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陈蒿

2022-4-7 16:39| 发布者: 橘井泉香| 查看: 836| 评论: 0

摘要: 《中药大辞典》:茵陈蒿拼音注音Yīn Chén Hāo别名因尘(《吴普本草》),马先(《广雅》),茵蔯蒿(《雷公炮炙论》),茵陈(《本草经集注》),因陈蒿(《本草拾遗》),绵茵陈(《本经逢原》),绒蒿、细叶青 ...

6.抗菌、消炎作用:体外试验证明,茵陈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炭疽杆菌、伤寒杆菌、甲型副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弗氏痢疾杆菌、志贺氏痢疾杆菌、脑膜炎双球菌、枯草杆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10%煎剂能完全抑制人型结核杆菌的生长。1:100的浓度对人型与牛型结核杆菌均有抑制作用。茵陈色原酮体外试验对氯霉素的抗菌作用有拮抗作用。茵陈二炔酮具有较高的抗菌作用,尤其对皮肤病原性丝状菌作用强大,表现为杀菌作用,经长时间100℃以上高温处理,其抗菌力仍不减低。在0.25μg/ml浓度下还能完全阻止猩红色毛癣茵的生长繁殖。滨蒿内酯对鼠角叉菜胶引起的浮肿有抗炎作用。醋酸扭体法和热板法均显示有镇痛作用。

7.对平滑肌的作用:茵陈煎剂和醇浸剂对离体兔肠略有兴奋作用。水浸剂可抑制犬在位与兔离体肠肌活动。挥发油可降低蛙及兔离体肠的活动与张力。精制浸液对兔未孕及豚鼠产后离体子宫有兴奋作用。对未孕豚鼠子宫的兴奋作用可为苯海拉明所拮抗。

8.对黄曲霉毒素的影响:茵陈蒿水煎剂对致癌剂黄曲霉毒素B1(AFB1)诱导TA98移码型、TA100 碱基置换型突变变回复突变抑制实验表明,茵陈蒿水煎剂对AFB1的致突变作用有显着抑制效果,并呈剂量效应关系。提示可能对预防肝癌有意义。

9.对免疫功能的作用:茵陈具有促进白细胞分裂,增加白细胞数目,提高T细胞的免疫活性,参与机体的免疫调节和诱生干扰素等作用,因而从多方面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茵陈中的咖啡酸具有升高白细胞数目、利胆止血、抗生育等作用。口服茵陈250mg/kg可明显增强移植肿瘤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

10.其他作用:本品及其成分还有抗钩端螺旋体、杀蛔虫、平喘、抑杀小鼠艾氏腹水癌细胞、MethA细胞作用。

炮制
 

过筛,拣去杂质,除去残根,碾碎,再过罗去净泥屑。《雷公炮炙论》:去根细锉用。

鉴别
 

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粗粉1g,加乙醇20ml,置,水浴中回流30min,滤过。滤液显淡黄绿色,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显紫红色荧光。

(2)取猪毛蒿、茵陈蒿粗粉各2g,分别加水30ml于沸水浴中温浸4h,冷后滤过。分别取滤液20ml,以等量氯仿萃取3次(首次萃取加入乙酸乙酯5ml),合并萃取液,用无水硫酸钠脱水后,蒸去溶剂,分别得到黄色油状物备用。将上述黄色油状物的一半用乙醇0.5ml溶角(在水浴上稍热),加入0.5%2,4-二硝基苯肼2N盐酸溶液4滴,振摇,猪毛蒿溶液即呈橘红色且析出颗粒状沉淀;而茵陈蒿溶液呈淡橘红色且沉淀极少,或几无沉淀。(检查对羟基苯乙酮)(3)薄层色谱 分别取上述两种黄色油状物的另一半,用氯仿0.5ml溶解后作供试品溶液。以对羟基苯乙酮和高属香豆素的乙醇溶作为对照品溶液。将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分别点样于同一硅胶G薄板上,用石油醚(沸程60-90℃)-乙酸乙酯-丙酮(6:3:0.5)展开,展距14cm。分别在紫外光灯(254nm)下观察,或用0.5%2,4-二硝基苯肼的2mol/L盐酸溶液显色,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的相应位置上,显机同颜色的斑点。

