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中医药法实施的同年,南京中医药大学等6所中医药院校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肩负起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的重要使命。 五年来,在法治雨露的不断滋养下,南京中医药大学着力为青年学子打好中医底色、增添创新亮色,以更高质量的医产学研深度融合和更高层次的国际交流合作激发中医药人才培养活力。 “把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的方针政策和人民群众对于中医药的期盼要求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是中医药人才培养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快车道上行稳致远的坚强法治保障。”参与中医药法立法研究的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法规政策研究团队负责人田侃认为,中医药法为传扬“国粹”、培养中医药人才开出“良方”。
“中”味更浓:强经典重临床培育中医思维 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教学示范门诊”诊室,岐黄学者方祝元按照“八大步骤中医门诊案例式诊疗及带教方案”,从引导学生“问主诉”开始,到“详五诊、三诊断、四辨证、五立法、六选方、七处方”,最后“八叮嘱”,一边询问患者,一边修改学生的试诊单,抽丝剥茧式地启发学生分析病机证候,提出处方用药思路,整个过程花了半个多小时。 “病人不会按照书本上的内容去描述病情,我们要引导患者准确描述,将四诊合参作为辨证依据。”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九年制专业学生秦媛媛表示,“在这里,我们可以说是‘站在老师的肩膀上’来学中医,我们有专用的诊疗程序、足够的试诊时间,这样的‘实战’训练对提升中医临证思维能力有非常大的帮助。” “要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中医药学,传承是‘脚跟’,创新是‘灵魂’。”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程纯认为。 中医药人才的培养非一朝一夕之功,中医原创思维不易形成、历代经典难以“活化”、基本技能不易掌握、方药性效难以体悟,这都是必须直面的挑战。 中医药法第三十三条明确,中医药教育应当“注重中医药经典理论和中医药临床实践、现代教育方式和传统教育方式相结合”,这为高校推进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指明了方向——强经典、重临床。 “发展中医,‘中’是根本、是主业。培养具有坚定中医文化自信、善用中医思维方法解决临床和科研问题的中医药人才,是中医药高校的根本任务之一。”程纯说。 近年来,南京中医药大学率先开展了九年本博一贯制中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旨在培养“学贯中西、国际视野、大师潜质、追求卓越”的创新型中医药人才。同时,学校还在综合评价招生中为有中医家学渊源、热爱中医药事业的高中学子打开“绿色通道”。 “经典是中医的根和魂。”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徐桂华表示,“近年来,我们大力开展中医经典课程‘强基工程’,推动中医经典辨证思维方式在中医学子中‘活态传承’。” 据介绍,学校还通过开设灵素经典书院、中医经典研学与实践暑期学校、经典等级考试、经方辅修班、青囊读书会等多种形式营造“读经典、学经典、悟经典、用经典”的浓厚氛围。 以中医学术特点和人才成长规律为指导、中医思维能力构建为导向,将学校规范与医院管理相融通、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相融通、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融通……南京中医药大学打出人才培养组合拳。 “从大一入校,我们就为学生设置了‘全员全程导师制’模式,将课堂搬到诊室、病房,在教学实践各环节中都设置中医临床辨证思维能力训练模块,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发现、判断,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巩固中医思维。”南京中医药大学教务处处长狄留庆表示。 按照“基于临床、回归经典”的理念,学校融通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创建中医学部、附属医院教学联盟等医教协同育人共同体,优化“岐黄学者—全国名中医—国医大师”分级领衔的师承教育体系。 此外,中医药法还明确了国家在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的保护传承方面给予支持。国医大师周仲瑛传承工作室借助大数据分析方法实时保存、整理和挖掘名老中医临床经验,探寻出一套医教研一体化的中医学术传承模式。 以中医思维作为中医人才培养的亮丽底色,以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为画笔,南京中医药大学描绘出一幅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高质量画卷。
