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菊花

2022-4-15 17:28| 发布者: 橘井泉香| 查看: 676| 评论: 0

摘要: 《中国药典》:野菊花拼音注音Yě Jú Huā别名野菊、野黄菊、苦薏英文名FLOS CHRYSANTHEMI INDICI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野菊Chrysanthemum indicum L.的干燥头状花序。秋、冬二季花初开放时采摘,晒干,或蒸后晒干。性 ...

《中国药典》:野菊花

拼音注音
 
Yě Jú Huā
别名
 

野菊、野黄菊、苦薏

英文名
 
FLOS CHRYSANTHEMI INDICI
来源
 

本品为菊科植物野菊Chrysanthemum indicum L.的干燥头状花序。秋、冬二季花初开放时采摘,晒干,或蒸后晒干。

性状
 

本品呈类球形,直径0.3~1cm,棕黄色。总苞由4~5层苞片组成,外层苞片卵形或条形,外表面中部灰绿色或淡棕色,通常被有白毛,边缘膜质;内层苞片长椭圆形,膜质,外表面无毛。总苞基部有的残留总花梗。舌状花1轮,黄色,皱缩卷曲;管状花多数,深黄色。体轻。气芳香,味苦。

鉴别
 

取本品粉末3g,加乙醇40ml,加热回流1 小时,滤过,滤液照下述方法试验。

(1)取滤液1 滴,点于滤纸上,喷洒三氯化铝试液,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显黄绿色荧光。

(2)取滤液2ml ,加镁粉少量与盐酸4~5滴,加热,显棕红色。

归经
 

归肝、心经。

性味
 

苦、辛,微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用于疔疮痈肿,目赤肿痛,头痛眩晕。

用法用量
 

9~15g。外用适量,煎汤外洗或制膏外涂。

摘录
 
《中国药典》

中药大辞典》:野菊花

拼音注音
 
Yě Jú Huā
出处
 

《本草正》

来源
 

为菊科植物野菊、北野菊岩香菊头状花序。秋季花盛开时采收,晒干或烘干。

生境分布
 

主产江苏、四川、广西、山东等地。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野菊"条。

性状
 

干燥的头状花序呈扁球形,直径0.5~1厘米,外层为15~20个舌状花,雌性,淡黄色,皱缩卷曲;中央为管状花,两性,长3~4毫米,黄色,顶端5裂,子房棕黄色,不具冠毛;底部有总苞,由20~25枚苞片组成,作覆瓦状排列成4层,苞片卵形或披针形,枯黄色,边缘膜质;各花均着生于半球状的花托上。味苦,继之有清凉感。

毒性
 

野菊花的毒性低,慢性给药亦无蓄积现象。心电图显示野菊花对心脏无毒性,不麻醉大鼠腹腔注射36克/公斤以下,心电图无改变,剂量增至52克/公斤,心搏显着变慢,P-R及Q-T间期延长及T波变宽而圆钝。正常犬每日服提取物HC-1_300毫克/公斤连续3周,除有时呕吐外,无严重毒性反应,肝、肾功能之测定亦显示正常。

化学成分
 

花含刺槐素-7-鼠李糖葡萄糖甙、野菊花内酯、矢车菊甙、苦味素、α-侧柏酮。又含挥发油,内含dl-樟脑、廿四烷、廿六烷等。另含维生素A类物质及维生素B1。

药理作用
 

①降压作用

对动物的急性试验中,野菊花对不麻醉大鼠腹腔注射6~10克/公斤,口服15克/公斤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全草制剂的作用较花的提取物毒性大,降压作用差。野菊花醇浸膏水溶液对麻醉猫16克/公斤亦有降压作用。此醇浸膏经进一步精制后所得的提取物一HC-1(含野菊花内酯、黄酮甙、苦味素及部分杂质)对麻醉猫小肠给药50~100毫克/公斤,不麻醉的正常血压犬灌胃50~150毫克/公斤均获得降压效果,但作用缓慢(因难溶于水,可能吸收较慢),可维持2小时以上。对慢性肾型高血压犬,前2周每日灌胃100毫克/公斤,第3周每日灌胃200毫克/公斤亦获得降压效果。降压时心输出量并不减少,主要是由于总外周阻力的下降。其作用原理据初步分析,可能是由于其抗肾上腺素的作用以及扩张外周血管所致,也可能还有中枢性血管运动中枢抑制的参与。

②抗病毒、抗菌作用

在体外,野菊花1:80能延缓孤儿病毒感染后的细胞(人胚肾原代单层上皮细胞)的病变。野菊花煎剂1:320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及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

归经
 

《本草求真》:"入肺、肝。"

性味
 

苦辛,凉。

①《本草汇言》:"味苦辛,气凉,有小毒。"

②《四川中药志》:"性微寒,味甘苦,无毒。"

