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放射源 PET成像开始时模体中本底放射性浓度应校准为5.3 kBq/mL(0.14μCi/mL),误差在±5%以内。如果制造商推荐使用较低的注射剂量,则研究中本底活度也可相应的降低。应报告使用的本底放射性活度浓度和制造商推荐的注射剂量。热区中应填充放射性活度与本底之比为4:1的放射性物质。水模的背景区域的体积约9500ml,所有小球的总体积约60ml,在扫描开始前,可以分别准备两份体积为10L和1L的水,分别注入2.5mCi和1mCi的F18药物并记录注射和残余的时间,充分混合均匀后可以控制其活度浓度比例为4:1,将模体向上躺平放置,使用30ml的注射器从1L的混合溶液中抽取约25ml放射性溶液,向水模注射口左边的注入口注入药物,缓慢注入(约每5秒2ml)确保无气泡,注入完成后封紧注入口,另用60ml注射器从1L的混合溶液中抽取约45ml放射性溶液,向水模注射口右边的注入口注入药物,缓慢注入确保无气泡,注入完成后封紧注入口。
封紧小球注入口后,将水模竖立放置在底座上,从背景注入口注入9500ml背景活度浓度的溶液。如果没有足够大的容器准备10L清水,则可以先注入9500ml清水,再从模体抽出10ml清水后注入2.4mCi溶液,拧紧后摇晃混合均匀。 (五)数据采集 水模准备完成后,静置约10-20分钟以确保药物混合均匀后,将水模置于检查床上,按照临床典型协议进行数据采集。先进行CT扫描,背景活度浓度衰变到5.3kBq/ml(±5%)时,开始PET数据采集,PET采集时,尽量将水模中心与PET中心重合确保扫描覆盖整个模体,或者按制造商推荐的位置摆放模体。 (六)数据处理 对采集的数据采用制造商推荐的方法进行重建。如果图像由多个床位采集的数据组成,则需将图像拼接后再进行数据分析。 三、分析 在图像冠状面划取ROI。对于每个热区j寻找其在冠状面上面积最大层,在该层划取热区j的ROI。在模体背景均匀区域划取与热区大小相同的背景ROI,每个热区的背景ROI中心层与该热区ROI取在同一层。接近中间层两侧±1 cm与±2 cm处的其他层上也应该画出背景ROI。对于每个热区,每层需画取12个背景ROI,总共60个背景ROI。。
按照如下公式计算每个小球的百分对比度CRCj为: 其中aH和aB分别是小球和本底均匀区的活度浓度值。 四、报告 模型灌注:数据采集起始时刻的背景区和热区中的放射性浓度以及模型中的总活度; 采集参数:PET轴向视野、模型轴向长度、单床位采集时间; 重建参数:图像矩阵小大、像素大小、层厚、重建算法、滤波、或者其他的平滑; 应根据表4 计算每一个热区的对比度恢复系数。 所观测的各个热区位置应逐个报告。 表4 热区的对比度恢复系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