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檀香

2022-3-16 11:53| 发布者: 橘井泉香| 查看: 210| 评论: 0

摘要: 《全国中草药汇编》:岩檀香拼音注音Yán Tán Xiānɡ别名山檀香、土地瓜、山梨儿来源杜鹃花科乌饭树属植物苍山越橘Vaccinium delavayi Franch.,以根入药。四季可采,切片晒干。性味甘、辛,平。功能主治行气,消 ...

《全国中草药汇编》:岩檀香

拼音注音
 
Yán Tán Xiānɡ
别名
 

山檀香、土地瓜、山梨儿

来源
 

杜鹃花科乌饭树属植物苍山越橘Vaccinium delavayi Franch.,以入药。四季可采,切片晒干。

性味
 

甘、辛,平。

功能主治
 

行气,消食。用于胸腹胀痛,食物不消。

用法用量
 

1~3钱。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岩檀香

拼音注音
 
Yán Tán Xiānɡ
别名
 

土地瓜、山梨儿

出处
 

《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
 

为杜鹃花科植物苍山越橘球根。全年可采,晒干。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灌木丛中。分布四川等地。

原形态
 

灌木,高约80厘米。地下多球形的根,内面白色,汁液味甜。新枝棕黄色,密被硬毛和柔毛。单叶互生;叶片革质;倒卵形,全缘,略反卷,上面鲜绿色,有光泽,下面灰绿色;叶柄被毛。总状花序腋生或枝顶生,密被毛;苞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花萼浅杯状,5裂,边缘有睫毛;花冠壶状,钟状,乳白色,5齿裂;雄蕊10,花药背面有2芒刺;子房下位。小浆果球形,深紫红色。花期5~6月。果期7~8月。

性味
 

甘辛,平。

功能主治
 

顺气,消饱胀。治胸腹气痛,饱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3钱;或研末。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岩檀香

拼音注音
 
Yán Tán Xiānɡ
别名
 

土地瓜、山梨儿

出处
 

出自《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
 

药材基源:为杜鹃花科植物苍山越橘的球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accinium delavayi Franch.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400-3200(-3800)m的阔叶林内、干燥山坡、铁杉-杜鹃林或高山杜鹃花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四川、西藏东部。

原形态
 

常绿小灌木,高0.5-1m。地下根多球形,内面白色,汁液味甜。茎多分枝,短而密集,幼枝被灰褐色短柔毛,杂生褐色具腺长刚毛。叶密生,叶柄长1-1.5mm,被短柔毛;叶片革质,倒卵形或长圆状倒卵形,长0 。7-1.5cm,宽0.4-0.9cm,先端圆形,微凹,基部楔形,边缘软骨质,通常有疏浅的小齿,或近于全缘,近基部两侧各有1腺体。总状花序腋生或枝顶生,长1-3cm,有多数花,苞片卵形,早落,小苞片披针形;萼筒无毛,萼齿宽三角形,通常有短缘毛;花冠白色或淡红色,坛状,长3-5mm,裂片短小,通常直立,雄蕊比花冠短,长约2.5mm,花丝扁平,药室背部有2斜升的短距;子房下位。小浆果球形,成熟时紫黑色,直径4-8mm,花期3-5月,果期7-11月.

性状
 

性状鉴别 根呈类球形,表面有须根或根痕;断面类白色,有放射状纹理。气微,味甜。

性味
 

甘;辛;性平

功能主治
 

理气;消食。主食积不化;胸腹胀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或入散剂。

摘录
 
《中华本草》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上一篇:岩椒下一篇:岩泽兰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