功能主治
 

疏风清热,消肿解毒。治风热感冒,肺炎、白喉,胃肠炎:高血压,疔,痈,口疮,丹毒,湿疹,天泡疮。

①《本草汇言》:"破血疏肝,解疔散毒。主妇人腹内宿血,解天行火毒丹疔。洗疮疥,又能去风杀虫。"

②《现代实用中药》:"用于痈疽疔肿化脓病。"

③《苏州本产药材》:"解毒疏风。治目疾眩晕。"

④《浙江中药手册》:"排脓解毒,消肿止痛。治痈肿疔毒,天泡湿疮。"

⑤《江苏植药志》:"治霍乱,腹痛。"

⑥《山西中药志》:"疏风热,清头目,降火解毒。治诸风眩晕,头痛,目赤,肿毒。"

⑦《江西草药》:"治白喉,口疮,小儿高热抽搐等症。"

⑧《上海常用中草药》:"治高血压。"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4钱(鲜者1~2两)。外用:捣敷,煎水漱口或淋洗。

复方
 

①治疔疮:野菊花和黄糖捣烂贴患处。如生于发际,加梅片、生地龙同敷。(《岭南草药志》)

②治一切痈疽脓疡,耳鼻咽喉口腔诸阳症脓肿:野菊花一两六钱,蒲公英一两六钱,紫花地丁一两,连翘一两,石斛一两。水煎,一日三回分服。

③治夏令热疖及皮肤湿疮溃烂:用野菊花或茎叶煎浓汤洗涤,并以药棉或纱布浸药汤掩敷,一日数回。

④治胃肠炎,肠鸣泄泻腹痛:干野菊花三、四钱。煎汤,一日二、三回内服。(②方以下出《本草推陈》)

⑤治肠风:野菊花六两(晒干,炒成炭),怀熟地八两(酒煮,捣膏),炮姜四两,苍术三两;地榆二两,北五味二两。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钱,食前白汤送下。(《本草汇言》)

⑥预防流脑:野菊花一斤。将上药粉碎,加水十斤,熬煎至70%煎液,过滤去渣。在流脑流行期,用上项药液滴鼻二至三滴,每日两次。(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⑦治大、小叶性肺炎,支气管炎,阑尾炎及一般急性炎症疾病:野菊花一两,一点红五钱,金银花藤叶一两,积雪草五钱,犁头草五铰,白茅根五钱。水煎服,每日一至二剂。

⑧治泌尿系统感染:野菊花一两,海金砂一两。水煎服,每日二剂。

⑨治扩散型肺结核:野菊花一两五钱,地胆草一两,兰香草二两。水煎服,每日一剂。

⑩治头癣、湿疹、天抱疮:野菊花、苦楝根皮、苦参根各适量。水煎外洗。(⑦方以下出《江西草药》)

临床应用
 

①预防感冒

将野菊花用沸水浸泡1小时,煎30分钟,取药液内服。成人每次2钱,儿童酌减。一般每月普遍投药1次,以往每年感冒3~6次者每两周投药1次,经常感冒者每周投药1次。以1000人服萄后的发病情况与上一年同时期相比较,发病率下降13.2%;与居住邻近、条件基本相同而未服药的261人相对照,发病率亦显着为低。同时对119例慢性气管炎患者投药前后的复发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未投药时(上一年同一时期)全部复发,投药后的复发率为38%。

②治疗呼吸道炎症等

用100%野菊花注射液,每次注射2~4毫升,六小时1次。治疗上呼吸道感染40例,痊愈35例,好转1例;扁桃体炎20例,痊愈18例;气管炎20例,痊愈5例,好转14例。用药后平均1~2天退热。另有用50%注射液每日肌肉注射2~3毫升,治疗急性扁桃体炎和其他急性炎症(包括气管炎、肺炎、子宫内膜炎、附件炎、齿龈感染等)共81例,治愈率占49.4%,有效率为95%。

③治疗宫颈炎等

阴道经冲洗后,用野菊花粉涂敷宫颈,每日1次,3~5天为一疗程。治疗慢性宫颈炎11例,7例痊愈。或用野菊花注射液局部治疗,观察宫颈炎、阴道炎、外阴溃疡等43例,有效率为90.7%,治愈率占35%。

④治疗痈毒疖肿

成人每天用新鲜野菊花3~5两,煎分两次服;或捣取汁100毫升左右,1次服下。亦可捣敷患处,稍干即换。对全身及头面部多发性疖肿。如外敷不便,可煎水浸洗局部。

⑤治疗高血压病

将野菊花制成流浸膏,每毫升(含生药2克)加单糖浆至5毫升。每服10毫升,日服3次。初步观察Ⅰ、Ⅱ、Ⅲ期高血压病患者35例,总疗效达68.57%,其中显效为17.14%,轻度疗效为51.43%,无效31.43%。对症状改善也有一定效果,半数以上病例的失眠、头胀、头痛、眩晕有所改善。

摘录
 
《中药大辞典》
12下一页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上一篇:野菊下一篇:野菠菜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