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大辞典》:千针万线草拼音Qiān Zhēn Wàn Xiàn Cǎo 别名麦参、筋骨草(《云南中草药》),大鹅肠菜(《云南中草药选》)。 出处《滇南本草》 来源为石竹科植物云南繁缕的根。夏、秋采收。 原形态多年生散生草本,高50~90厘米。根丛生,中部多膨大成长棱形,外部黄棕色.茎圆柱形,秃净。叶对生,线状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长1.5~3.7厘米,宽2~7毫米,先端尖或长尖,基部钝形,全缘,主脉明显,上面绿色,下面粉绿色;无柄。2歧聚伞花序出于茎或校的顶端;总花梗长3~5厘米;苞片2枚,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膜质;花萼5,分裂达基部,披针形;花瓣5,白色,深2裂达基部,裂片椭圆形,较萼片短;雄蕊8~10;雌蕊1,花柱3,分离。蒴果卵圆形,长约5毫米,5齿开裂,外有宿存萼片。种子小,棕色,有棱角,上具突起。 生境分部生于山林地带。 性味甘,平。 ①《滇南本草》:"性微温,味甘。" ②《滇南本草图说》:"甘,平。无毒。" 功能主治健牌,养肝,益肾。治体虚贫血,精神短少,头晕心慌,耳鸣眼花,潮热,遗精,腰痛脚弱,月经不调,带下淋沥,小儿疳积。 ①《滇南本草》:"补肝、脾、肾。治阴血虚弱,精神短少,头昏心慌,耳鸣眼花及五心烦热,小肚胀坠,腰痛脚酸,妇人白带、漏下淋沥。" ②《滇南本草图说,:"止咳血。" ③《云南中草药》:"治月经不调,贫血,小儿疳积,肾虚遗精,阴虚潮热。" ④《云南中草药选》:"治骨折,外伤,肾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炖肉服。外用:捣敷。 复方①治妇人白带年久,头晕耳鸣,腰疼,夜间发热,精神短少,饮食无味:千针万线草三钱,水牛肉三两。煎食三、四次。(《滇南本草》) ②治体虚贫血,头晕耳鸣,虚肿,出虚汗:千针万线草、大黑药等分碾粉,加鸡蛋、红糖煮吃。(《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③治乳腺炎:千针万线草一至二两。炖肉服或水煎服。(《云南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千针万线草拼音Qiān Zhēn Wàn Xiàn Cǎo 别名麦参、筋骨草、小胖药 出处出自《滇南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石竹科植物云南繁缕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ellaria yunnanensis Franch.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或切段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宿根草本,高30-90cm。根多条丛生,肉质,成细长的纺锤形,黄棕色或黄白色。茎数枝丛生,铺散,具4棱,二歧分枝,节部略膨大。单叶对生;无柄,叶片披针形或卵状被外形,长2.5-4cm,宽0.5-1cm,先端渐尖,基部较宽,边缘有缘毛;中脉被柔毛。多花集成顶生二歧聚伞花序,总花梗长3-5cm;苞片2枚,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白色膜质;萼片5,披针形,有3条褐色脉;花瓣5,白色,深2裂达基部,裂片椭圆形,较萼片短;雄蕊8-10,短于花瓣,花药黄色;花柱3,短线形。蒴果卵圆形,长约5mm,6瓣裂,外有宿存萼片。种子小,棕色,有棱角,上具细纹突起。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0-4500m的山坡、路旁或沟边草地等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性味甘;性平 归经肝;脾;肾经 功能主治健脾养血;补肝益肾;消肿。主贫血;精神短少;头晕心慌;耳鸣眼花;潮热;遗精;月经不调;带下;骨折;乳腺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炖肉服。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各家论述1.《滇南本草》:补肝、脾、肾。治阴血虚弱,精神短少,头昏心慌,耳鸣眼花及五心烦热,小肚胀坠,腰痛脚酸,妇人白带、漏下淋沥。2.《滇南本草图说》:止咳血。3.《云南中草药》:治月经不调,贫血,小儿疳积,肾虚遗精,阴虚潮热。4.《云南中草药选》:治骨折,外伤,肾炎。 摘录《中华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