与时俱进:学科交叉促进人才医用结合 “从医学生的视角提出问题,再以工科生的创意去解决。我们用机器人把针灸带上国际舞台,让中医和世界对话。”日前,在江苏省2022年度“最美大学生”评选答辩现场,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徐天成以医工结合创新模式研发智能针灸机器人项目的经历征服了现场评委。 中医药法从法律层面明确了中医西医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我们从中医药学术创新的内在逻辑和时代要求出发,更加突出学科交叉融合与协同创新,推动实现中西结合、传创结合、医药结合、研用结合。”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胡刚说。 “我们强调的是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培育人才链。”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党委书记吴啟南这样描述。近年来,学校以产业需求为牵引,深化产教研融合,着力打破学科壁垒,先后创建新中药学院、康缘产业学院等,在全国率先开展“4+5”本博连读中药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引领中药创新人才培养方向。“依托中药学学科优势,我们组建了一支高层次的校内外产业导师、科学家导师、临床中药学导师团队,搭建了一批高水平的创新创业实训实践平台,着力锻炼学生运用现代科学知识、方法与技术诠释中医药传统理论思维、解决中医药产业关键问题的能力。”吴啟南表示。 “药渣炼金术”项目负责人李国庆是药学院的一名本科生,他和项目成员在该校“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中药资源学团队的指导下参与科研实训。历经4年、3万多次试验,他们成功从中药药渣中筛选出高抗逆性产纤维素酶菌种,通过组合生物转化技术将药渣转化为高值产品。项目得到了地方科技部门的高度重视和资金支持,相关成果已在有关企业得到应用。 为响应中医药法对推动基层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要求,学校在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也有所布局。江苏省在全国率先试点推出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项目,南京中医药大学通过设立中医学(农村订单定向)专业,着力培养从事基层医疗服务的专门人才。“农民健康百村工程”实践育人项目将学生专业锤炼与服务乡村振兴相结合,把中医药服务送达田间地头,直接服务农民群众。学校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坚持深入基层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中医经典大讲堂、中药种植技术推广等,为农村、社区培训中医药人才。得益于法治红利,越来越多的基层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高质量的中医药服务。 “西学中”培训班是南京中医药大学非学历中医教育培训项目中的一块“金字招牌”。2017年以来,通过与政府、医院、药企的联合培养,学校面向基层人才、骨干人才和高层次人才等不同培养对象度身定制培训方案,培养了一大批有中医思维、能较好地掌握中医药理论与方法、具有较强临床诊疗能力的西学中人才。 江苏省人民医院妇科主任程文俊就是“西学中”高级人才研修项目的“优秀学员代表”。“经过第一阶段的中医理论学习和初步实践,我切身感受到中医药融入临床工作的巨大效用,下一阶段的跟师学习我还要努力实现对中西医的融会贯通,加强对中医药的实践和应用。”
走向国际:中医药人才讲述中医药故事 法国籍留学生冯茂荣是在法国获得西医博士学位后,来到南京中医药大学攻读中医博士学位的。“中医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无论中医西医,只要能缓解患者病痛、治好患者病症,就值得我们去学习运用。”为了在法国推广普及中医,冯茂荣还与十多位法国中医专业人士一起筹建了法国中医学术理事会,并亲自担任多所法国医学高校的中医选修课教师。 作为教育部批准接收和培养外国留学生及台港澳地区学生的首批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南京中医药大学已经培养留学生3万余名。 中医药法的实施,也为推进中医药国际化按下了“加速键”。不久前,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瑞士中医药中心(苏黎世)收到瑞士联邦政府瑞士认证委员会正式文件,该中心设立的瑞士高等中医药学院通过大学资格认证,将正式更名为瑞士中医药大学。 近五年来,在开放融合发展理念指引下,南京中医药大学持续打造中医药国际化教育合作新平台,形成来华留学与境外办学互为补充的新格局。 南京中医药大学先后在大洋洲、欧洲、美洲建立了中澳、中瑞、中法、中加等8个海外中医药中心和两个海外中医孔子学院,广泛开展中医药教育、医疗、科研、贸易、文化交流。学校还与意大利罗马大学等世界高水平大学开展全方位实质性合作,建设江苏·东盟传统医药人才培养与交流基地、澜湄国家传统医学合作论坛等项目平台,推动中医药国际教育高质量融入共建“一带一路”。 2016年,学校还成立了国际经方学院。“传承中医药经典不能将其束之庙堂,国际经方学院面向国际和国内开展经方医学培训,在国内百姓中培养一大批信中医、学中医、用经方的‘粉丝’的同时,也向世界讲好中医经方故事。”国际经方学院院长黄煌说。 “我们将致力于培养更多善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擦亮中医药金字招牌,为构建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不懈努力的新时代‘苍生大医’,让中医药事业不断焕发时代活力。”胡刚表示。(中国中医药报 记者:徐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