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疗效•大家谈|汤钊猷:中西医相向而行是讲清中医疗效关键 ... ... ... ...

2022-5-4 16:57| 发布者: 橘井泉香| 查看: 970| 评论: 0

摘要: 中医药疗效受西医质疑,是因为中西医在诊疗思路、疗效评价等方面存在差异,中医药内涵无法被所有西医医生所理解,不代表中医药不科学。但中医学中还有很多概念、治法、思路无法被现代科学阐释得非常透彻,如藏象、经 ...


 

中西医相向而行是阐明疗效机制的关键

记者:您认为说明白、讲清楚中医药疗效的最大难点是什么?应该怎样解决?

汤钊猷:中西医研究问题的方式不同。中医善用“黑箱”研究法,即注重实践有效而允许机制模糊;包括西医在内的现代科学常用“白箱”研究法,即弄清机制再实践。这种不同造成了现代科学方法与中医药不天然匹配,这是说明白、讲清楚中医药疗效的最大难点。

不天然匹配的根源是中西医哲学基础不同。

中医学植根于以易、道、阴阳为基础的中华传统哲学,强调整体观,关注动态,重视实效。而包括西医在内的现代科学则是西方哲学的产物,强调局部观,关注静态,重视机制、实(试)验以及实(试)验结果的归纳。所以,现代科学与中医学在思维、方法、语言等多方面存在隔阂。

实际上,我在科研实践中,也没有完全解决这一难题,我采用了规避问题的方式,比如我研究的中药复方松友饮组成比较简单,只包含5种中药,在研究过程中也没有涉及随证加减,这都是为实验研究提供便利。但在真实世界中,中药组方可大可小、千变万化,目前的科研现实很难模拟中医药诊疗的实际情况。

我曾深入思考过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我认为应推动中西医相向而行,即中医努力使“黑箱”变“白”一点,为其疗效提供更多严谨、标准的科学证据;包括西医在内的现代科学界则应充分尊重并接受中医部分“黑箱”存在,鼓励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评价体系。

首先,尽力用现代科学方法将中医学的核心精髓和疗效优势清晰地表述出来。其实,很多疗效确切的中医疗法,其机制不明晰只是一时的。比如,老伴用针灸为家人治阑尾炎时,其机制完全是“黑箱”。但随着科技发展,2021年,《自然》杂志刊登了美国哈佛大学与复旦大学等合作的研究成果——电针刺激鼠足三里可激活迷走神经─肾上腺抗炎通路,提示这种疗法确有其科学基础,“黑箱”也在逐渐变“白”。

因此,我们要借助现代科技力量阐释中医药疗效机制。对于辨证论治等复杂问题,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机器学习等前沿科技进行探索、解析。比如建立中医模型,以中医经典理论模型为起点,同时纳入经验数据库及试验数据以训练机器学习。经验数据为中医经典文献病历数据,试验数据为现实控制病历数据,数据包括了检测数据、辨证/辨病数据及治疗数据。通过两组数据的学习以及交叉比对,可对中医经典理论模型进行验证修订,并设法找出与现代检测手段数据的关联性。同时,试图在中医经典模型间建立关联,以建立统一拓展的中医模型。强调中医模型的“黑箱”属性及辨证论治的整体性不变,同时借助检测手段的提高以及检测数据的关联,使中医治疗逐步“白箱”化。

其次,西医乃至现代科学界也应认识到,“黑箱”研究法是中医学核心精髓——意象思维的产物,应尊重这种思维方式,接受部分“黑箱”存在,探索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评价体系。比如,用化学分析法研究复杂的中药复方,往往只能弄清部分机制,如果因此就否认其疗效或限制其推广,那将是医学界的损失;如果秉持尊重原则,引入源自实践的人用经验来研究、开发、推广中药,将大大增强中医药造福人民的能力。目前,人用经验逐渐被纳入中药疗效评价体系,这是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评价体系的典型举措。

 

让东西方文化在医学领域实现互补

记者:说明白、讲清楚中医药疗效,对于贯彻落实中西医并重、中西医结合的方针政策有什么意义?中国医学的未来发展之路应怎么走?

