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症,是指因腰椎间盘发生退变,在外力作用下使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而引起以腰痛及下肢坐骨神经放射痛为特征的疾病。两个相邻腰椎椎体之间由椎间盘相连接,椎间盘由纤维环、髓核、软骨板三个部分组成。纤维环位于椎间盘的外周,为纤维软骨组织构成,其前部紧密地附着于坚强的前纵韧带,后部最薄弱,较疏松地附着于薄弱的后纵韧带。髓核位于纤维环之内,为富有弹性的乳白色透明胶状体。髓核组织在幼年时呈半液体状态或胶冻样,随着年龄增长,其水分逐渐减少,纤维细胞、软骨细胞和无定型物质逐渐增加,以后髓核变成颗粒状和脆弱 易碎的退行性组织。软骨板位于椎间盘的上、下面,为透明软骨构成。腰椎间盘具有很大的弹性,起着稳定脊柱、缓冲震荡等作用。腰前屈时椎间盘前方承重,髓核后移。腰后伸时椎间盘后方负重,髓核前移。本病好发于20~40岁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是临床最常见的腰腿痛疾患之一。 【病因病机】 本病的发生有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内因主要是腰椎间盘退变,外因主要是腰部外伤。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椎间盘不断遭受脊柱纵轴的挤压力、牵拉力和扭转力等外力作用,使椎间盘不断发生退行性变,髓核含水量逐渐减少而失去弹性,继之使椎间隙变窄,周围韧带松弛,或产生裂隙,形成腰椎间盘突出的内因;急性或慢性损伤是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的外因,当腰椎间盘突然或连续受到不平衡外力作用时,如弯腰提取重物时,姿势不当或准备欠充分的情况下搬动或抬举重物,或长时间弯腰后猛然伸腰,使椎间盘后部压力增加,甚至由于腰部的轻微扭动,如弯腰洗脸时、打喷嚏或咳嗽后,发生纤维环破裂、髓核向后侧或后外侧突出(图8-18)。 由于椎间盘退变是发病的重要内在因素,少数患者可无明显外伤史,只有受凉史而发病,多为纤维环过于薄弱,肝肾功能失调,风寒湿邪乘虚而入,腰部着凉后,引起腰肌痉挛,促使已有退行性变的椎间盘突出。 下腰部是全身应力的中点,负重及活动度大,损伤概率高,是腰椎间盘突出的好发部位。其中以腰4、5椎间盘发病率最高,腰5骶1椎间盘次之。 纤维环破裂时,突出的髓核压迫和挤压硬脊膜及神经根,是造成腰腿痛的根本原因。若未压迫神经根时,只有后纵韧带受刺激,而以腰痛为主。若突破后纵韧带而压迫神经根时,则以腿痛为主。坐骨神经由腰4、5和骶1、2、3神经根的前支组成,故腰4、5和腰5骶1的椎间盘突出,可引起下肢坐骨神经痛。初起神经根受到激惹,出现该神经支配区的放射痛、感觉过敏、腱反射亢进等征象。日久突出的椎间盘与神经根、硬膜发生粘连,长期压迫神经根,导致部分神经功能障碍,故除了反射痛外,尚有支配区放射痛、感觉减退、腱反射减弱甚至消失等现象。 多数髓核向后侧方突出,为侧突型。单侧突出者,出现同侧下肢症状;若髓核自后纵韧带两侧突出,则出现双下肢症状,多为一先一后,一轻一重,似有交替现象。髓核向后中部突出,为中央型,巨大突出压迫马尾神经,出现马鞍区麻痹及双下肢症状。 【诊查要点】 多有不同程度的腰部外伤史。 1.主要症状 腰痛和下肢坐骨神经放射痛。腰腿疼痛可在咳嗽、打喷嚏、用力排便等腹腔内压升高时加剧,步行、弯腰、伸膝起坐等牵拉神经根的动作也使疼痛加剧,腰前屈活动受限,屈髋屈膝、卧床休息可使疼痛减轻。重者卧床不起,翻身极感困难。病程较长者,其下肢放射痛部位感觉麻木、冷感、无力。中央型突出造成马尾神经压迫症状为会阴部麻木、刺痛,二便功能障碍,阳痿或双下肢不全瘫痪。少数病例的起始症状是腿痛,而腰痛不甚明显,或仅有腰痛。 2.主要体征 (1)腰部畸形 腰肌紧张、痉挛,腰椎生理前凸减少、消失,或后凸畸形,不同程度的脊柱侧弯。