛明显、触及骨折端及阴道破裂伤口。B超检查可发现有子宫破裂、下腹部血肿等。 (5)神经损伤 多因骨折移位牵拉或骨折块压迫所致,可引起腰丛、骶丛、闭孔神经或股神经损伤。伤后可出现臀部或下肢麻木、感觉减退或消失、肌肉萎缩无力,也可引起阳痿,多为可逆性,一般经治疗后能逐渐恢复。 【治疗】 1.急救 由于骨盆骨折后大量失血导致的失血性休克,是其主要并发症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应把抢救重点放在控制出血、纠正休克、恢复血流动力学稳定上。在病人出现休克时应当在检查床(车)上就地抢救,禁止搬动病人进行X线检查等,以免加重休克。如同时合并全身其他系统危及生命的损伤时,需请相关专业人员协助处理。 (1)迅速控制出血 外出血用敷料压迫止血。内出血则主张使用抗休克裤压迫止血,因其能将下肢800~1000mL血液驱向横膈以上,使血液重新分配,保证了在紧急情况下心、肺、脑等最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同时能够有效控制腹腔和下肢出血;缺点是影响腹部检查和操作,且使用时间过长会减少下肢血流,有造成下肢缺血的危险。使用时先充气加压裤套下半部分,并观察病人的血压、脉搏反应,如效果不良则继续完全加压上半部分。相反,放气时则先放腹部再放腿部,且在逐步缓慢放气过程中,注意监测血压变化,如收缩压下降大于10mmHg以上,应停止进一步放气。 (2)快速补充血容量 迅速建立2~3个静脉通道,争取在20分钟内灌注1000~1500mL平衡液,而后迅速补充新鲜血液,纠正严重休克时,至少应备足2000~3000mL全血。当经输血、输液后仍不能维持血压或血压上升但输液减慢后又下降,说明仍有明显的活动性出血,此时应紧急手术止血,或行介入血管栓塞止血。 (3)临时固定 对于“开书型”不稳定骨盆骨折,选择骨盆兜或骨盆外固定架,尤其是前方外固定架,可减少骨盆容积,从而减少静脉性和骨折端出血,更重要的是能够稳定骨盆,显著缓解疼痛,有利于休克的预防和纠正,是骨盆骨折急救的重要措施之一。 2.整复方法 (1)手法复位 前后压缩型骨折,术者用双手从两侧向中心对挤髂骨翼,使之复位。也可使患者侧卧于硬板床上,患侧在上,用推按手法对骨盆略施压力,使分离的骨折复位。侧方压缩型骨折,患者仰卧,术者用两手分别置于两侧髂前上棘向外推按,分离骨盆使之复位(图6-118)。髂前上、下棘撕脱骨折,患者仰卧,患侧膝下垫高,保持髋、膝关节呈半屈曲位,术者捏挤按压骨折块使之复位,可同时在局麻下,用钢针经皮交叉固定骨块。 (2)牵引 对垂直方向移位明显的骨盆骨折,需行股骨髁上骨牵引,且需同时应用前方外固定架,可获得安全而充分的治疗。牵引重量为体重的1/5~1/7,牵引时间必须维持8~12周,否则可因软组织或骨折端愈合不良而再移位或下地后再次移位。牵引重量不足和牵引时间过短是治疗中常易发生的错误。 3.固定方法 (1)外固定 前后压缩型骨折复位后,用多头带加压包扎或用骨盆帆布兜悬吊固定。 (2)骨盆外固定器固定 外固定器品种多样,但均由针、针夹和连接棒三部分组成。在距髂前上棘3~5cm和6~10cm处的髂嵴上做皮肤小切口,经髂嵴内外板之间钻入直径5mm的螺纹针,用针夹把持住螺纹针尾,再用连接棒将两侧针夹连成一体。通过调整连接棒并结合手法纠正骨盆向外或向内旋转移位,摄X线片证明复位满意后,拧紧外固定器旋钮,保持外固定器的固定作用(图6-119)。由于外固定多不能有效地纠正骨盆向头侧移位,对此类损伤应加用患侧股骨髁上骨牵引。外固定器固定简便易行,创伤极小,故在急诊期尤为适用,以稳定骨盆,减小骨盆腔,有利于控制出血,纠正休克。外固定器的主要并发症是针道感染,应注意消毒和保持敷料清洁。 4.练功活动 骨盆周围有坚强的筋肉,骨折整复后不易发生移位,且骨盆为松质骨,血运丰富,容易愈合。未损伤骨盆后部负重弓者,伤后第1周练习下肢肌肉舒缩及踝关节屈伸活动,伤后第2周练习髋关节与膝关节的屈伸活动,伤后第3周可扶拐下地站立活动。骨盆后弓损伤者,牵引期间应加强下肢肌肉舒缩和关节屈伸活动,解除固定后即可下床开始扶拐站立与步行锻炼。 5.药物治疗 早期宜活血祛瘀、消肿止痛,内服活血汤或复元活血汤加减,亦可用接骨丹冲服,外用消瘀膏、消肿散或双柏散。《正体类要》说:“或元气内脱,不能摄血,用独参汤加炮姜以回阳;如不应,急加附子。”若合并大出血发生血脱者,应急投独参汤加炮姜、附子;中、后期应强筋壮骨、舒筋通络,内服选用舒筋汤、生血补髓汤或健步虎潜丸,外用海桐皮汤或骨科外洗一方煎水熏洗。 6.手术治疗 髂前上棘撕脱骨折移位明显,闭合复位不理想者,可手术切开复位螺钉内固定。髂骨翼骨折分离移位影响骨盆环稳定者,可手术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开书型损伤耻骨联合分离大于3cm者,在耻骨联合上方用一块四孔钢板固定,即可恢复稳定性。侧方压缩型骨折,耻骨上支移位突入会阴部,可采用小横行切口,将骨折复位后用螺钉或小钢板内固定。骶髂关节骨折脱位,若闭合复位不良则需手术治疗。骶髂关节脱位或骨折脱位可在髂嵴上做切口经前方显露,进行复位钢板内固定。骶髂关节周围的髂骨骨折、骶骨骨折可在髂骨后嵴的内或外侧作切口经后方显露,螺钉或钢板固定。骶髂关节脱位可单独应用螺钉固定,切开或经皮穿钉。螺钉穿过骶髂关节能提供很好的固定。穿钉位置要准确,穿钉过程中要透视检查(骨盆入口位、出口位、骨盆侧位),避免螺钉进入椎管损伤马尾神经,或穿入第1骶孔损伤神经根。 【预防与调护】 骨盆骨折患者,特别是严重骨盆骨折合并出血较多者,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搬动,卧硬板床,以减少骨折端活动与出血,并最好能早期对休克患者使用抗休克裤。对卧床病人要注意预防压疮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