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茯苓一两(30g) 枳壳麸炒,去瓤,半两(15g) 半夏二两(60g) 风化朴硝一分(o.3g) 【用法】上四味为末,生姜自然汁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6g),生姜汤下(现代用法:为末,姜汁糊丸,每服6g,生姜汤或温开水送下;作汤剂,加生姜水煎去滓,风化硝溶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功用】燥湿行气,软坚化痰。 【主治】痰伏中脘,流注经络证。两臂酸痛或抽掣,不得上举,或左右时复转移,或两手麻木,或四肢浮肿,舌苔白腻,脉沉细或弦滑。 本方由小半夏加茯苓汤加味而成,较二陈汤少橘红、甘草、乌梅,多枳壳、风化朴硝。二方燥湿行气之力相近,而软坚消痰之力则以本方为优,原治中脘伏痰上行攻臂之疼痛,临证对咳痰稠粘不爽、胸脘满闷,以及眩晕、梅核气等由顽痰所致者,亦可酌情用之。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主治痰伏中脘,流注经络之证。临床应用以两臂酸痛,舌苔白腻,脉沉细或弦滑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两臂酸痛或肢体麻木较甚者,可加入桂枝、姜黄、鸡血藤等活血通络之品;手臂抽掣者,可酌加全蝎、僵蚕等以熄风止痉;用治咳痰稠粘,可酌加海浮石、瓜蒌等以润燥化痰。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上肢血管性水肿、慢性支气管炎、颈椎病、前列腺增生症等属顽痰停伏者。 4.使用注意 凡属风湿臂痛者忌用。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全生指迷方》录《是斋百一选方》卷5:“臂痛不能举手,或左右时复转移,由伏痰在内,中脘停滞,脾气不流行,与上气搏,四肢属脾,滞而气不下,故上行攻臂,脉沉细。" 2.方论选录 吴昆《医方考》卷2:“中脘停痰伏饮者,此方主之。半夏燥湿,茯苓渗湿,湿去则饮不生;枳壳消坚,化硝软坚,坚去则痰不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