为躲离突出物对神经根的压迫,突出物压迫神经根内下方时(腋下型),脊柱向患侧弯曲;突出物压迫神经根外上方时(肩上型),则脊柱向健侧弯曲(图8-19)。 (2)腰部压痛和叩痛 突出的椎间隙棘突旁有压痛和叩击痛,并沿患侧的大腿后侧向下放射至小腿外侧、足跟部或足背外侧。沿坐骨神经走行有压痛。 (3)腰部活动受限 急性发作期腰部活动可完全受限,绝大多数患者腰部伸屈和左右侧弯功能活动呈不对称性受限。 (4)皮肤感觉障碍 受累神经根所支配区域的皮肤感觉异常,早期多为皮肤过敏,渐而出现麻木、刺痛及感觉减退。腰3、4椎间盘突出,压迫腰4神经根,引起大腿前侧、小腿前内侧皮肤感觉异常;腰4、5椎间盘突出,压迫腰5神经根,引起小腿前外侧、足背前内侧和足底皮肤感觉异常;腰5骶1椎间盘突出,压迫骶1神经根,引起小腿后外侧、足背外侧皮肤感觉异常;中央型突出则表现为马鞍区麻木,膀胱、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 (5)肌力减退或肌萎缩 受压神经根所支配的肌肉可出现肌力减退、肌萎缩。腰4神经根受压,引起股四头肌(股神经支配)肌力减退、肌肉萎缩;腰5神经根受压,引起伸ː肌力减退;骶1神经根受压,引起踝跖屈和立位单腿翘足跟力减退。 (6)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腰4神经根受压,引起膝反射减弱或消失;骶1神经根受压,引起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7)特殊检查 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加强试验阳性;屈颈试验阳性(头颈部被动前屈,使硬脊膜囊向头侧移动,牵张作用使神经根受压加剧,而引起受累的神经痛);仰卧挺腹试验与颈静脉压迫试验阳性(压迫患者的颈内静脉,使其脑脊液回流暂时受阻,硬脊膜膨胀,神经根与突出的椎间盘产生挤压,而引起腰腿痛);股神经牵拉试验阳性(为上腰椎间盘突出的体征)。 3.影像学检查 (1)X线摄片检查 正位片可显示腰椎侧凸,椎间隙变窄或左右不等,患侧间隙较宽。侧位片显示腰椎前凸消失,甚至反张后凸,椎间隙前后等宽或前窄后宽,椎体可见许莫氏结节,或有椎体缘唇样增生等退行性改变。X线平片的显示必须与临床的体征定位相符合才有意义,以排除骨病引起的腰骶神经痛,如结核、肿瘤等。 (2)脊髓造影检查 椎间盘造影能显示椎间盘突出的具体情况;蛛网膜下腔造影可观察蛛网膜下腔充盈情况,能较准确地反映硬脊膜受压程度和受压部位,以及椎间盘突出部位和程度;硬膜外造影可描绘硬脊膜外腔轮廓和神经根的走向,反映神经根受压的状况。 (3)CT、MRI检查 可清晰地显示出椎管形态、髓核突出的解剖位置和硬膜囊、神经根受压的情况,必要时可加以造影。CT、MRI检查可明确临床诊断。 4.其他检查 肌电图检查:根据异常肌电图的分布范围可判定受损的神经根及其对肌肉的影响程度,但一般神经根受累后3周肌电图才出现异常,且仅是一种非特异性辅助检查。 【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腰椎椎管狭窄症、腰椎结核、腰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脊柱转移肿瘤等鉴别。 1.腰椎椎管狭窄症 腰腿痛并有典型间歇性跛行,卧床休息后症状可明显减轻或消失,腰部后伸受限,并引起小腿疼痛,其症状和体征往往不相一致。X线摄片及CT检查显示椎体、小关节突增生肥大,椎间隙狭窄,椎板增厚,椎管前后径变小。 2.腰椎结核 腰部疼痛,有时夜间痛醒,活动时加重。乏力、消瘦、低热、盗汗,腰肌痉挛,脊柱活动受限,可有后凸畸形和寒性脓肿。X线片显示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模糊不清,有骨质破坏,发生寒性脓肿时,可见腰肌阴影增宽。 3.腰椎骨关节炎 腰部钝痛,劳累或阴雨天时加重,晨起时腰部僵硬,脊柱伸屈受限,稍活动后疼痛减轻,活动过多或劳累后疼痛加重。