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系统性疾病所致的肾小球肾炎:病因明确,肾小球病变是全身性疾病的一个组成部分。 1)狼疮性肾炎。 2)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3)抗肾小球基底膜肾炎。 4)全身感染相关的肾小球疾病。 (3)血管病变相关的肾小球病变: 1)系统性血管炎。 2)血栓性微血管病。 3)良性肾硬化,恶性肾硬化。 4)硬皮病。 (4)代谢疾病所致的肾小球病变: 1)糖尿病肾病。 2)淀粉样变性。 (5)遗传性肾病: 1)Alport综合征。 2)薄基底膜综合征。 3)Fabry病。 (6)肾间质病变: 1)急性过敏性间质性肾炎。 2)慢性间质性肾炎。 6.CKD评估。(③) (1)应定期对CKD的诊断、严重性、合并症和并发症、肾功能和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建议CKD患者每半年至少检测一次eGFR和尿白蛋白,进展风险较高或检测结果影响治疗方案的患者,频率应增加。 (2)CKD进展的评估: 1)CKD恶化:CKD分期改变,且eGFR较基线值下降≥25%。 2)CKD快速进展:eGFR下降速率持续大于每年5ml/(min·1.73m2)。 7.CKD合并症诊断和评估。(④) 其他疾病常与CKD并存,被称为合并症,会对CKD的预后产生重大影响。 (1)心脑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脑血管意外等):是CKD的常见重要合并症,是CKD进展的常见促进因素。 (2)代谢性疾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和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是CKD的常见合并症,会对患者的预后产生重要影响。 (3)感染:特别是呼吸系统感染,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CKD患者中比较常见。 (4)贫血等血液系统疾病:在CKD中常见,可由疾病本身及治疗导致。 (5)骨质疏松症和股骨头坏死等矿物质骨代谢疾病:是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的CKD及各种CKD进展后常见的合并症。 (6)焦虑/抑郁等精神疾病:也是CKD的常见合并症,会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 (7)其他合并症:如结缔组织病、肺间质纤维化、肺动脉高压等也常见于CKD患者。 这些合并症会严重影响CKD患者疾病转归和预后,应对患者进行上述疾病的常规检查,并选择合适的预防和治疗方案。 8.CKD的中医诊断与评估。(③) 五、患者治疗 (一)稳定期治疗。(⑤⑥⑧⑪⑫⑰) 1.治疗目标。 稳定期CKD患者的治疗目标是:减轻或缓解当前症状,包括缓解症状,改善健康状况,降低进展风险,防治急性加重,减少病死率。 2.健康生活方式及危险因素控制。(⑧⑪⑫) (1)定期体检:体检内容主要包括:身高、体重、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血压、血脂、空腹和餐后血糖、血常规、肝肾功能、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等。体检频次根据病情决定,一般CKD1~2期者至少半年一次,CKD3期以上者至少3个月一次。 (2)行为干预:包括戒烟限酒、规律作息避免疲劳、适当进行体育锻炼等。 (3)饮食管理: 蛋白质:CKD1~2期患者,不论是否患有糖尿病,蛋白质摄入推荐量为0.8~1.0g/(kg·d)。对于CKD3~5期没有进行透析治疗的患者,蛋白质摄入推荐量为0.6~0.8g/(kg·d)。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患者,蛋白质摄入推荐量为1.0~1.2g/(kg·d)。当透析患者合并高分解代谢急性疾病时,蛋白质摄入推荐量增加至1.2~1.3g/(kg·d)。其中至少50%来自优质蛋白质。可同时补充复方α-酮酸制剂。 能量:CKD1~3期患者,能量摄入以达到和维持目标体重为准。目标体重可以参考国际推荐适合于东方人的标准体重计算方法:男性标准体重=(身高cm-100)×0.9kg;女性标准体重=(身高cm-100)×0.9-2.5kg。当体重下降或出现其他营养不良时,还应增加能量供给。对于CKD4~5期患者,在限制蛋白质摄入量的同时,能量摄入需维持在35kcal/(kg·d)(年龄≤60岁)或30~35kcal/(kg·d)(年龄>60岁)。再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性别、年龄、活动量、饮食史、合并疾病及应激状况进行调整。 脂肪:CKD患者每日脂肪供能比25%~35%,其中饱和脂肪酸不超过10%,反式脂肪酸不超过1%。可适当提高n-3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摄入量。 碳水化合物:在合理摄入总能量的基础上适当提高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应为55%~65%。有糖代谢异常者应限制精制糖摄入。 矿物质:各期CKD患者钠摄入量应低于2000mg/d,磷摄入量应低于800mg/d,钙摄入量不应超过2000mg/d。当患者出现高钾血症时应限制钾的摄入。患者应用利尿药物治疗时应注意调整饮食,避免电解质紊乱。当出现贫血时,应补充含铁量高的食物。其他微量元素以维持血液中正常范围为宜。 维生素:CKD患者需适量补充维生素D,以改善矿物质和骨代谢紊乱。必要时可选择推荐摄入量范围内的多种维生素制剂,以补充日常膳食之不足,防止维生素缺乏。 液体:患者出现少尿(每日尿液量小于400ml)或合并严重心血管疾病、水肿时需适当限制水的摄入量,以维持出入量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