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伤·腰部筋伤·腰椎椎管狭窄症

2021-12-29 14:43| 发布者: 决明子| 查看: 412| 评论: 0

摘要: 腰椎椎管狭窄症是指腰椎椎管、神经根管及椎间孔变形或狭窄并引起马尾及神经根受压而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的疾病,又称腰椎椎管狭窄综合征。多发于40岁以上的中年人。好发部位为腰4、5,其次为腰5骶1,男性较女性多见, ...
       腰椎椎管狭窄症是指腰椎椎管、神经根管及椎间孔变形或狭窄并引起马尾及神经根受压而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的疾病,又称腰椎椎管狭窄综合征。多发于40岁以上的中年人。好发部位为腰4、5,其次为腰5骶1,男性较女性多见,体力劳动者多见。
 【病因病机】
       腰椎椎管狭窄症的病因主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多为先天所致,是椎管本身由于先天性或发育性因素而致的腰椎椎管狭窄,表现为腰椎椎管的前后径和横径均匀一致性狭窄。此类型临床较为少见。继发性多为后天所致。其中退行性变是主要发病原因,中年以后腰椎发生退行性改变,如腰椎骨质增生,黄韧带及椎板肥厚,小关节突增生或肥大,关节突关节松动,椎体间失稳等均可使腰椎椎管内径缩小,椎管容积变小,达到一定程度后可引起脊神经根或马尾神经受挤压而发病。
       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因素常常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即在先天发育不良、椎管较为狭小的基础上再发生各种退变性因素,使椎管容积进一步狭小而导致本病。这种混合型的腰椎椎管狭窄症临床比较多见。此外,还有其他因素导致的椎管狭窄,如陈旧性腰椎间盘突出、脊椎滑脱、腰椎骨折脱位复位不良、脊柱融合术后或椎板切除术后等也可引起腰椎椎管狭窄。
       腰椎椎管狭窄症属中医“腰腿痛”范畴。中医认为本病发生的主要内因是先天肾气不足,后天肾气虚衰,以及劳役伤肾等。而反复外伤、慢性劳损和风寒湿邪的侵袭则为其常见外因。其主要病理机制是肾虚不固,邪阻经络,气滞血瘀,营卫不和,以致腰腿筋脉痹阻而产生疼痛。
 【诊查要点】
       1.主要症状 缓发性、持续性的下腰痛和腿痛,间歇性跛行,腰部过伸行动受限。腰痛在下腰部、骶部,腿痛多为双侧,可左右交替出现,或一侧轻一侧重。疼痛性质为酸痛、刺痛或灼痛。间歇性跛行是本病特征性症状,即当站立和行走时,出现腰腿痛或麻木无力,跛行逐渐加重,甚至不能继续行走,下蹲休息后缓解,若继续行走其症状又出现,骑自行车无妨碍。
       2.主要体征 可见腰部后伸受限,背伸试验阳性,即背伸可引起后背与小腿疼痛,这是本病的一个重要体征。部分患者可出现下肢肌肉萎缩,以胫前肌及伸肌最明显,足趾背伸无力。小腿外侧痛觉减退或消失,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直腿抬高试验可出现阳性。但部分患者可没有任何阳性体征,其症状和体征不一致是本病的特点之一。病情严重者,可出现尿频尿急或排尿困难,两下肢不完全瘫痪,马鞍区麻木,肛门括约肌松弛、无力或阳痿。
       3.影像学检查
       (1)X线摄片检查 显示椎体骨质增生,小关节突增生、肥大,椎间隙狭窄,椎板增厚、密度增高,椎间孔前后径变小,或见椎体滑脱、腰骶角增大等改变。
