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大辞典》:獭肝别名 水獭肝(《纲目》)。 出处 《本草经集注》 来源 为鼬科动物水獭的肝脏。全年均可捕捉。捕得后,剖腹取肝,连同心、肺,去净油脂、肌肉,洗净血液,悬通风处阴干。 生境分布 分布几乎遍及全国各地。 原形态 水獭(《食疗本草》),又名:水狗(《广雅》),獭(《本草经集注》),獭猫、水毛子。 体形细长,体长50~80厘米,尾长25~48厘米,体重约为3~8.5公斤。头部宽,稍扁而短,吻端不突出。眼小。耳小而圆。四肢粗短,趾间有蹼。尾较长。雌体乳头3对。全身毛短而密,有光泽。自额面部至背部及四肢外侧均为咖啡色,尾色与身色同。两颊及颈、胸、腹部颜色较淡,有浅黄色或白色细长的针毛,底基部仍为棕色。 半水栖兽类,多栖息于江河、湖泊及溪流的岸旁,挖洞于水边的树根或苇草、灌丛下面。夜间活动,擅游泳和潜水。以鱼类为食,亦食青蛙、螃蟹、水鸟、鼠类。春、夏季交配,怀孕期约2个月,每胎1~4仔。 本动物的足(獭四足)、肉(獭肉)、骨(獭骨)、皮毛(獭皮毛)、胆(獭胆)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性状 干燥的肝脏,呈大小不等的团块,常连有心、肺及气管部分,长约13厘米(包括心、肺)。肝脏位于心、肺之下,中间有一条大血管相连,肝脏分为6片,每片长4~6厘米,直径2~4厘米,黑褐色,呈扁圆形,边缘较薄。正面观左右两叶对称,另两叶较小,生于右侧之下方,两侧肝叶的中间为动脉血管,直径约1厘米。右血管后方的上都,有1对橘瓣状的瘤状物,由15~20个小瘤块紧密排列而成,是为本品的特点。肺脏在肝脏的上方,分为6片,左2,右4,灰棕色,中间为较粗的气管,气管的后下方为心脏,呈黑棕色,质硬不易折断,断面呈黑棕色,胶质状。有鱼腥气。以紫红色、整个或片状、无破碎残肉者为佳。 化学成分 主产吉林、黑龙江、云南。此外,广西、四川、甘肃等地亦产。以吉林产量最大。 炮制 焖软,除去筋膜,切成小块,晾干。 归经 《本草经疏》:"入肝、肾。" 性味 甘咸,平。 ①《别录》:"味甘,平,有毒。" ②《玉楸药解》:"味甘,微寒。" ③《医林纂要》:"甘咸苦,寒。" 功能主治 养阴,除热,宁嗽,止血。治虚劳,骨蒸潮热,盗汗,咳嗽,气喘、咯血,夜盲,痔疮下血。 ①《别录》:"却鱼鲠,止久嗽,烧服之。" ②《药性论》:"治上气咳嗽,劳损疾。" ③《本草图经》:"主(虚损)劳极,四肢寒疟,虚汗客热,亦主产劳。" ④《饮膳正要》;"治肠风下血。" ⑤《纲目》:"杀虫。" ⑥《陆川本草》:"治目不明。" ⑦《四川中药志》:"磨酒服,治心气痛,疗发痧。"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2钱;或入丸、散。 复方 ①治痨病,使人寒热、淋沥,怳怳默默,不的知其所苦,而无处不恶,累年积月,渐就顿滞,以至于死,死后复传之旁人:獭肝一具,阴干捣末。水服方寸匕,日三,一具未瘥,更作。(《补缺肘后方》) ②治骨蒸气日渐羸:獭肝(炙)十分,人参、沙参、丹参各三分,鬼臼、苦参各二分。上六味,捣筛,蜜和丸如梧子大。一服十丸,饮汁下,日三服,加至十丸。禁生冷猪鱼肉生血等物。(《廷年方》) ③治咳嗽咯血:獭肝、仙鹤草、虫草、白芨、石斛。煎汤服。(《四川中药志》) ④治虚劳咳嗽(肺结核),夜盲,角膜翳:将干燥的獭肝研细末,每次一至二钱,日服二次。或将獭肉焙成炭,研末,每服二钱。(《吉林中草药》) ⑤治肝气痛:獭肝、沉香,作散剂服。(《四川中药志》) ⑥治肠痔大便常有血:烧獭肝服一钱匕。(《肘后方》) 备注 獭肝除上述品种外。尚有一种小爪水獭的肝脏亦同等入药。分布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地,数量很少。 摘录 《中药大辞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