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花解酲汤 《内外伤辨惑论》

2019-12-2 14:50| 发布者: 决明子| 查看: 315| 评论: 0

摘要: 【组成】木香五分(1.59) 人参去芦 猪苓去皮 白茯苓 橘皮去白,各一钱五分(各4.5 g)白术 干生姜 神曲炒黄 泽泻各-钱(各6g) 青皮三分(1g) 缩砂仁 白豆蔻仁 葛花各五钱(各 15g) 【用法】上为极细末,和匀,每服三钱 ...

【组成】木香五分(1.59)  人参去芦  猪苓去皮  白茯苓  橘皮去白,各一钱五分(各4.5 g)白术  干生姜  神曲炒黄  泽泻各-钱(各6g  青皮三分(1g)  缩砂仁  白豆蔻仁  葛花各五钱( 15g)

【用法】上为极细末,和匀,每服三钱匕,白汤调下,但得微汗,酒病去矣(观代用法:共为极细末,和匀,每服9g,温开水调下。或作汤剂,水煎服)。

【功用】分消酒湿,理气健脾。

【主治】酒积伤牌证,眩晕呕吐,胸膈痞闷,食少体倦,小便不利,大便泄泻,舌苔腻,脉滑。

【方解】本方证因嗜酒中虚,湿伤脾胃所致。酒本水谷之精液酝酿而成,体湿性热,其性懔悍,少饮能通行气血,内助消化,外御风寒,若恣饮无度,脾胃受伤,湿饮内阻,升降失常,而为眩晕、呕吐、胸痞、食少等症。内外分消是治疗酒积之良法。方中葛花为君,甘寒芳香,长于解酒醒脾,其性轻清发散,能使酒湿从表而解。臣以神曲消食和胃,尤善消酒食陈腐之积;蔻仁、砂仁理气开胃醒脾,除痞闷,增食欲;二苓、泽泻渗湿止泻,引酒湿从小便而去。饮酒过多,必伤脾胃,故又以人参、白术补中健脾,干姜温运化湿;木香、青皮、陈皮理气疏滞,以上共为佐药。诸药合用,酒湿得去,诸症自解。

本方的配伍特点:一是发汗和利水并行,以分消酒湿;二是消食理气和补气健脾同用,  以邪正兼顾。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酒积伤脾证之常用方。临床应用以眩晕呕吐,胸膈痞闷,食少体倦,小便不利等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伤酒为病,随人体之阴阳而有寒化、热化之分。若偏寒者,加吴茱萸以温中祛寒;若湿从热化,湿热内盛而见面赤烦热、口渴饮冷等证,又当减去辛燥之品,改用黄芩、黄连等清热燥湿之药。此外,枳椇子善利湿热,解酒毒,酒湿热化者亦可选用。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饮酒过量致醉,或嗜酒成性者。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内外伤辨惑论》卷下:夫酒者,大热有毒,气味俱阳,乃无形之物也,若伤之,止当发散,汗出则愈矣,此最妙法也。其次莫如利小便,二者乃上下分消其湿,何酒病之有?今之酒病者,往往服酒癥丸大热之药下之,又有用牵牛大黄下之者,是无形元气受病,反下有形阴血,乖误甚矣。酒性大热,已伤元气,而复重泻之,况亦损肾水真阴,及有形阴血俱为不足,如此则阴血愈虚,真水愈弱,阳毒之热大旺,反增其阴火,是谓元气消亡,七神无依,折人长命。不然则虚损之病成矣,《金匮要略》云:酒疸下之,久久为黑疸,慎不可犯此戒,不若令上下分消其湿,葛花解酲汤主之。

  2.方论选录  吴昆《医方考》卷4酒食内伤者,此方主之。”“葛花之寒,能解中酒之毒;茯苓、泽泻之淡,能利中酒之湿;砂仁、豆蔻、木香、青皮、陈皮之辛,能行酒食之滞;生姜所以开胃止呕,神曲所以消磨炙腻;而人参、白术之甘,所以益被伤之胃尔。

 【临床报道】

  杨氏用葛花解酲汤治疗酒精性肝病31例。结果:临床治愈13例,显效7例,有效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7.4%[杨牧祥,等,解酒护肝饮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1;8(1)59]

 【实譬研究】

  实验研究表明:加味葛花解酲汤按20ml/kg体重(相当于生药量40g/kg)灌胃给药40天,能明照降低四氯化碳和乙醇所致的小鼠谷丙转氨酶(sGPT)升高,抑制肝细胞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的生成,提高四氯化碳所致的肝糖原降低,减轻肝脏病理改变.表明该方对肝损伤有防护作用。从而为加味葛花解酲汤应用于临床,改善肝功能,防治肝纤维化,促进受损肝细胞再生和修复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张启华,等,加味葛花解酲汤对实验性肝损伤的所护作用。中医药研究  1998;14 (2)30]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