归经
 

归脾;胃;膀胱经

性味
 

味微苦;微辛;性微寒

注意
 

非因湿热引起的发黄忌服。

1.《本草经疏》: 蓄血发黄者,禁用。

2.《得配本草》:热甚发黄,无湿气,二者禁用。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退黄。主黄疸;小便一利;湿疮瘙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

各家论述
 

1.《汤液本草》:仲景茵陈栀子大黄汤,治湿热也;栀子檗皮汤,治燥热也;湿则泻之,燥则润之可也。此二药治阳黄也。韩祗和、李思训治阴黄用茵陈附子汤,大抵以茵陈为君主,佐以大黄、附子各随其寒热也。

2.《本草经疏》:茵陈,其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通身发黄,小便不利及头热,皆湿热在阳明、太阴所生病也。苦寒能燥湿除热,湿热去,则诸证自退矣,除湿散热结之要药也。

3.《本草正》:茵陈,用此者用其利湿逐热,故能通关节,解热滞,疗天行时疾,热狂头痛,利小水。专治黄疸,宜佐栀子。黄而湿者多肿,再加渗利,黄而燥者干涩,再加凉润,只有阴黄一证,因以中寒不运,此非所宜。又解伤寒、瘴疟火热,散热痰、风热疼痛,湿热为痢,尤其所宜。

4.《本草述钩元》:茵陈,发陈致新,与他味之逐湿热者殊,而渗利为功者,尤难相匹。黄证湿气胜,则如熏黄而晦,热气胜,则如橘黄而明。湿固蒸热,热亦聚湿,皆从中土之湿毒以为本,所以茵陈皆宜。海藏谓随阳黄阴黄皆用之。又云内伤变黄,只用理中、建中,茵陈不必用。试思人身湿热之病居多,如七情、房劳、酒食违宜,劳役过度,伤其中气,以累元气,致脾阴大损,不能力胃行其津液者,何可胜数。第有因如是之损伤以病黄疸者,亦有损伤而不能调养以成虚劳者,虚劳虽亦有发黄,实则区以别矣。海藏所云不必用,当是此类。至于黄证,小便赤涩为湿热盛,惟小便清白定属虚,投以茵陈,反为虚虚。然则小便不利及赤涩者,乃湿兼热甚,大都始于胃,次及脾,更次及肾,自微而甚,皆茵陈之对治。至于内伤,原属虚证,果至标急,则虽虚而舍本以治标。又有元气素弱,避渗利之害,过服滋补,以致湿热愈增者,则有不可拘于久病调补之例。更有劳役伤气已甚,复因口食冷物或雨,体脆感其气,致寒湿相合以发黄者,此种投姜、附、术、蔻,不得不藉茵陈以化湿,所谓阴黄也。总之,兹物之投于外感之阳黄阴黄皆宜,于内伤之湿热亦宜,惟于内伤之寒湿合者不宜。盖内伤寒湿,为阳气不足之所化,宜投术、附,不可以有余之治法化之也。

5.《本草正义》:茵陈,味淡利水,乃治脾、胃二家湿热之专药。湿疸、酒疸,身黄溲赤如酱,皆胃土蕴湿积热之证,古今皆以此物为主,其效甚速。荡涤肠胃,外达皮毛,非此不可。盖行水最捷,故凡下焦湿热瘙痒,及足胫跗肿,湿疮流水,并皆治之。其阴黄一证,虽曰虚寒,然亦内有蕴热,故能发见黄色,则以入于温经队中而扫荡之,即仲景茵陈附子之法。惟女劳疸一症,则瘀滞痹着,非汉通利所可奏功,故必以硝石、矾石之峻利者,为刮垢磨光之治,而无取于茵陈也。

6.《本经》: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

7.《别录》:治通身发黄,小便不利,除头热,去伏瘕。

8.《本草拾遗》:通关节,去滞热,伤寒用之。

9.《日华子本草》:治天行时疾,热狂,头痛头旋,风眼痛,瘴疟,女人症瘕,并内损乏绝。

10.《本草蒙筌》:行滞,止痛,宽膈,化痰。

11.《医学入门》:消遍身疮疥。

12.《医林纂要》:坚肾,燥脾湿,去郁,解热。

13.《本草再新》:泻火,平肝,化痰,止咳发汗,利湿,消肿,疗疮火诸毒。

摘录
 
《中华本草》







1234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上一篇:茵陈下一篇:荫风轮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