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跖草 Yāzhícǎo(《本草拾遗》) 本品为鸭跖草科植物鸭跖草Commelina communis L.的干燥地上部分。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夏、秋二季采收,晒干,切段。本品气微,味淡。以色黄绿者为佳。生用。 【药性】甘、淡,寒。 【归经】归肺、胃、小肠经。 【功效】清热泻火,解毒,利水消肿。 【应用】 1.热病烦渴,风热感冒 本品性寒,功能清热泻火。治热入气分,高热烦渴,可与石膏、知母、芦根等同用,以加强清热泻火作用。治风热感冒,常与金银花、薄荷、菊花等同用,以加强疏散风热之功。 2.咽喉肿痛,痈肿疔毒 本品能清热解毒利咽,治咽喉肿痛,常与板蓝根、玄参、山豆根等同用;治痈肿疔毒,常与紫花地丁、野菊花、蒲公英等同用,或以鲜品捣烂外敷。 3.水肿尿少,热淋涩痛 本品甘淡性寒,既能淡渗利水以消肿,又能清泄湿热以通淋,治疗湿热水肿尿少,小便淋沥涩痛,可与车前草、木通、白茅根等药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15~30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脾胃虚弱者用量宜小。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 主要含当药素、异荭草素、水仙苷、当药素–2″-L–鼠李糖苷、芦丁等。还含左旋黑麦草内酯、哈尔满、去甲哈尔满、丙二酸单酰基对香豆酰飞燕草苷等。 2.药理作用 鸭跖草水煎液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痢疾杆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等有抑制作用,并有明显的解热作用。鸭跖草水提物有保肝作用,可降低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