       (2)脊髓造影检查 碘柱可显示出典型的“蜂腰状”缺损、根袖受压及节段性狭窄等影像,甚至部分或全部受阻。完全梗阻时,断面呈梳齿状。
       (3)CT、MRI检查 有助于明确诊断及量化标准。可显示椎体后缘骨质增生呈骨唇或骨嵴,椎管矢径变小;关节突关节可增生肥大向椎管内突出;椎管呈三叶形,中央椎管、侧隐窝部狭窄及黄韧带肥厚等。
 【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相鉴别。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属于缓慢性进行性动脉、静脉同时受累的全身性疾病,表现为下肢麻木、酸胀、疼痛和间歇性跛行,足背动脉和胫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后期可产生肢体的远端溃疡或坏死;腰椎椎管狭窄症的患者,其足背、胫后动脉搏动是良好的,不会发生坏死。腰椎间盘突出症多见于青壮年,起病较急,有反复发作病史,腰痛和放射性腿痛,体征上多有脊柱侧弯、平腰畸形,下腰部棘突旁压痛,并向一侧下肢放射,直腿抬高试验和加强试验阳性;腰椎椎管狭窄症多见于40岁以上中年人,起病缓慢,与中央型椎间盘突出症的突然发病不同,主要症状是腰腿痛和间歇性跛行,腰部后伸受限,并引起小腿疼痛,其症状和体征往往不相一致。
 【治疗】
       以手法治疗为主,配合药物、练功等治疗,必要时行手术治疗。
       1.理筋手法 一般可采用按揉、㨰、点压、提拿等手法,配合斜扳法,以舒筋活络、疏散瘀血、松解粘连,使症状得以缓解或消失。手法宜轻柔,禁止用强烈的旋转手法,以防病情加重。
       患者俯卧位,术者从腰骶部沿督脉、膀胱经向下,经臀部、大腿后部、腘窝部至小腿后部上下往返用掌根按揉、㨰法;然后点按腰阳关、肾俞、大肠俞、次髎、环跳、承扶、殷门、委中、承山等穴;弹拨、提拿腰骶部两侧的竖脊肌及腿部肌肉。
       患者仰卧位,术者从大腿前、小腿外侧直至足背上下往返用掌揉、㨰法;再点按髀关、伏兔、血海、风市、阳陵泉、足三里、绝骨、解溪等穴;弹拨、提拿腿部肌肉。一助手握住患者腋下,一助手握住患者两踝部,两人对抗牵引,术者两手交叠在一起置于腰骶部行按压抖动,一般要求抖动20~30次。
       2.药物治疗 中医认为本病主要是由于肾气亏虚,劳损久伤,或外邪侵袭,以致风寒湿邪瘀积不散所致。肾气亏虚者,治宜补肾益精;偏肾阳虚者治宜温补肾阳,可用右归丸或补肾壮筋汤加减;偏肾阴虚者治宜滋补肾阴,可用左归丸、大补阴丸。外邪侵袭型,属寒湿腰痛者治宜祛寒除湿,温经通络。风湿盛者以独活寄生汤为主,寒邪重者以麻桂温经汤为主,湿邪偏重者以加味术附汤为主。属湿热腰痛者治宜清热化湿,用加味二妙汤为主。
       3.练功活动 腰腿痛症状减轻后,应积极进行腰背肌的功能锻炼,可采用飞燕点水、五点支撑练功,以增强腰部肌力;练习行走、下坐、蹬空、侧卧外摆等动作,以增强腿部肌力。
       4.手术治疗 经上述治疗无明显效果,或典型的严重病例,如疼痛剧烈、下肢肌无力和肌萎缩、行走或站立时间不断缩短,影响日常生活者应手术治疗。常用的手术方式为椎板切除、神经根减压,以解除椎管内、神经根管内或椎间孔内神经组织和血管的压迫。
 【预防与调护】
       急性发作时应卧床休息2~3周。症状严重者可佩带腰围,以固定腰部,减少后伸活动。腰部勿受风寒、勿劳累。后期要行腰背肌、腰肌及腰屈曲功能锻炼,以增强腰椎稳定性,改善症状。行手术治疗者,术后卧床休息1~2个月,行植骨融合术者,应待植骨处融合后,再进行腰部功能锻炼,以巩固疗效。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