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地丁 Zǐhuādìdīng(《本草纲目》) 本品为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Viola yedoensis Makino的干燥全草。主产于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河南。春、秋二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本品气微,味微苦而稍黏。以完整、主根圆锥形,叶灰绿色,叶柄具明显狭翅,花紫色者为佳。生用。 【药性】苦、辛,寒。 【归经】归心、肝经。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应用】 1.疔疮肿毒,痈疽发背,丹毒,乳痈,肠痈 本品苦泄辛散,寒能清热,入心肝血分,故能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消痈散结,为治血热壅滞,痈肿疮毒,红肿热痛的常用药,尤善治疔毒。治疔疮肿毒、痈疽发背、丹毒等,可单用鲜品捣汁内服,以渣外敷;或配金银花、蒲公英、野菊花等药,如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治乳痈,常与蒲公英同用,煎汤内服,并以渣外敷,或熬膏摊贴患处;治肠痈,常与大黄、大血藤、白花蛇舌草等同用。 2.毒蛇咬伤 本品兼可解蛇毒,治毒蛇咬伤,可用鲜品捣汁内服,亦可配雄黄少许,捣烂外敷。 此外,还可用于肝热目赤肿痛以及外感热病。 【用法用量】煎服,15~30g。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敷患处。 【使用注意】体质虚寒者忌服。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 主要含黄酮及其苷类,香豆素及其苷类,甾醇,生物碱,内酯,挥发油,钙、钠、钾、锰等微量元素,有机酸等。 2.药理作用 本品有抗炎、体外抑菌、抗病毒、抗凝血、调节免疫、抗氧化作用等。 【其他】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将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Viola yedoensis
Makino的干燥全草定为紫花地丁的正品。但本品药材商品较为复杂,异物同名品甚多。在不同地区还有将豆科植物米口袋Gueldenstaedtia multiflora Bunge和小米口袋G.
verna (Georgi) Boriss.的全草亦作为紫花地丁使用,又称甜地丁。另有罂粟科植物地丁紫堇Corydalis
bungeana Turcz.作为苦地丁使用,不属此类,应予鉴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