汤钊猷:党和国家提倡中西医并重、中西医结合,目的是取得更优的临床疗效,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但中西医并重、中西医结合并非简单地中西医并用,而是中医、西医协调互补达到最佳状态,其前提就是说明白、讲清楚中西医各自的疗效机制。

比如治疗癌症,化疗后加用中药,一定能起到叠加效应吗?我曾见过,化疗后的肝癌患者服用大量清热解毒中药后,不久便出现口干、汗出、夜不能寐以及出血等不良反应,有的患者甚至很快离世。这既不是中医的问题,也不是西医的问题,而是疗效机制不明之故。化疗本身就有创伤性,与中医攻法效应类似,而治疗癌症应攻补兼施,化疗后应采用补法,即类似于免疫治疗的方法来增强患者体质。清热解毒也是攻法,与免疫疗法不是一种作用机制,单独用于治疗癌症没问题,但不适于化疗后患者。研究表明,具有补益气血、养阴柔肝作用的松友饮可增强机体免疫力,恰适于化疗后患者。实践也证明了,松友饮的确可以改善化疗后肝癌患者的预后。

由此可见,说明白、讲清楚疗效机制,才能保证中西医有效配合、互补,而源自“白箱”思维的西医治疗机制一般比较清晰,所以阐明中医药疗效就显得非常重要,这有助于中西医并重、中西医结合方针政策更好地落地显效。

中西医各有所长,中西医结合是医学发展的大趋势,我建议在中西医结合的基础上创立中国特色新医学,具体来说,分以下两步走。

首先,要洋为中用,力求超越。我国因近代闭关自守,远离了世界潮流,引进包括西医学在内的现代科技,实现洋为中用,是中国实现自强的必经之路。未来较长时间,西医学仍会是我国医学主流,但引进来不代表亦步亦趋地模仿,中国医学要找到自己的特色,必须运用中国思维去质疑西方,做到超越。我们要认识到,西医学固然发展得非常辉煌,但也存在将治病看作修理机器、过度诊疗等问题,而中医学的整体观、扶正祛邪、疏堵结合等理念恰好可以弥补西医的不足。其实,这类有价值的思想不仅体现在中医理论中,也体现在孕育了中医学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比如《孙子兵法》中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等思想对医学发展也很有启迪。所以,我建议加强“西学中”的“中”是一语双关,不仅指中医,也指中华传统文化。

其次,汲取中西医精华,推动中西医协调互补。中国新医学应集中西医各自所长,目前国内西医占优势,那么支持中医发展就成了重要环节,我认为中医精华可能是赋予新医学中国特色的关键。挖掘中医药智慧要凝聚起强大合力,让有深厚功底的中医专家将其中的精髓凝练出来,再让精通中医药的医学专家去深入研究。这些工作需要既懂西医、又懂中医,还懂前沿科技的人才,所以加强培养“西学中”人才、引进交叉学科人才都是必不可少的举措。需要强调的是,在中西医结合的路上,千万不能犯“废医存药”的错误,因为中医学最核心的精华正在于其理论内涵,中医的“从实践到理论”与西医的“从理论到实践”同样有价值。我们要学会两条腿走路,集东西方智慧之所长,走出中国特色的医学发展之路。(中国中医药报  记者:张梦雪)


相关阅读

中医研究活人,西医研究死人。中医是西医的掘墓人

拉美社:中医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重振声威 

癌症诊疗乱象:抗癌药超用是“无奈之举”还是“阴暗角落

针灸和草药(英文)》创刊:刊载全球针灸和草药创新研究成果

中医药疗效·大家谈|刘昌孝:借现代科学之力打开中药“黑箱”

中医凭啥力挽狂澜治重症

分子药理与心血管专家韩启德院士:中医不科学不代表不正确

从“金标准”双盲试验的弊端谈中医科学性和疗效

12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