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草药汇编》:水银拼音Shuǐ Yín 别名汞 来源为液态金属汞,天然汞矿不甚多见,通常系用辰砂矿石加热蒸馏而得。 性味辛,寒。有毒。 功能主治杀虫,灭虱。用于皮肤疥疮,顽癣;灭头虱。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不宜内服。 注意孕妇忌用。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水银拼音Shuǐ Yín 别名白澒(《淮南子》),姹女(《参同契》),汞(《别录》),铅精、流珠、赤汞、砂汞(《石药尔雅》),灵液(《纲目》),活宝(《药材资料汇编》)。 出处《本经》 来源为一种液态金属。主要由辰砂矿炼出,少数取自自然汞。通常用辰砂矿石砸碎,置炉中通空气(或加石炭及铁质)加热蒸馏,再经过滤而得。自然汞不甚多见。 原形态①辰砂,详"朱砂"条。 ②汞 常温下为银白色液体小珠,在-39℃时成等轴晶系之八面体,在350℃挥发成气体。固体时的条痕为银白色,具光亮的金属光泽。比重13.6(液体时)。易挥发。产于辰砂矿的氧化带,常成小珠球存在于矿脉及岩石的洞隙内和浮土中。 生境分部产贵州、广西,云南、湖南、湖北、四川等地。 性状在常温下为不透明的重质液体,全体呈银白色,微有亮光,极易流动或分裂为小球,流过处不留污痕,遇热易挥发。以银白色、光亮、流动灵活、在纸面流过处无痕迹者为佳。不溶于水、乙醇、盐酸。能溶于硝酸、热浓硫酸中,形成汞盐。加白垩或脂肪可研至极细。能与多种金属形成合金。 炮制同脂肪研成细粉或油膏用。 《雷公炮炙论》:"在朱砂中产出者,其水银色欲红,收得后,用葫芦盛之,免致遗失。若先以紫背天葵并夜交藤自然汁二味同煮一伏时,其毒自退。若修十两,止用煎二味汁各七镒,和合煮足为度。" 性味辛,寒,有毒。 ①《本经):"味辛,寒。" ②《别录》:"有毒。" 归经入心、肝、肾经。 ①《玉楸药解》:"入手少阴心、足少阴肾经。" ②《本草再新》:"入肝、肾二经。" 功能主治杀虫,攻毒。治疥痹,梅毒,恶疮,痔瘘。 ①《本经》:"主疥、瘘、痂、疡、白秃,杀皮肤中虱,堕胎,除热,杀金、银、铜、锡毒。" ②《本草拾遗》:"利水道,去热毒。" ③《日华子本草》:"治天行热疾,催生,下死胎。治恶疮,除风,安神,镇心。" ④《本草衍义》:"治小儿惊热,涎潮。" ⑤《本草蒙筌》:"和大枫子研末,则杀疮虫;佐黄芩为丸。则绝胎孕。" ⑥《纲目》:"镇坠痰逆、呕吐、反胃。" ⑦《本草汇言》:"点搽杨梅恶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