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洗涤红细胞 11.4.1 对于具有以下病情的患儿,宜使用洗涤红细胞: a) 对血浆成分过敏; b) IgA 缺乏; c) 接受者和捐献者 ABO 血型不相容 HSC 移植的血型转换期; d) 新生儿换血。WS/T 795—2022 11.4.2 宜选用以 0.9%氯化钠溶液悬浮的洗涤红细胞。不宜选用以红细胞保存液悬浮的红细胞。 11.5 新鲜红细胞 对于具有以下病情的患儿,宜使用保存时间小于7
d的新鲜红细胞: a) 新生儿换血; b) 大量输血; c) 存在高钾血症风险; d) 地中海贫血患儿长期输血。 12 血液输注与监护 12.1 静脉通路 12.1.1 儿科输血宜根据患儿血管条件和输注速度选择合适管径的输血导管,选择患儿表浅粗大的静脉置管。 12.1.2 对于刚出生的新生儿,宜选择脐静脉置管,用于输液、输血和监测中心静脉压。当不能使用患儿脐静脉置管时,宜选用其小隐静脉置管。 12.1.3 对于新生儿溶血病患儿,宜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或脐静脉置管换血。 12.2 过滤器和输血器 12.2.1 所有血液成分输注均宜使用标准过滤器(170μm~260μm)。 12.2.2 输血器的塑料管路为无效腔容量,在计算输血量时宜包括该部分容量。 12.2.3 当使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路时,宜在生理盐水进入患儿体内前即停止,以减少血液稀释。 12.3 输注速度与微量输血泵的使用 12.3.1 宜根据患儿的耐受程度、病情需要和血液成分类型选择适宜的输注速度。在患儿发生休克、严重出血等救治需要快速输血时,应严密监护和评估患儿的心肺功能。对于存在严重贫血、心肺功能不全及循环超负荷高危患儿,应少量多次缓慢输注。 12.3.2 一般情况下,红细胞输注速度为 5
mL/(kg·h),最大输注速度≤150 mL/h,血浆、血小板和冷沉淀凝血因子的输注速度为 10 mL/(kg·h)~20
mL/(kg·h)。输血开始 15 min 内宜采用更加缓慢的输注速度。输注开始 15 min 后如未出现输血不良反应,可将输注速度提高至推荐输注速度。 注:本条给出的推荐输注速度不适用于为紧急抢救、大出血、新生儿换血和接受ECMO治疗的患儿提供输血治疗等情况。 12.3.3 宜使用微量输血泵控制输血量和输血速度。 12.3.4 如果 1 袋血液的输注时间已长达 4 h 但仍未输注完毕,此时宜停止输注并将该袋血液废弃。 12.4 血液加温 新生儿换血、大量输血时宜使用血液加温仪对输注血液加温。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血液加温仪时,宜注意避免输注不畅引起血液加热过度而造成的物理溶血问题。 12.5 输血监护与输血不良反应处理 12.5.1 实施输血的医护人员应接受过血液成分输注和输血不良反应处理的培训,掌握 WS/T 624 所述的输血不良反应,能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输血不良反应。 12.5.2 宜保证所有输血患儿都能受到直接观察。对不能或者难以对输血不良反应症状做沟通的新生儿和婴幼儿宜加强输血过程监护。 12.5.3 对于新生儿,宜在输血前、中、后监测其血糖,必要时给予葡萄糖输注,以防止发生低血糖;宜监测血钙、血钾水平,防止发生低血钙、高血钾或低血钾。 12.5.4 输血前不宜常规给患儿用药预防输血不良反应。 12.5.5 对于出现轻度反应的患儿,如发热(体温≥38℃且升高 1℃~2℃)和(或)瘙痒或皮疹而没有其他表现,宜暂停输血并给予适当对症治疗,如情况好转继续输血。 12.5.6 对于出现严重反应的患儿应停止输血,迅速给予治疗,不应等待调查结果。 12.5.7 输血依赖型地中海贫血患儿容易发生铁超载,宜予密切关注,制定和实施铁螯合治疗方案,以避免出现因铁沉积导致肝功能或心功能损害。 13 输血后评价 13.1 输血后,应适时综合评价输血的合理性、有效性和安全性。 13.2 宜对输血决策的合理性进行回顾性评价,内容包括输血适应证、血液成分选择、输注剂量和速度等。 13.3 宜评价输血是否取得预期疗效,内容包括临床评价和实验室评价两个方面。 临床评价内容主要是作为输血决策依据的临床表现是否改善。 实验室评价内容主要是作为输血决策和血液成分与剂量选择依据的血液检测指标是否改善,输注目标是否达到预期(见表5)。宜权衡实验室评价需求和患儿对医源性失血的耐受程度。 如果输血后未取得预期疗效,宜对可能影响输血疗效的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内容包括输血适应证、血液成分品种、输注剂量和速度、病情变化、进一步诊疗措施(包括再次输血)等。对于疑难病例,宜组织多学科(包括输血科)专家会诊。 13.4 宜对患儿输血前、中、后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有无新的临床表现等进行分析和判断,确认患儿是否出现急性输血不良反应。 13.5 宜密切关注患儿是否出现疑似迟发性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以及时发现和处理。 13.6 宜关注并嘱患儿监护人关注输血传播感染风险,宜在输血后 3~6 个月进行输血传播感染的随访检测。 表 5 一般情况患儿血液成分输注剂量及血液检测指标改善预期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