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毛蕨

2022-5-14 11:41| 发布者: 橘井泉香| 查看: 144| 评论: 0

摘要: 《中药大辞典》:猪毛蕨拼音注音Zhū Máo Jué别名绿爬山虎、大蕨菜、青竹标(《云南中草药选》)。出处《云高中草药选》来源为水龙骨科光亮密网蕨的根茎。全年可采。切片,晒干。生境分布生于溪边、岩石上及林中阴 ...

中药大辞典》:猪毛蕨

拼音注音
 
Zhū Máo Jué
别名
 

绿爬山虎、大蕨菜、青竹标(《云南中草药选》)。

出处
 

《云高中草药选》

来源
 

为水龙骨科光亮密网蕨根茎。全年可采。切片,晒干。

生境分布
 

生于溪边、岩石上及林中阴湿处。分布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等地。

原形态
 

光亮密网蕨,又名:光亮费蕨。

多年生草本,高60~100厘米。根茎粗,横走,被鳞片;鳞片大,卵圆形,褐色,边缘不整齐。叶疏生;叶柄长30~40厘米,基部有关节;叶片近革质,和叶柄近等长,宽20~30厘米,矩圆形或矩圆披针形,单数羽状;羽片披针形,宽2~3厘米,渐尖头,基部楔形,近无柄,或上部的稍下延,全缘,有软骨质的狭边;侧脉不明显,小脉网状。孢子囊群圆形,稍近主脉,两侧各1行。

性状
 

干燥根茎圆柱形,长约13厘米,常有趾状分歧。表面灰棕色,有多数须根痕或浅棕色鳞片。质坚硬,折断面略平坦,灰白色,维管束排列成环,并有众多棕色小点。气微弱,味微涩。本品在广西作骨碎补用。

性味
 

《云南中草药选》:"涩,温,有小毒。"

功能主治
 

①《云南中草药选》:"活血,止痛,接骨,消肿。治跌打损伤,骨折。"

②《广西药植名录》:"补肾,壮筋骨。治腰腿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钱。外用:研末调酒敷。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猪毛蕨

拼音注音
 
Zhū Máo Jué
别名
 

绿爬山虎、大蕨菜、青竹标、骨碎补、爬岩龙、爬山虎、土元参、指掌蕨、青碎补、青飞龙、石生姜

英文名
 
Lucid Phymatodes
出处
 

出自《云南中草药》

来源
 

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光亮瘤蕨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ymatodes cuspidata(D.Don)Alston[Polypodium cuspidatum D.Don;Phymatodes lucida(Roxb.)Ching]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挖取,除去须根,鲜用或晒干用。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50-1500m的疏林下向阳的石灰岩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贵州、西藏等地。

原形态
 

植株高60-100cm。根茎肉质,横生,粗约1cm,与叶柄基部被褐色、卵圆形、边缘不整齐的大鳞片。叶远生;叶柄长30-40cm,淡棕色,基中以关节着生于根茎;叶片近革质,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40-60cm,宽20-30cm,单数一回羽状;羽片2-20对,披针形,上部的互生,下部的对生,斜展,宽2-3cm,近于无柄;先端的披针形,长15-25cm,宽2-3cm,渐尖头,先端长尾状,基部楔形而稍下延,全缘,有软骨质边;叶脉不明显,小脉网状,内藏小脉分叉而先端呈棒状。孢子囊群圆形,在中脉两侧各成1行。

性状
 

干燥根茎圆柱形,长约13cm,常有阶状分歧。表面灰棕色,有多数须根痕或浅棕色鳞片。质坚硬,折断面略平坦,灰白色,维管束排列成环,并有众多棕色小点。气微弱,味微涩。本品在广西作骨碎补用。

归经
 

肝;肾经

性味
 

辛;涩;温;有小毒

注意
 

忌吃酸、萝卜等食物。

功能主治
 

活血消肿;续骨。主无名肿毒;小儿疳积;跌打损伤;骨折;腰腿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9g,大剂量可用至15g。外用:适量,研未酒调敷。

各家论述
 

1.《云南中草药选》:活血,止痛,接骨,消肿。治跌打损伤,骨折。

2.《广西药植名录》:补肾,壮筋骨。治腰腿痛。

摘录
 
《中华本草》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上一篇:猪毛菜下一篇:猪毛针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