X线片显示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唇状增生。 4.强直性脊柱炎 腰背部疼痛,不因休息而减轻,脊柱僵硬不灵活,脊柱各方向活动均受限,直至强直,可出现驼背畸形。X线片显示早期骶髂关节和小关节突间隙模糊,后期脊柱可呈竹节状改变。 5.脊柱转移肿瘤 疼痛剧烈,夜间尤甚,有时可出现放射性疼痛,消瘦、贫血,血沉加快。X线片显示椎体破坏变扁,椎间隙尚完整。 【治疗】 以手法治疗为主,配合牵引、药物、卧床及练功等治疗,必要时行手术治疗。 1.理筋手法 先用按摩法,患者俯卧,术者用两手拇指或掌部自上而下按摩脊柱两侧膀胱经,至患肢承扶处改用揉捏,下抵殷门、委中、承山;推压法,术者两手交叉,右手在上,左手在下,手掌向下用力推压脊柱,从胸椎至骶椎;㨰法,从背、腰至臀腿部,着重于腰部,缓解、调理腰臀部的肌肉痉挛。然后用脊柱推扳法,第一步俯卧推髋扳肩,术者一手掌于对侧推髋固定,另一手自对侧肩外上方缓缓扳起,使腰部后伸旋转到最大限度时,再适当推扳1~ 3次,对侧相同(图8-20①);第二步俯卧推腰扳腿,术者一手掌按住对侧患椎以上腰部,另一手自膝上方外侧将腿缓缓扳起,直到最大限度时,再适当推扳1~3次,对侧相同(图8-20②);第三步侧卧推髋扳肩,在上的下肢屈曲,贴床的下肢伸直,术者一手扶患者肩部,另一手同时推髂部向前,两手同时向相反方向用力斜扳,使腰部扭转,可闻及或感觉到“咔嗒”响声,换体位做另一侧(图8-20③);最后侧卧推腰扳腿,术者一手掌按住患处,另一手自外侧握住膝部(或握踝上,使之屈膝),进行推腰牵腿,做腰髋过伸动作1~3次,换体位做另一侧(图8-20④)。脊柱推扳法可调理关节间隙,松解神经根粘连,或使突出的椎间盘回纳。推扳手法要有步骤有节奏地缓缓进行,绝对避免使用暴力。中央型椎间盘突出症不适宜用推扳法。 ①俯卧推髋扳肩;②俯卧推腰扳腿;③侧卧推髋扳肩;④侧卧推腰扳腿 最后用牵抖法,患者俯卧,两手抓住床头。术者双手握住患者两踝,用力牵抖并上下抖动下肢,带动腰部,再行按摩下腰部(图8-21);滚摇法,患者仰卧,双髋膝屈曲,术者一手扶两踝,另一手扶双膝,将腰部旋转滚动1~2分钟。 以上手法可隔日1次,1个月为1个疗程。 2.药物治疗 急性期或初期治宜活血舒筋,可用舒筋活血汤加减;慢性期或病程久者,体质多虚,治宜补养肝肾、宣痹活络,内服补肾壮筋汤等;兼有风寒湿者,宜温经通络,方用大活络丹等。 3.牵引治疗 主要采用骨盆牵引法,适用于初次发作或反复发作的急性期患者。患者仰卧床上,在腰髋部缚好骨盆牵引带后,每侧各用10~15kg重量做牵引,并抬高床尾增加对抗牵引的力量,每天牵引1次,每次约30分钟,10次为1个疗程。目前已有各种机械牵引床、电脑控制牵引床替代传统的牵引方式。 4.练功活动 腰腿痛症状减轻后,应积极进行腰背肌的功能锻炼,可采用飞燕点水、五点支撑练功,经常做后伸、旋转腰部,直腿抬高或压腿等动作,以增强腰腿部肌力,有利于腰椎的平衡稳定。 5.手术治疗 经上述治疗,绝大多数患者症状可缓解或完全消失,但可屡次复发,每次复发症状可加重,并持续时间较久,发作的间隔期可逐渐缩短。病程时间长、反复发作、症状严重者,中央型突出压迫马尾神经者,合并椎管狭窄、神经根管狭窄且经保守治疗无效者,可手术治疗,如行椎板切除及髓核摘除术、经皮穿刺髓核抽吸术及激光汽化术、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等。手术方式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程度、术者的技术经验,以及医疗设备等因素综合而定。 【预防与调护】 急性期应严格卧硬板床3周,手法治疗后亦应卧床休息,使损伤组织修复。疼痛减轻后,应注意加强腰背肌锻炼,以巩固疗效。久坐、久站时可佩戴腰围保护腰部,避免腰部过度屈曲或劳累或受风寒。弯腰搬物姿势要正确,避免腰部扭伤。改善居住环境,做到饮食起居有节。注重心理调护,充分调动患者的治疗积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