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一词最早出现于唐代,但古代“医生”之名没有现在的医生之义,而是指在“医学”中就读的学生。 据《新唐书》记载,唐武德年间(618年至626年),高祖李渊在京城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医科大学——“医学”,直属太医署。贞观三年(629年),太宗李世民又在全国各州府设立“医学”。“医学”的学生有医生、针生、按摩生、咒禁生、药园生,其中的“医生”便是学习医学病理的学生。《唐六典·太医署》曰:“医生四十人,典学二人。” 《元典章·礼部五·医学》称:“各处有司广设学校,为医师者,命一通晓经书良医主之,集后进医生讲习《素问》《难经》、仲景、叔和脉诀之类。”这里的“医生”便是指“医学”里的学生。 《清代官职大观》记载,太医院的“大夫”分四个级别,一等称“御医”,只有13人;二等称“吏目”,有26人;三等称“医士”,有20人;四等称“医生”,有30人,相当于现在医院里的助理医师。从严格意义上说,太医院的“御医”“吏目”“医士”可以独立看病,即有处方权;而“医生”只能当助手。“医生”的“生”字,是“生员”的意思,即“见习大夫”。 “医生”本指学习医术的生员,但这些人,后来通过不断学习提高,大部分都成了祛疴除疾、救死扶伤的专业悬壶济世之人。加上,“医生”一词可以分而解之为“医患而使其生(命延续或活无‘疾’绊)”,于是就逐步成为医务人员的代称,因职业高尚——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为诗人韵士所赞咏。 南宋诗人范成大《书事》诗曰:“日日处方候脉,时时推荚禳灾。门外虽无车辙,医生卜叟犹来。”明嘉靖年翰林院编修黄佐赋《昆冈为颜医生钰题》诗:“振衣千仞付儿曹,投老昆冈志亦豪。蟾兔影中丹桂近,凤凰巢下碧梧高。”区元晋《贻汪医生》诗曰:“潇森枫树拥柴门,药笼君来度几村。怀里当归淹客梦,天涯远志隔乡园。”林大春《送余医生归上杭》:“卖药来城市,乘槎到海涯。遨游三楚客,谈笑五侯家。露冷丹枫下,天空白雁斜。西归犹未老,宁肯卧烟霞。”诗题中的“医生”,即掌握医药卫生知识,进行疾病防治的人员。(启疾光) |