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脑血管病分级诊疗技术方案(国卫办医函〔2022〕34号)

2022-3-1 18:02| 发布者: 国医正宗| 查看: 969| 评论: 0|来自: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摘要: 本方案中脑血管病包括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自发性脑内出血、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和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本方案适用于病情稳定、生命体征平稳的脑血管病患者。 ... ... ...


4)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标准

1)突然出现,迅速达到最剧烈程度的持续性头痛。

2)可伴有下列一个或多个症状、体征:恶心、呕吐、颈项强直、畏光、短暂性意识丧失或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包括脑神经麻痹)。

3CT可见沿着脑沟、裂、池分布的出血征象,脑脊液检查呈均一血性。

5)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1)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主要取决于血栓的性质、大小及部位等。可出现急性或反复发作的头痛、视物模糊、视盘水肿、眼球突出和活动受限、一侧肢体的无力和感觉障碍、失语、偏盲、痫性发作、孤立性颅内压增高综合征,或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或精神障碍,可伴或不伴发热。

2)检查检验:D-二聚体可升高,脑脊液可存在异常,易栓症筛查可异常。

影像学检查:

aCT检查:平扫时可看到的束带征、高密度三角征;增强扫描可见到空三角征(Delta征)。间接征象包括脑室变小、脑白质低密度、静脉性脑梗死(包括出血性梗死和非出血性梗死)、条索状高密度影等。

bMR平扫时可直接显示颅内静脉和静脉窦血栓,以及继发于血栓形成的各种脑实质损害。

cCTVMRVDSA直接显示静脉窦血栓累及的部位、范围和程度。

(三)脑血管病的中医诊断与评估。(

遵循四诊合参原则,重点进行病史、中医症状与体征、舌脉诊等综合信息采集,综合评估患者病情。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2019年制定的《中西医结合脑卒中循证实践指南》、中华医学会2021年制定的《缺血性卒中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21)》进行中医诊断和辨证。

五、患者治疗

(一)稳定期治疗⑦⑧⑨

1.治疗目标。

稳定期脑血管病患者的治疗目标是:减轻患者功能上的残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加速脑卒中的康复进程,降低潜在的护理费用,节约社会资源;降低脑卒中复发,有效的干预危险因素,针对高风险人群进行精准治疗管理,减少病死率。

2.健康生活方式及危险因素控制。(

1)合理膳食,低盐(每天<6g盐),低脂饮食,若合并糖尿病,需糖尿病饮食。

2)控制肉类食物(减少红肉类至每周最多12次)。

3)增加蔬菜和水果摄入(每天>400g蔬菜+水果)。

4)控制体重,适当运动,每周体育锻炼≥3次、且每次≥30min,并坚持形成习惯。

5)戒烟限酒,不要吸烟,避免接触二手烟。

6)避免过量饮酒(男性<20g酒精/日,女性<10g酒精/日)。

7)保持心理平衡,必要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及健康疏导。

8)中医辨证调养。

3.在县级医院住院的脑血管病患者进入恢复期可转至乡镇医院继续治疗、康复和护理。具有居家康复指征恢复期脑血管病患者可出院社区或居家康复()。

4.对于居家康复的脑血管病患者根据危险因素控制情况调整二级预防药物,村医每周指导康复训练(⑦⑧)。

5.对于具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非脑血管病者进行一级预防控制危险因素()。

(二)急性期治疗③④⑤⑥)(符合二级医院服务能力和三级医院服务能力的县级医院)

脑血管病急性加重期可能导致各种神经功能障碍,患者常以突然出现一侧肢体(或面部)无力或麻木、言语不清或理解困难及意识障碍等症状加重就诊,尤其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早期康复。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中西医在急性加重期治疗方面的临床研究均取得了较大进展。

1.急性缺血性脑卒中。(③④⑤⑥

1)一般治疗。

尽早收入县级医院卒中中心,密切监测各项生命体征,支持治疗。

2)特异性治疗。

1)再灌注治疗。

a)静脉溶栓治疗:符合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在时间窗内应尽快启动静脉溶栓工作()。

b)血管内介入治疗:符合三级医院服务能力的县级医院的卒中中心,有取栓指征时应尽快实施(),否则尽快转至上级医院。

2)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无禁忌证的患者,应在发病后尽早给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

3)其他治疗:根据患者病情,给予抗凝、降纤、扩容、其他改善脑血循环药物、神经保护和中医中药治疗(③⑥)。

4)急性期并发症的处理:常见并发症包括脑水肿、颅内压增高、梗死后出血、癫痫、吞咽困难、肺炎、排尿障碍与尿路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和肺栓塞、消化道出血等,需进行对症处理(③⑤⑥)。

2.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1)风险评估及干预时机

对疑似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应早期行ABCD2评分(),如果患者在症状发作72h内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建议二级或三级医院诊治:1ABCD2评分≥4分;2ABCD2评分03分,但不能保证2天内能在门诊完成系统检查的患者;3ABCD2评分03分,并有其他证据提示症状由局部缺血造成。  

2)急性期治疗

1)药物治疗。

a)抗血小板治疗:对于非心源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应当根据患者危险因素、耐受性、治疗费用等首选制订个体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方案()。

b)抗凝治疗:心源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应首选抗凝治疗,包括口服华法林和新型口服抗凝剂。根据患者个体化因素确定药物治疗方案()。

3.自发性脑内出血

1)内科治疗③⑥)。

1)一般治疗。包括早期持续生命体征监测、神经系统评估、心肺监护等。

2)控制血压。降压目标值通常为160/90mmHg。急性脑出血患者,收缩压>220mmHg时,应积极使用静脉降压药物降低血压;收缩压>180mmHg时,可使用静脉降压药物控制血压,根据患者临床表现调整降压速度。

3)控制血糖。监测血糖,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

4)药物治疗。由于止血药物治疗脑出血临床疗效尚不确定,且可能增加血栓栓塞的风险,不推荐常规使用。

5)针对病因治疗(⑤⑥)。

6)并发症治疗。主要包括颅内压增高的管理、癫痫发作、DVT和肺栓塞的防治。 

2)外科治疗③⑤⑥)。

1)脑实质出血。应根据患者病情个体化选择外科手术或微创手术治疗,不推荐无选择地使用外科或微创手术。

2)脑室出血。目前缺乏手术治疗脑室内出血的循证医学证据。

3)脑积水。对伴有意识障碍的脑积水患者可行脑室引流术,以缓解颅内压增高。

4.蛛网膜下腔出血。(③⑤⑥

1)一般治疗。

1)推荐将患者收入卒中中心或重症监护室,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神经系统体征的变化,保持气道通畅。避免患者用力及情绪波动,保持大便通畅。

2)降低颅内压:主要使用脱水剂如甘露醇、甘油果糖等。

3)对症支持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给予富含蔬菜的饮食,加强护理,预防尿路感染和吸入性肺炎。

2)防治并发症。主要包括预防再出血、防治血管痉挛、处理脑积水、防治癫痫、处理低钠血症和低血容量。

3)其他:中医中药治疗。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