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糖尿病急危症的治疗。(⑧) 县级医院对糖尿病急危症患者进行治疗,治疗方案参照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1.拟诊糖尿病酮症或酮症酸中毒者:对于随机血糖≥16.7mmol/L者,查尿常规,尿糖阳性、尿酮体阳性者,拟诊糖尿病酮症。行血气分析,及时建立静脉通道,生理盐水补液,小剂量静脉使用胰岛素。 2.拟诊糖尿病高血糖高渗状态者:对于随机血糖≥33.3mmol/L者,查尿常规,尿糖阳性、尿酮体阴性者,拟诊糖尿病高血糖高渗状态。及时建立静脉通道,生理盐水补液,小剂量静脉使用胰岛素,必要时采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等治疗。 3.疑似严重低血糖的患者:随机血糖≤3.0mmol/L者,伴有或不伴有意识障碍,立即静脉或口服补充葡萄糖或替代物,并在15min后再次检测血糖进行评估。 4.中医药治疗。(⑧) (一)医疗机构管理。(⑪⑫⑬⑭⑮) 1.糖尿病患者分类管理标准。 (1)常规管理:血糖水平比较稳定、无并发症或并发症稳定的患者。 (2)强化管理:已有早期并发症、自我管理能力差、血糖控制情况差的患者。 2.根据不同类型患者的分类干预。(⑬) (1)县级医院负责确诊、制定治疗方案,血糖稳定达标者不建议换药,如控制不达标或出现其他问题需要换药者建议咨询上级医师,每2周复查一次调整药物(可以通过远程),监测血糖,直至病情稳定。达标之后可转诊至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 (2)下级转诊来的糖尿病患者,应全面评估患者情况,符合上转标准者立即转诊上级医疗机构;不符合上转标准者,建议根据相关指南调整药物治疗方案,病情稳定血糖控制达标者可转回下级医疗机构复诊,诊断治疗有困难者继续转诊至上级医疗机构。 (3)各级医疗机构均应对所有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与患者一起制定生活方式改进目标并在下一次随访时评估进展。告诉患者出现哪些异常时应立即就诊。 3.糖尿病分类管理方式与内容。(⑫) (1)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门诊就诊随访、村医上门随访、电话随访等方式随访,有条件者使用APP进行随访。 (2)随访的内容和频次如下: 表5 2型糖尿病患者随访内容和频次
注:常规管理面对面随访次数达4次,强化管理面对面随访达6次(推荐,非强制指标);根据患者病情进展,每1年调整一次管理级别,如出现并发症调整管理级别。 4.糖尿病专病档案管理。(⑬⑭) 糖尿病患者由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建立健康档案和专病档案,及时做好电子信息登记和报告工作,并与居民健康档案相衔接,确保健康档案随患者转移;县级医院应定期对建档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和治疗方案调整。 5.对乡镇医院及村卫生室的培训及质量控制。(⑮) 应根据《糖尿病健康教育管理单位认证标准(2014-2015年修订版)》建立分级培训的体系和认证体系。 6.充分发挥信息化支撑作用。 加强信息化建设,推进互联网等技术在县域分级诊疗中的应用,逐步统筹县域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设计规范,推动实现县域医共体内转诊患者信息的互联互通、检查资料共享和结果互认。 (二)患者自我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