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枯草 Xiàkūcǎo(《神农本草经》)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 L.的干燥果穗。主产于江苏、浙江、安徽、河南、湖北。夏季果穗呈棕红色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本品气微,味淡。以穂大、色棕红者为佳。生用。 【药性】辛、苦,寒。归肝、胆经。 【归经】归肝、胆经。 【功效】清肝泻火,明目,散结消肿。 【应用】 1.目赤肿痛,目珠夜痛,头痛眩晕 本品苦寒降泄,主入肝经,善清泻肝火以明目。治肝火上炎之目赤肿痛,常与桑叶、菊花、决明子等清肝明目药同用;若肝阴不足,目珠疼痛,入夜加剧者,可与生地黄、当归、白芍等滋养肝阴(血)之品配伍。治疗肝火上攻,头痛眩晕者,可与钩藤、决明子、菊花等长于清肝、平肝之药同用。 2.瘿瘤,瘰疬 本品辛以散结,苦以泄热,有良好的清肝火,散郁结作用。治瘿瘤,常与昆布、玄参等同用;若肝郁化火,痰火郁结之瘰疬,可与海藻、浙贝母、玄参等消痰散结药配伍,共收清肝火、散痰结之效,如内消瘰疬丸(《疡医大全》)。 3.乳痈,乳癖,乳房胀痛 本品既能清泻肝火,又能散结消肿,可治乳痈,乳癖,乳房胀痛,常与蒲公英、浙贝母、柴胡等同用。若配金银花、重楼等清热解毒、消散痈肿药,可治热毒疮疡。 【用法用量】煎服,9~15g。 【使用注意】脾胃虚弱者慎用。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 主要含迷迭香酸等有机酸,齐墩果酸、熊果酸等三萜类成分,芦丁、木犀草素等黄酮类。还含甾类、香豆素类、挥发油等。《中国药典》规定本品含迷迭香酸(C18H16O8)不得少于0.2%。 2.药理作用 本品煎剂、水浸出液、乙醇–水浸出液及乙醇浸出液对实验动物都具有较明显的降低血压作用。夏枯草总皂苷可降低大鼠急性心肌梗死的范围,降低早期死亡率及抗凝血作用。夏枯草醇提物有显著降血糖作用。夏枯草煎剂、醇浸剂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夏枯草水煎、醇提等不同的夏枯草提取物对多种肿瘤细胞株有显著的抑瘤作用。此外,还有抑制结石形成、抗炎、免疫抑制等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