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首乌

2019-11-29 09:51| 发布者: 辛巴哒樂| 查看: 363| 评论: 0

摘要: 何首乌 Héshǒuwū(《日华子本草》) 本品为蓼科植物何首乌 Polygonum multiforum Thunb. 的干燥块根。主产于河南、湖北、广东、广西、贵州。秋、冬二季叶枯萎时采挖,削去两端,洗净,个大的切成块,干燥,切厚 ...

何首乌 Héshǒuwū(《日华子本草》)


本品为蓼科植物何首乌 Polygonum multiforum Thunb. 的干燥块根。主产于河南、湖北、广东、广西、贵州。秋、冬二季叶枯萎时采挖,削去两端,洗净,个大的切成块,干燥,切厚片或块,称生何首乌。取生何首乌片或块,照炖法用黑豆汁拌匀,置非铁质的适宜容器内,炖至汁液吸尽;或照蒸法清蒸或用黑豆汁拌匀后蒸,蒸至内外均呈棕褐色,晒至半干,切片,干燥,称制何首乌。生何首乌气微,味微苦而甘涩,以切面有云锦状花纹、粉性足者为佳;制何首乌气微,味微甘而苦涩,以质坚硬,断面角质样,棕褐色或黑色者为佳。

【药性】苦、甘、涩,微温。

【归经】归肝、心、肾经。

【功效】制何首乌: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化浊降脂。生何首乌:解毒,消痈,截疟,润肠通便。

【应用】

1.血虚萎黄,眩晕耳鸣,须发早白,腰膝酸软,肢体麻木,崩漏带下 制何首乌功善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兼能收敛,不寒,不燥,不腻,为滋补良药。用治血虚萎黄,失眠健忘,常与熟地黄、当归、酸枣仁等同用;用治精血亏虚,腰膝酸软,肢木麻木,头晕眼花,须发早白及肾虚无子,常与当归、枸杞子、菟丝子等同用,如七宝美髯丹(《积善堂方》);用治肝肾亏虚,腰膝酸软,头晕目花,眩晕耳鸣,常配桑椹子、杜仲、黑芝麻等;用治妇女肝肾亏虚之月经不调及崩漏等,可与当归、白芍、熟地黄等药同用。

2.高脂血症 制何首乌能化浊降脂,用治高脂血症,可单用或与墨旱莲、女贞子等同用。

3.疮痈,瘰疬,风疹瘙痒 生何首乌有解毒消痈散结之功。治疗瘰疬结核,可单用内服或外敷,或与夏枯草、土贝母等同用;治遍身疮肿痒痛,可与防风、苦参、薄荷等同用,煎汤外洗;用治湿热疮毒,黄水淋漓,可与苦参、白鲜皮等同用。

4.久疟体虚 生何首乌有截疟之功。治疗疟疾日久,气血虚弱,可与人参、当归等补气养血药同用,如何人饮(《景岳全书》)。

5.肠燥便秘 生何首乌有润肠通便之效。若年老体弱之人精血亏虚、肠燥便秘者,可单用或与肉苁蓉、当归、火麻仁等润肠通便药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制何首乌612g,生何首乌36g

【使用注意】本品制用偏于补益,且兼收敛之性,湿痰壅盛者忌用;生用滑肠通便,大便溏泄者忌用。何首乌可能有引起肝损伤的风险,故不宜长期、大量服用。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 生何首乌主要含蒽醌类、二苯乙烯苷类化合物,蒽醌类成分主要为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大黄酸,大黄酚蒽酮等;二苯乙烯苷类成分主要为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2-O-单没食子酰基乙-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等。还含卵磷脂、粗脂肪等。制首乌除含上述成分外,还含炮制过程中产生的糖的麦拉德反应产物2 3-二氢-3 5-二羟基-6-甲基-4-吡喃-4-酮,35-二羟基-2-甲基-4-吡喃-4-酮,5-羟甲基糠醛,琥珀酸等。《中国药典》规定本品药材含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 (C20H22O9)不得少于1.0%,制首乌不得小于0.70%;结合蒽醌以大黄素(C15H10O5)和大黄素甲醚(C16H12O5)的总量计,药材不得少于0.10%,生何首乌饮片不得小于0.05%;制首乌含游离蒽醌以大黄素(C15H10O5)和大黄素甲醚(C16H12O5)的总量计,不得少于0.10%

2.药理作用 生何首乌有促进肠管运动和轻度泻下作用,此外还有抗氧化,抗炎,抗菌,抗病毒,抗癌,抗诱变,保肝,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提高记忆等作用。制何首乌能增加老年小鼠和青年小鼠脑和肝中蛋白质含量,抑制脑和肝组织中的B型单胺氧化酶活性;抑制老年小鼠的胸腺萎缩,提高老年机体胸腺依赖的免疫功能,抗骨质疏松作用,对抗环磷酰胺的免疫抑制作用;降低急性高脂血症模型家兔的高胆固醇,使之恢复正常水平。

3.不良反应:口服何首乌及其成方制剂可能有引起肝损伤的风险,超剂量、长期连续用药、同时服用其他可异致肝损伤药品等可能会增加此风险,生何首乌较之制何首乌可能更易异致肝损伤。但总体来看所致肝损伤病例一般属轻、中度,多呈可逆性。停药、对症治疗后,预后多较好,虽有严重肝损伤的个案病例报告,但未见有迟发型肝毒性的文献报道。何首乌及其成方制剂所致肝损伤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全身乏力、消化道症状(食欲不振、厌油等)、黄疸表现(尿黄、目黄、皮肤黄染等)、实验室检查异常(胆红素及转氨酶升高等)。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上一篇:熟地黄下一篇:当归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